李红梅;李琳珊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艾司洛尔用于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及麻醉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进入我院实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02例患者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5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0.5mg/Kg艾司洛尔,观察组患者予以1.0mg/Kg,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各时间段指标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个时间段SO2、MAP、HR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经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76%及1.96%,二者相比差异较为显著,2组具备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予以1.0mg/Kg艾司洛尔的效果良好,能保证麻醉效果及麻醉苏醒效果,大大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作者:颜军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应用在精神科护理安全之中所取得临床效果,探究风险管理对于精神科护理安全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精神科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按照患者治疗时间进行分组纳入.第一组50例患者常规管理,第二组50例患者行风险管理,对护理效果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 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精神科的安全护理之中应用风险管理,可进一步减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圣仁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分析静疗小组的护理管理工作情况,探讨其对于提高感染科护理质量的功能和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46例感染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静疗小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静脉输液治疗期间的感染发生率(2.74%<10.96%)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0.38±1.55)分<(14.59±1.82)分]相对更低(P<0.05),而护理满意度(94.52%>82.19%)和遵医行为(97.26%>86.30%)相对更高(P<0.05).结论:静疗小组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感染科医疗服务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杜敏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 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针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所有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各有50例患者,针对对照组的患者,所采用的是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所采用的是中医骨伤技术治疗方法,切实有效的治疗两个疗程之后,针对两个组别的患者所呈现出的总有效率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而对照组患者所呈现出的总有效率为72%,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观察组患者要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有十分明显的提升,两者比较差异十分显著,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本次研究中,有针对性的对于中医骨伤疗法和西医疗法展开了一个相对应的对比和分析,其研究发现,在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治疗的这个问题,中医疗法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特别是患者在手术之后的复发率比西医疗法要低很多,这样的方法在具体的临床治疗实践中应该是首选的方案,效果比较理想,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和深入应用.
作者:郭文彬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 探讨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将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配合全麻治疗患者中抽出84例,将以观察、对照形式进行分组探讨.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配合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52%<33.33%),且P<0.05.结论 针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加以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控制其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龙慧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并总结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名患者.并将这部分患者以随机的形式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人.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的患者接受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从而判断以何种方式进行护理对患者是有效的.结果 从整体的实验结果来看,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其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实验组的满意度约为97.5%,调研及格率为95%[1].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仅为50%,调研及格率为40%.组与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的护理在对神经内科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应用效果普通,达不到患者的满意程度.而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的应用有显著效果,可以达到患者的满意,而且极大的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周艳秋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观察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高龄下肢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龄下肢手术患者9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浅全麻、单纯静脉全麻;每组47例患者,比较患者麻醉情况.结果:A组患者血流动力学较B组较为稳定,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短于B组,丙泊酚用量低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浅全麻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具显著效果.
作者:罗小伟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 本次实验主要分析的是对狼苍性肾炎患者的治疗方案,并着重讨论雷公藤中的提取物多甙与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的有效率.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为案例研究的时间段,并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4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讨论的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雷公藤多甙联合环磷酰胺进行治疗,并对比治疗一定时间后患者的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后三个月后,有8例(33.33%)患者明显好转和治疗效果显著;六个月后,共有15例(62.5%)患者有明显好转和治疗效果显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雷公藤多甙联合环磷酰胺对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治疗六个月后的效果更佳,值得被推广和应用在临床治疗上.
作者:徐青青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 探究吞咽治疗在神经科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外科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纳取患者的标准为:2018年1月——2018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外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共纳取研究患者人数为80人,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分别给予其常规康复治疗和联合针灸治疗方法,探究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分比为10.00%和30.00%,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其治疗效果好,实验结果存在P<0.05,其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0.00%,对差异性相对显著,统计学比较结果显示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脑卒中患者来说,其极易出现吞咽障碍,针对此问题,在患者早期康复过程中,给予其针对性的吞咽治疗,给予其针灸诊疗联合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其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郭林;周娥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 观察研究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对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脑卒中患者,参照患者的入院治疗的次序,按1:1比例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水平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较优,积极因素与对照护理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采取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蔡宝文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探讨合同制护理人员转编实施方案对护理队伍提高稳定性和积极性的影响.方法:2011年开始实施《合同制护理人员转编实施方案》,符合基础量化考核者参加医院组织的理论考核按成绩择优录取.结果:持续实施转编方案4年,每年均将表现优秀的前30名合同制护士转为编制内护士护士.结论:《合同制护理人员转编实施方案》的出台与实施给合同制护理人员带来了希望,工作目标性及标准性更为突出,提高了积极主动性,从而达到稳定和发展护理队伍的目的.
作者:罗建湘;苏连花;蓝丽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 探讨研究凝胶体位垫在侧卧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于我院行侧卧位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出64例作研究对象,以观察组、对照组形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海绵体位垫,观察组选择凝胶体位垫,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急性压力性损伤率低于对照组对应值(3.12%<21.87%);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针对行侧卧位手术治疗患者可在围术期间配合凝胶体位垫进行干预,有效控制患者急性压力性损伤症状发生风险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其机体舒适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杨毅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 探讨血清GP73、AFP-L3、AFP及AFU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74例患者临床资料,设为鉴别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和入院体检的健康人各74例,分别设为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检测三组受检者血清GP73、AFP-L3、AFP、AFU.结果 鉴别组血清GP73、AFP-L3、AFP、AFU水平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4项标志物联检的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GP73、AFP-L3、AFP、AFU联合检测可弥补单项标志物检测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应用价值高.
作者:顾雯婷;许春梅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 分析颈椎手术的配合及心得.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选用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颈椎前后路手术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总体进行分析,并对其实施相应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20例患者中,手术均成功,构成比为100%,术中及术后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颈椎手术中,良好的术前准备、术前后护是提高手术成功概率的关键所在.
作者:卢忠勇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1d护理质量评分为(95.84±0.69)分、入院3d(96.20±0.22)分、住院中(93.47±1.35)分、出院时(94.66±1.00)分、VAS(4.85±0.77)分、危险期(3.15±0.51)d、并发症发生率2.9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的安全性,缩短危险期持续时间,减轻疼痛,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袁东烨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 分析普外科临床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普外科住院患者200例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住院期间护理满意率、健康教育知晓率、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满意率、不良事件发生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普外科临床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作者:段利萍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 探究分析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效果,旨在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于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152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式的差别,将本组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n=61)和研究组(n=61),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研究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3%,研究组为4.92%,则研究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统计学意义显著(X2=5.1640,P<0.05).结论 对于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而言,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率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永平;侯勇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术后恢复期间的疼痛护理管理以及对于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鼻内镜手术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疼痛护理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于术后恢复效果的满意程度(93.44%>78.69%)以及疼痛VAS评分和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的降低幅度相对更高(P<0.05),护理后的疼痛VAS评分[(2.12±0.54)分<(3.76±0.69)分]和SAS评分[(38.74±3.42)分<(49.64±4.35)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 鼻内镜术后恢复期间的疼痛护理管理对于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和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作者:张桂英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 探讨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64例严重哮喘呼吸衰竭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pH值、呼吸频率、心率及临床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均低于对照组,SaO2、pH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观察组2例转为气管插管,对照组10例转为机械通气.结论 急诊治疗严重哮喘呼吸衰竭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可及时改善患者生命体征,预防死亡,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韦辉 刊期: 2018年第48期
目的 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并咯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感染科收治的84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和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进行全程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咯血停止时间及治疗时间明显短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0,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9.52%,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全程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2.85±7.94)分和(92.19±3.25)分,护理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肺结核并咯血患者护理中应用全程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文茜茜 刊期: 2018年第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