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的外科手术治疗

费丹

关键词:外伤, 肝胆胰脾损伤, 外科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手术中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提高临床治疗肝胆胰脾外伤性疾病的整体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为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患者,分析这些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结果 意外事件导致腹腔内脏器损伤的情况非常常见,尤其是肝胆胰脾外伤的手术治疗已经成为各大医院的重要工作和研究重点.结论 外伤性肝胆胰脾患者一般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是医生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精确的检查,确定肝胆胰脾器官的损伤程度来进行对应手术治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 对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结节的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将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问题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取得更准确的依据和理论.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的400例进行甲状腺结节手术的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病历上的病情成因和诊断过程将400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患者手术前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进行检测,用统计学分析其结果,并且分析对其诊断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抗体水平是否具有意义.按照不同的病因将观察组分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腺瘤组和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组三组进行分析实验,针对患者的年龄、手术前的TSH值和甲状腺结节的钙化率、手术前自身甲状腺抗体的阳性率观察分析是否存在的不同和差距.结果 终发现了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性病人72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腺瘤病人1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病人25例.结论 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病人的诊断发病过程中,单纯性甲状腺结节病人明显低于血清学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所以可以将血清学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当成辅助方法配合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手术前的TSH水平对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症状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参考意义.根据不同的病情状况,选取符合的方式和过程,遵循手术规律和原则,大可能的保证甲状腺组织的正常使用.

    作者:于雷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探究医院数据库备份策略及数据库简单故障修复

    医院中的数据涉及到很多的方面,是企业重要的资源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也开始通过应用数据库来进行信息的存储和备份工作.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要,医院内的数据安全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及时对医院数据进行备份和及时的修缮数据库能够有效的保护医院数据资源.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如何进行医院数据库备份以及对简单的故障进行修复分析.

    作者:曹展超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急性肺栓塞采用心脏彩超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采用心脏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接收的8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分析运用心脏彩超诊断的效果.结果 在不同检查手段下疾病检出阳性率上,心脏彩超、肺动脉造影与血气分析上均为100%,心电图、X线摄片、肺CT等阳性检出率上相对较少.结论 急性肺栓塞采用心脏彩超诊断可以发挥较好的诊断准确性,对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高茜;吕娴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疾病监测及血压控制不良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研究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疾病监测及血压控制过程中不良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老年人,均临床诊断为高血压,治疗前后观察高血压控制和治疗的情况,分析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血压、糖尿病、心血管、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高血脂等指标上显示,不达标组的指标高于达标组的指标,p<0.05.结论 老年人高血压疾病在有效的监测数据分析和血压控制过程中,需要准确的分析各个角度的标准过程,按照老年患者的实际控制过程,准确的分析治疗方案和治疗标准,充分认识高血压的危险,提高疾病的有效防控管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比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石婷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中医针刺疗法对肌肉张力的影响分析

    脑卒中是一项重大的卫生保健挑战,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这是导致残疾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许多脑卒中幸存者在一定程度上留有中风后遗症也就是肌肉张力障碍,肌肉张力障碍是患者、家属和社会的重要负担.针灸治疗对改善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本文就不同的针灸方法对改善肌肉张力的机制、应用及其效果进行阐述,并提出在首先应当完善针灸治疗肌张力障碍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进行一项相对完整的临床试验.

    作者:郭准强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钝针扣眼穿刺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和总结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钝针扣眼穿刺的护理体会.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入院的应用钝针扣眼穿刺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共48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及体会.结果 48例患者中,扣眼穿刺均成功,成功率为100%,其中40例穿刺5—15次后形成扣眼;6例穿刺20次后形成扣眼;2例糖尿病患者另寻动脉端扣眼点穿刺25次后形成扣眼.结论 对应用钝针扣眼穿刺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参考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负责参考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使用的是常规护理管理的模式,负责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使用的是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在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明显高于参考组,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使得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有效减少,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普遍提高.

    作者:杜媛媛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加强护理部门的管理在医院院感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 加强护理部门管理在医院院感科日常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3月院感科护理管理设定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择2017年4月~2018年3月院感科护理管理设定为研究组,进行加强护理部门管理,每组患者各8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的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为5%,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21.25%,研究组感染率低;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2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81.2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高,各项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医院院感科的日常工作中加强护理部门管理有助于降低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护理管理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兰兰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不同剂量艾司洛尔用于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和麻醉复苏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艾司洛尔用于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及麻醉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进入我院实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02例患者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5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0.5mg/Kg艾司洛尔,观察组患者予以1.0mg/Kg,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各时间段指标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个时间段SO2、MAP、HR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经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76%及1.96%,二者相比差异较为显著,2组具备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予以1.0mg/Kg艾司洛尔的效果良好,能保证麻醉效果及麻醉苏醒效果,大大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作者:颜军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社区卫生管理在高血压防治中的经济学价值研究

    目的 针对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通过采用社区卫生管理以后,对其护理效果和经济学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院(2016.12.1-2017.12.1)期间,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80例,把其中的40例患者纳入对比组,采用的护理方法为入院护理,剩下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社区卫生管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经济学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与对比组无明显差异,但是其经济成本要远远低于对比组,数据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针对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来说,采用社区卫生管理其效果与在医院进行入院护理的效果没有差异,但是其就医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作者:孙将伟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高危药品在门诊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分析高危药品在门诊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全年门诊药房管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改进对策,在2017年全年管理中将对策进行落实,对比两年门诊药房管理中高危药品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和药品管理质量.结果:2017年门诊药房管理中高危药品差错率显著低于2016年,药房高危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2016年.结论:高危药品在门诊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存放不合理、调配不科学、记录不规范、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改进能够显著减少高危药品差错事件,提升门诊药房管理质量.

    作者:王莉萍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水痘合并脑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水痘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5月本科收治28例水痘合并脑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28例患儿经过有效临床治疗和护理后,康复率达到100%.结论 对水痘合并脑炎患儿进行了严密的观察和护理,不仅提高生活质量而且还可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由于并发症引发的死亡,值得大家在今后的临床中学习.

    作者:高娟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中医治疗对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运用中医中治疗各种精神障碍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中医治疗抑郁症,与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相比较,有着一定的优势,本文收集近几年来中医对该病的治疗手段和临床试验研究等相关资料,旨在探讨该病科学、有效、规范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方法.

    作者:陈林;安雪梅;王安荣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肛肠治疗仪和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从肛肠治疗仪和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对比中得到一个较为优良的方法.为治疗混合痔提供临床较优方法.方法 采用对比的方法.将86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混合痔患者作为此次观察的对象,时间分布在2016年7月-2018年7月之间.采用随机盲选的方式将这86名患者平均的分为两组(即每组43人),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使用肛肠治疗仪治疗实验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将整个治疗过程记录下来并进行对比.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看均是使用肛肠治疗仪的实验组数据更优良,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的对照组在总治疗有效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并发症上看(如肛门狭窄、肛周脓肿、肛门瘘等)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明显比使用肛肠治疗仪治疗的效果差很多,使用肛肠治疗仪效果更为优良.

    作者:孙艳君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进展研究

    近几年,冠心病发病率逐渐增高,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出现了严重的脂质代谢问题,并且伴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一般要借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进行治疗,有效扩张和疏通患者动脉,合理性解除患者血管狭窄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发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优势,除了要对手术过程予以关注外,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也十分关键.本文简要分析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并对相应的自我管理干预模式予以阐释,仅供参考.

    作者:孙叶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内科老年慢性病患者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调查

    目的:阐述分析内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对预防知识掌握的程度.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全年中,内科共收取的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调查分析其慢性知识掌握的情况.结果:年龄越小知识掌握程度越充分,不同年龄阶段互比,(P<0.05).结论:内科中老年慢性患者预防知识掌握的程度,与老年患者的年龄、文化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对其进行宣教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上述问题,已达到提升老年患者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

    作者:高娟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我院2018年第2季度细菌耐药性监测及预警

    目的 研究我院2018年第2季度细菌耐药性监测及预警情况.方法 此文数据研究中将2018年4月至6月期间本院共收到临床标本3120份作为本次回顾性分析的目标,了解细菌耐药性监测及预警情况.结果 此次数据分析的3120份临床标本病原菌分离阳性率为21.7%,痰样本占据29.00%、血液样本占据8.00%、尿液样本占据8.00%、咽拭子样本占据8.00%、大便样本占据8.00%、脓样本占据51.00%、生殖道分泌物占据31.00%、胸腹水占据8.00%、脑脊液样本占据0.00%、分泌物样本占据74.00%.678株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占据比例是15.33%,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据比例是10.91%,大肠埃希菌占据比例是10.76%,肺炎链球菌占据比例是7.66%,株鲍曼不动杆菌占据比例是6.04%,1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占据比例是1.76%.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临床上需要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而降低细菌耐药性.

    作者:钟佳云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间苯三酚在妇产科临床应用

    间苯三酚属于新型镇痛药,对于急性痉挛性疼痛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具有作用迅速、几乎无毒副作用等优势,在妇产科中具有独特应用优势.近年来关于间苯三酚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较多,本次研究从妇科、产科、计划生育手术三个角度分析间苯三酚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梅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腔内泌尿外科手术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腔内泌尿外科手术尿路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0例腔内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运用Logistic回归性模型对患者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等变量进行分析,以概括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腔内泌尿手术患者中,总共有22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阳性君(8株)、革兰阴性君(9株)、真菌(5株).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患者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患者年龄和并发症发生数量是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患者年龄和并发症发生数量作为引发患者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应当在手术过程中积极去除这些潜在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尿路感染情况发生.

    作者:戎阳生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妇科炎症感染运用不同微生物检验法的检验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炎症感染运用不同微生物检验法的检验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妇科炎症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培养法与凝集法等微生物检验方法小组各50例,分析不同检验方法下检验的阳性率与培养时间情况.结果 在检验阳性率上,凝集法为88%,与对照组80%没有明显差异,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养时间上,凝集法为(1.1±0.2)d,显著少于对照组(7.4±0.6)d,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炎症感染采用凝集法微生物检验办法比常规的培养法效率更高,同时不会降低检验的阳性率水平.

    作者:吴银萍;吴涛 刊期: 2018年第48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