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和安全性对比

邓容;冯于霞;黄安陵;欧阳雨晨;杨玉梅

关键词:泮托拉唑, 奥美拉唑, 胃溃疡, 安全性, 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药物在胃溃疡治疗中所发挥的效果,并对比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11月诊治的胃溃疡患者42例进行治疗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所取得的效果、疾病复发例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57.14%;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为3例,对照组为9例;治疗半年后观察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8例.结论:在胃溃疡的治疗中,泮托拉唑相比奥美拉唑取得了更好的药物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患病症状,减少疾病复发风险,药物安全性好,综合治疗价值积极,值得应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组分紫菜多糖对小鼠体内凝血及出血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不同组分紫菜多糖对小鼠体内凝血及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紫菜多糖PP1、PP2、PP3、PP4组,腹腔注射给药30分钟后分别用毛细玻管法和剪尾尖法测定体内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紫菜多糖PP2组能够延长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P<0.05);紫菜多糖PP1、PP3、PP4组不能延长凝血时间及出血时间(P>0.05).结论 紫菜多糖主要通过PP2组分起抗凝活血作用.

    作者:赖伟坤;熊广;彭小烔;梁桂宁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颈椎手术的配合及心得

    目的 分析颈椎手术的配合及心得.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选用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颈椎前后路手术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总体进行分析,并对其实施相应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20例患者中,手术均成功,构成比为100%,术中及术后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颈椎手术中,良好的术前准备、术前后护是提高手术成功概率的关键所在.

    作者:卢忠勇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不同麻醉及术后镇痛方式对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应用不同麻醉及术后镇痛方式对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麻醉及术后镇痛方式对患者分组,A组(35例,应用全身静脉麻醉+术后静脉镇痛泵镇痛)、B组(35例,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结果 B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比A组短,术后疼痛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患者,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麻醉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舒家云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以2011年2月至2014年8月本科室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收治的480例患者以及2014年9月至2018年5月本科室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收治的6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比较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管理结果 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科内护士的服务态度、业务水平、病区管理、健康教育评分均比实施前要高,统计结果显示,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丽燕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在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患者供150例作为此次观察与研究的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平均分成2组,即对照组75例,观察组75例.其中观察组施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法,而对照组施以西医常规治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一些,P<0.05,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症状积分要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接受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 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对脾虚性慢性腹泻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使患者的症状快速得到有效缓解,值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作者:张杰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优质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2月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70例进行护理分析,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和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结果:试验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25.71%;试验组新生儿的体重与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检验P<0.05.结论: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显著控制产妇血压,降低子痫等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新生儿体重,为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均提供有效保障.

    作者:胡益蓉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甲状腺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研究进展

    由于现代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不规律,因此造成很多疾病的出现,并且这些疾病的发生概率在逐年提高.头部和颈部常出现的病变就是甲状腺病变,然而为严重的就是出现甲状腺癌,由于甲状腺癌属于恶性肿瘤,对人们身体健康方面的影响极为严重,因此,人们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对甲状腺病变进行治疗之前,如何正确的判断甲状腺病变的性质,对以后的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余强;李彦频;王繁盛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

    目的 探讨研究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措施.方法 此计算参加产妇行剖宫产分娩概率,并对其手术指证进行分析,后针对剖宫产率上升原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2017年剖宫产率较2016年有所提升(52.66%>44.92%);手术指证中,涉及影响因素有胎儿、母亲及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结论 剖宫产率上升主要是受母亲、胎儿及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可通过提高产科医疗技术、加大产程观察、明确剖宫产指征等措施,以此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茜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中医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临床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一种骨科疑难疾病,病因十分复杂,病程相对较长,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近几年的临床发病率有明显升高趋势,已经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关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治疗研究逐渐深入,中医药治疗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次研究中,以对中医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多角度进行了阐述.

    作者:张海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外科重症治疗病房中侵袭性真菌感染分析

    目的 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外科重症治疗病房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相关问题.方法 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外科重症治疗病房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50例患者,针对所有患者经过相对应的检查所呈现出的各种类型的标本展开切实有效的相应真菌培养试验、真菌种类鉴定试验与敏感试验等.结果 相关的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在所有存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中发现,导致出现外科重症治疗病房中侵袭性真菌感染所涉及的危险原因包括侵入性操作因素、激素使用因素等相关方面,感染的位置主要是呼吸道,出现频率高的真菌就是白色假丝酵母菌.结论 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应该在大程度上切实有效的做好病原学检查工作,确保从根本上科学合理的应用抵抗真菌的相关药物,以切实有效的从根本上有效降低侵入性实际操作,有针对性的提升人体的免疫能力,从根源上有效确保患者规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问题.

    作者:杜春波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分析术后护理措施在治疗胰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胰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术后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胰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4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实施术后护理措施,探究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手术切口恢复时间以及手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胰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完成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且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各项组间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实施术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缩短患者手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提升治疗质量.

    作者:贾玉梅;高丽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对功能恢复情况评价

    目的 观察研究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对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50例脑卒中患者,参照患者的入院治疗的次序,按1:1比例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水平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以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较优,积极因素与对照护理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采取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蔡宝文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慢性鼻窦炎应用鼻渊通窍颗粒的治疗效果及对鼻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慢性鼻窦炎应用鼻渊通窍颗粒的治疗效果及对鼻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选取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3月-2018年4月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慢性鼻窦炎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41人,对实验组应用鼻渊通窍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式.分析对比通过不同的方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鼻纤毛传输功能水平.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鼻塞、鼻涕后漏、流涕等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鼻纤毛传输功能水平明显提升(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6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讨论在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鼻渊通窍颗粒,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鼻纤毛传输功能水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悦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热毒宁注射剂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体会

    目的 体会热毒宁注射剂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以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给予热毒宁注射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 实验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实验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流涕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剂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刘旭婷;张平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心理护理学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员的术前术后护理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员的术前术后护理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18年2月-11月收治的8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员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心理护理,观察其心理状态和满意度.结果84例患者经心理护理后均处于佳心理状态,患者依从性好,无焦虑、抑郁等并发症,亦无1例护患纠纷,且在出院前对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差中,满意度达97%,满意度明显高于往年.结论心理护理可大大提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依从性,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应被护理人员重视并应用.

    作者:陈鹏茹;李虹;黄彩霞;代红艳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血清GP73、AFP-L3、AFP及AFU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GP73、AFP-L3、AFP及AFU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74例患者临床资料,设为鉴别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和入院体检的健康人各74例,分别设为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检测三组受检者血清GP73、AFP-L3、AFP、AFU.结果 鉴别组血清GP73、AFP-L3、AFP、AFU水平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4项标志物联检的敏感性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GP73、AFP-L3、AFP、AFU联合检测可弥补单项标志物检测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应用价值高.

    作者:顾雯婷;许春梅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 对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结节的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将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问题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取得更准确的依据和理论.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的400例进行甲状腺结节手术的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病历上的病情成因和诊断过程将400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患者手术前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进行检测,用统计学分析其结果,并且分析对其诊断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抗体水平是否具有意义.按照不同的病因将观察组分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腺瘤组和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组三组进行分析实验,针对患者的年龄、手术前的TSH值和甲状腺结节的钙化率、手术前自身甲状腺抗体的阳性率观察分析是否存在的不同和差距.结果 终发现了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性病人72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腺瘤病人1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病人25例.结论 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病人的诊断发病过程中,单纯性甲状腺结节病人明显低于血清学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所以可以将血清学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当成辅助方法配合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手术前的TSH水平对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症状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参考意义.根据不同的病情状况,选取符合的方式和过程,遵循手术规律和原则,大可能的保证甲状腺组织的正常使用.

    作者:于雷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崩漏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周期疗法对崩漏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选取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33例崩漏患者展开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行中药周期疗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用药成效综合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患者在经过临床一段时间的用药治疗之后,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崩漏症状,其中26例痊愈,6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通过对崩漏症状行中药周期疗法,可以取得显著临床疗效,且无副作用,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杜翠忠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3年8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74.00%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伍春华 刊期: 2018年第48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评估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可给予舒适护理,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晴 刊期: 2018年第48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