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文关怀在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实施

张建华

关键词:人文关怀, 雾化, 儿科门诊, 护理实施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关怀护理的重要性.儿科门诊是医院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服务窗口,在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关爱患儿,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关怀护理,为患儿提高方便、快捷、高效、安全的优质门诊护理服务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实施优质服务,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尤为重要.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病.当新生儿机体处于应激状况状态时,会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交感神经兴奋,神经内分泌补偿,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和缺氧.如不及时加以措施干预,上述症状终会引起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引起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为严重的窒息、羊水污染,新生儿肺炎,颅内出血和休克.同时,器官功能状况会在应激下会产生上述症状,临床病死率高达8%~13.7%.有研究表明,对该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预后疗效,本文就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进展进项以下综述,具体如下.

    作者:屈玲献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混合痔患者术后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来控制疼痛的干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抽选入我院治疗的混合痔患者60例,将其自由分为X、Y两组,每组30例,给予X组常规护理,Y组在A组基础上用中医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程度.结果:Y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要远高于X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10%,低于X组患者.结论:对混合痔患者手术后使用中医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获得患者较高的评价.

    作者:黄丽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中心集中式管理模式在供应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将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中心集中式管理对预防术后感染风险程度影响.方法:在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将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进行中心集中式管理,并视为观察组.将2018年1月到2018年6月期间设为对照组,在此期间手术器械进行常规管理.从2个不同的时期均抽选出100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比较这200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经管理,2组时期手术器械管理效果以及患者术后感染风险程度均得到有效控制,组间数据差异对比:P<0.05.结论:将手术器械送至消毒供应室进行中心集中式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术手术器械质量管理效果,减少术后感染率发生,值得推荐.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康复护理干预结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损伤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将高压氧和康复护理结合应用于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66例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33例实验组和33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则在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结合高压氧技术进行治疗.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之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实施干预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干预之后,康复护理基础上结合高压氧治疗的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实施单一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 脑损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康复护理结合高压氧技术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病情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由此可知,康复护理结合高压氧技术治疗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吴思慧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优质护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可行性及对策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可行性和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4月到2018年5月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6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对60名工作人员进行优质护理,并对护理前后各科室的护理满意度、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优质护理之后,各科室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护理前,并且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可以让各科室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可以显著降低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几率,可行性比较高,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侯娟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分阶段心理护理对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分阶段心理护理对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心内科心理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健康状况评分均比观察组差,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阶段性心理护理,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严倩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红蓝光联合百癣夏塔热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红蓝光联合百癣夏塔热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86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每周光疗2次,红光与蓝光交替进行,同时给予口服百癣夏塔热胶囊,每次0.9g,3次/d;对照组43例,仅用红蓝光照射.两组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并随访2月,观察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2.50%和10.71%,对照组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3.17%和39.13%,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红蓝光联合百癣夏塔热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作者:刘进虎;田梅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老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52例老年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针对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持续治疗24个月,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艾滋病病毒抑制率分别为84.62%、88.45%、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本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且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免疫重建不良发生率为3.85.结论:老年艾滋病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能抑制病毒,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日火日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利多卡因过敏休克患者行脱敏疗法局麻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对盐酸利多卡因过敏休克患者行脱敏疗法的总结,为临床手术提供处理对策及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对患者者行脱敏疗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利多卡因过敏休克患者行脱敏疗法术中无痛感,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利多卡因过敏性休克患者亦可用脱敏疗法进行局麻手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施丹萍;金双平;陈虓;陈春燕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我社区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64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3例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投诉率、医患矛盾发生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4%、1.2%、2.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8月~2018年4月收治42例自发性气胸的护理过程和经验.结果 42例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术后3例带管出院,39例治愈出院,引流管留置时间7~132d,平均14d.通过对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及拔管后的护理,患者及家属均能很好的配合治疗,达到治疗和护理的目的.结论 自发性气胸确诊后如患者有呼吸困难均应行胸腔闭式引流,加强对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可减少引流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杨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应用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本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12名护士,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6名,对照组进行传统管理,观察组则实施细节管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服务意识、错误防范意识及安全意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30、6.14、6.05,P<0.05).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室开展细节管理,能显著提升医院护理质量.

    作者:李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养生保健对控制其病情效果的研究

    目的 分析实施养生保健对老年慢性病病情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我自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对多家干休所进行了3年跟踪调查的124名老干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支持治疗、药物应用、环境管理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给予养生保健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干预后,病情均有所好转.观察组39例明显缓解,20例有所缓解,3例没有缓解,总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22例明显缓解,26例有所缓解,14例没有缓解,总有效率为77.42%.观察组患者病情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展养生保健,对控制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益军;陈莉;刘树青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阿帕替尼联合希罗达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希罗达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肿瘤科收治的8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阿帕替尼联合希罗达实验组和单独希罗达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缓解率50.0%(20/40)显著高于对照组27.5%(11/40)(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希罗达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较单独希罗达好.

    作者:李兰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患者功能的恢复程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生活的质量水平,在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是康复医学治疗方法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阶段,为患者提供了一个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环境.本文主要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康复医学中的原理,并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胡慧灵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改善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中的影响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改善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中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一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SAS评分为(2.1±1.1)分,SDS评分为(1.9±1.2)分,其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38例),高于对照组的77.5%(31例),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侍寅路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膏方在消渴病治疗中的临床推广价值探讨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膏方对消渴痹病的临床疗效,确定膏方在消渴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加以推广,为膏方治疗消渴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属于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消渴痹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膏方治疗,通过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踝肱比、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等疗效性指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60.00%(p<0.05);膏方联合西药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膏方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消渴痹病有显著疗效,具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膏方在消渴病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李养允;李传玉;赵朝刚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血液病患者化疗期的补钾治疗

    血液病化疗患者的支持疗法中,常常强调防治感染、纠正贫血、控制出血、防治尿酸性肾病、加强营养,其实对于防治低钾血症也应给以足够重视.

    作者:蒋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脊柱外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及对策

    脊柱外科术后是用于治疗患者脊椎部位易发疾病的常用手法.利用先进的治疗理念与科学的治疗方法,将可实现对患者脊椎部位疾病的良好治愈.然而,在手术过程中,通常会由于相关因素把控不严,产生患者脊椎外科手术后感染问题,引起手术部位并发症,并对患者后期的康复产生巨大危害.为此,作者在本文中将针对脊椎外科术后容易引发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完善的对策与途径.

    作者:陈国斌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析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小儿脑瘫6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34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方法治疗及护理干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研究组加用脑循环治疗仪辅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情况.结果:参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给予小儿脑瘫患儿予以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有助于病情改善;而护理干预措施的加用,不仅能使患儿家长的不良心态改善,而且对患儿病情恢复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谢秀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