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后护理

李慧

关键词:二尖瓣瓣膜, 置换, 护理
摘要: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手术,在成人心脏病手术中占的很大比例,大部分患者经济条件差,就诊不及时,导致患者错过了就诊的佳时机.因此瓣膜置换术后护理技术水平、护理质量如何对护理工作人员是严峻的考验.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针灸、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在治疗带状疱疹患者时应用中医针灸、放血拔罐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中医针灸、放血拔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且疱疹消失时间、结痂时间、神经疼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各数据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带状疱疹患者时,应用中医针灸、放血拔罐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荐.

    作者:罗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局部安全性及药代研究

    目的:探讨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用药时局部安全性研究和药代研究内容.方法:本研究通过观察新西兰兔破损及正常皮肤接触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后对皮肤的刺激反应来进行局部刺激性研究;通过豚鼠Buehler试验和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来考察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的致敏性.此外,通过采用同位素示踪结合HPLC的方法对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和市售产品进行临床剂量下药代动力学的对比研究.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局部刺激性研究显示该粘合剂在临床剂量下对新西兰兔的正常及破损皮肤均无刺激作用;豚鼠Buehler试验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显示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局部与全身均无致敏性;药代动力学实验显示未在血液中检测到原型药物.结论: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无明显的局部刺激性及致敏性,且在血中未检测到药物原型,证实其安全性良好.

    作者:何丽娟;邱云良;王伟强;王晶;张军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神经衰弱43例综合治疗体会

    目的 对综合治疗神经衰弱病人的疗效和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每天三次服用三十毫克谷维素,三十毫克维生素B1,三片刺五加,服用周期为一到三个月,同时每天在入睡之前半个小时之内服用五毫克地西泮片,连续服用五天.结果 有三十例患者被成功治愈,有十例患者有了较大的效果,有三例患者显现出效果,有效概率为百分之一百.结论 对于治疗神经衰弱来说,综合疗法有一定的效果,同时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

    作者:马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论护理安全管理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的老年精神病患者共149例,采用自由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心理状态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和社会能力评分分别为(4.16±1.21)分、(4.74±0.94)分和(4.73±0.98)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伤害他人、自我伤害和其他意外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6.67%,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03%,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患者伤害他人、自我伤害以及意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李林;高丽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心内科门诊患者阿司匹林使用情况的分析

    目的:分析位于心内科科室的病人在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后的具体情况.方法:随机的选取某医院的150位心内科科室的病人,再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来分析这些病人使用阿司匹林后的效果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大量的数据表明,在这150位病人中,实验组中病人发生不适的有3位,而对照组中的病人发生不适的就比较多了,高达34位.结论:通过在实际中的应用发现,在心内科病室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药物的很多,但是服药以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也比较多.为了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病人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合理用药.

    作者:罗宏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应用丁苯酞改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Barthel指数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的改善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9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丁苯酞,对比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而言,丁苯酞可以有效地改善其神经功能的缺损,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李芸芸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加强药房药品有效期和数量的管理方法研究

    目的:探究药房药品有效期和数量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根据药品监管的不同时期不同方法,实现对药品有效期和数量的科学化探究.以2014年为时间节点,向上取2010年到2013年为一个时间节点,设该时间节点为对比组.该时间节点之内药品有效期和数量的管理没实现流程信息化,用全程人工检测的方式进行药品有效期和数量的管理.2014年往后至今为一个时间节点,设该时间节点为实验组.实验组全程实现流程信息化的管理过程.对两个过程中药品的盘点效率、盘点误差率、药品报废率,药品账务相符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形成了药品管理的全程信息化,在做到降低误差率的同时保证了管理的速率及效率.结论:药品管理信息化的利用,有效的提升了药品管理效率,同时降低了药品管理中的一些失误率,是一项需要去广泛应用的管理模式革新方式.

    作者:卢藴文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分数,前者高于后者,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后可提升自身生活质量.

    作者:周丽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神经电生理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本文分析的是神经电生理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在2016年-2017年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对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如果出现了电位波形异常,则表现为患者的指标异常,需要立即停止手术并进行异常原因分析,待异常现象消失之后再进行手术,并对比患者的VAS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本次实验患者的VAS评分和手术前相比有明显的下降,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6%.结论:神经电生理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中的应用,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和治疗有效率.

    作者:王丽华;何玉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6月诊治的食管癌切除术治疗患者46例进行护理分析,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研究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术后镇痛效果,患者睡眠质量好,缩短恢复时间,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侯咏梅;雷世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分阶段心理护理对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分阶段心理护理对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心内科心理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健康状况评分均比观察组差,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阶段性心理护理,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严倩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埋藏式起搏器患者术后舒适度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埋藏式起搏器患者术后舒适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8例埋藏式起搏器患者分为实验组(134例)和对照组(84例),实验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护理,实行术后弹力绷带包扎伤口,术后卧床休息为主,术后2小时可下床活动,对照组则按原有的流程护理患者.结果: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管理,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未发生起搏器并发症等意外事件.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埋藏式起搏器患者术后舒适度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起搏器患者术后舒适度.

    作者:孙丽;徐冬梅;魏岚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收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住院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单号奇偶数的顺序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各有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开展伤口造口护理小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和治愈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护理组患者的压疮治愈时间(14.25±3.23)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23±4.41)d,P<0.05.结论:通过开展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住院患者开展护理工作,能够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率,缩短治愈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闫斌;李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五粒回春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五粒回春丸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Agilent Eclipse Plus(4.6×250mm,5μm)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4%磷酸溶液-乙腈(12:8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 绿原酸在进样量为4~48u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为0.70%.结论 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五粒回春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焦涛;王跃卿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ICU转出过渡护理在重度COPD患者转至呼吸内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ICU转出过渡护理干预应用在重度COPD患者转至呼吸内科中的实际运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由我院ICU科转到呼吸内科的重症COPD患者104例,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实验组采取ICU转出过渡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又ICU转出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事件情况及返回ICU状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转出过程不良反应事件出现率分别为3.84%、15.38%,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重返ICU发生率分别为1.92%、13.46%,实验组的重返ICU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症COPD患者由ICU转到呼吸内科的过程中应用过渡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积极作用,保证患者安全运送,有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陈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与药理分析

    目的:研究在吸入性肺炎患者中采取头孢美唑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验证参照不同治疗方式对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吸入性肺炎患者进行平均分组,一组收入32例,将头孢唑林治疗应用在参照组,将头孢美唑治疗应用在实验组,观察且比对实验组和参照组吸入性肺炎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指标,不良反应计算值低于参照组指标,P<0.05,统计学展现组间数据分析意义.结论:将头孢美唑治疗应用在吸入性肺炎中的作用相对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何长洋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儿的危害及对策探讨

    目的:探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儿的危害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方法:本研究时间范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研究对象的纳入范畴为在此期间就诊于我院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68例,并根据其病情轻重程度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轻度型,观察组为重度型,对比分析两组的妊娠结局并探讨相关的对策.结果:在剖宫产率、羊水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胎死宫内率方面,观察组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新生儿结局具有不良的影响,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证胎儿的健康.

    作者:蓝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和分析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某县级医院)进行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运用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两组患者都采用抗炎、补充扩容以及营养支持等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是观察组在这一治疗基础上还需对患者进行小剂量的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而观察组则需要在对症治疗之上运用胰岛素泵给患者持续性的皮下胰岛素输注,对两组中患者的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血糖达标的时间和恢复PH的时间、恢复尿酮体和血酮体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相对而言需要用到的胰岛素剂量也少于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没有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而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现象,发生的概率为11.1%,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时,运用胰岛素泵给患者持续性的小剂量皮下胰岛素输注,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低血糖情况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琦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由于妇产科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受影响的风险事件较多,在护理过程当中存在风险.一旦出现医疗风险,则会对产妇健康造成较大影响,而且会让医患关系紧张,形成对医院的投诉.因此,要对常见的妇产科护理风险加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风险防范措施.基于此,本文对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选取选取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妇产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把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妇产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加以风险预防以及处理措施的采取极为必要.

    作者:樊晶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糖尿病母亲后代脑发育异常的机制

    妊娠期糖尿病(GDM)及糖尿病合并妊娠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的围产期并发症,对新生儿的智力发育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总结此病的发病机制、超声表现,为临床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郑雁红;李冬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