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明;蒋良双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老年肾内科病人临床护理要点及对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本基层医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576例老年肾内科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88例.A组给予针对性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住院时间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的住院时间短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B组为5.90%,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肾内科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缩短其治疗周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
作者:朱芬;张春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6月诊治的食管癌切除术治疗患者46例进行护理分析,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研究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术后镇痛效果,患者睡眠质量好,缩短恢复时间,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侯咏梅;雷世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价值.方法:将我院诊治的84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予以对比分析.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良性肿瘤43例(93.48%),恶性肿瘤32例(84.21%),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良性肿瘤组Vmax、RI测定值均较恶性肿瘤组低(P<0.05);良性肿瘤组血流信号分级0~Ⅰ级达52.17%,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组的13.16%(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分析胃镜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与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于本院展开胃镜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胃镜诊断,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观察患者的胃粘膜组织、尿素酶等.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50例)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胃镜辅助治疗的观察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经过胃镜诊断,阳性患者64例,病理诊断阳性61例,符合率95.31%,阴性36例,病理诊断阴性31例,符合率86.1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镜在幽门杆菌感染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提高诊断,胃镜下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达到控制胃炎的目的,效果切确,值得推广.
作者:邱少斌;郑云梦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骶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25例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研究时段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均行腹腔镜下骶前神经切断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平均手术时间在(1.62±0.31)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在(4.69±1.26)d.其中22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所有研究对象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骶前神经切断术可有效改善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症状,促进机体早日康复,值得借鉴.
作者:龙胜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微信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某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146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干预,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嗜好管理、生活管理、疾病知识管理、急救管理、症状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情绪认知管理评分及自我管理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健康行为、药物治疗、遵医行为评分及自我效能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微信教育,可有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孙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利用微信群开展患者出院回访及健康教育,延伸护理服务.方法:建立微信群,责任护士宣传和收集微信资料,建立护患沟通档案;群主和管理员做好群内人员和宣教资料的上传和更新;以微信聊天的形式,进行出院回访及健康教育[1].结果: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有230多名患者和家属参与微信群咨询;通过微信平台,协助70例患者预约登记入院,解答及指导了120例患者存在的问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从90%上升至97%,床位使用率从89%上升到105%.结论:利用微信群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微信群突破被动、地域、时间和经济等方面的限制,能有效地为延续护理服务,其推动血液病知识普及的价值让人期待.
作者:李志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评价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对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取自2016年12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展开研究,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每天早晚一次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治疗组每晚一次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指标、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指标、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两组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效果无明显的差异,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在用药过程中,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用药方式.
作者:赵学林 刊期: 2018年第3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5岁,因头晕跌倒致记忆力下降3天入院,无意识不清、肢体活动不灵、饮水呛咳、发热.既往高血压病史,未服用降压药,血压160/90mmHg左右.糖尿病病史,服用阿卡波糖,血糖控制可.
作者:李芳;耿鑫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埋藏式起搏器患者术后舒适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8例埋藏式起搏器患者分为实验组(134例)和对照组(84例),实验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护理,实行术后弹力绷带包扎伤口,术后卧床休息为主,术后2小时可下床活动,对照组则按原有的流程护理患者.结果: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管理,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未发生起搏器并发症等意外事件.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埋藏式起搏器患者术后舒适度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起搏器患者术后舒适度.
作者:孙丽;徐冬梅;魏岚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为提高临床中药用药安全,对鸡血藤、大血藤进行鉴定,分析两种药物在性状、饮片特征、化学成分等方面差异.方法 于安徽亳州中药基地获取大血藤、鸡血藤药材,对两种药物在显微特征、药材性状、化学成分、饮片特点方面的异同点进行观察分析总结.结果 两种药物在来源、植物性状、饮片、显微方面存有一定相似处,但也存在差异.结论 大血藤、鸡血藤两味药材,在性状、功效方面具有一定类似处,但其分属不同科属,化学成分不一样,临床在用药前,可通过观察药物显微、化学成分等方面,来鉴别药物,以避免药物混淆情况出现.
作者:梁仕升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心血管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患者110例的临床护理资料,并将此组作为参照组,分析参照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应用于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心血管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此组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2.7%)明显低于参照组(10.9%),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2%)显著高于参照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心血管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应对,有利于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康娟梅;杨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单位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1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儿童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儿童预防接种可出现多种不良反应,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作者:何新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近几年来,在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影响下,老年心衰的发病率逐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对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就深入探究分析了老年心衰的诱发原因以及临床特点,并相应提出了护理措施.
作者:运国钰 刊期: 2018年第35期
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手术,在成人心脏病手术中占的很大比例,大部分患者经济条件差,就诊不及时,导致患者错过了就诊的佳时机.因此瓣膜置换术后护理技术水平、护理质量如何对护理工作人员是严峻的考验.
作者:李慧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曼月乐节育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6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月经来潮的3-5d之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观察放置前后患者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明显改善,月经情况明显改善,月经期缩短,月经量减少,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痛经缓解率达到了100%,不规则出血的情况也得到改善.手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其中2例在没有进行治疗的情况下自然恢复.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效果显著,并且治疗的安全性也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小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索肿瘤内科PICC置管有效护理方法以及利用价值性.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肿瘤内科PICC置管120例患者(在2016年10月22日至2017年10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全面性护理干预,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P<0.05),遵医行为率(100.00%)、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8.33%)、对护理质量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全面性护理干预运用于肿瘤内科PICC置管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严棋 刊期: 2018年第35期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至股骨粗隆间的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主要由间接暴力引起[1],女性多于男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日益突显,老年人骨质疏松使股骨颈脆弱,加之髋周肌群退变,较小的扭转等外界作用力通常就能够导致老年人股骨颈骨折.
作者:芦丽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某疾控中心2017年3月~2018年3月小儿腹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之后开展治疗,对参照组患者则直接根据医生经验直接给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和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为(3.5±1.5)d,治疗有效率为(98%),参照组患者治疗时间为(8.5±1.3)d,治疗有效率为(76%),对两组患者组间差异进行对比,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将微生物检验应用到感染控制中,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病因,并辅助感染性疾病治疗,进而有效控制患者感染,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刘庭松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将穴位贴敷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后的病情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提升情况.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3月3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18例实验组和18例对照组.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实施传统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之以穴位贴敷治疗,对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情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提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干预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病情和生活质量情况相似(P>0 .05).实施干预之后,西药治疗基础上辅之以穴位贴敷治疗的实验组病情改善情况优于单一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西药治疗基础之上辅之以穴位贴敷治疗的实验组生活质量提升程度优于单一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西药基础上的穴位贴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这种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因此,穴位贴敷在慢性胃炎患者中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绪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