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低胃癌快速康复治疗患者术后腹泻发生率的护理专案管理

乔欠

关键词:胃癌快速康复治疗, 术后腹泻, 发生率, 护理专案管理
摘要:目的:胃癌发病率的不断提高使得在胃癌的治疗后康复方面的研究逐步增加,研究胃癌快速康复治疗患者术后腹泻的护理专案的有效性也是改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必要的手段.为了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使患者更快的获得康复,本次研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探究降低胃癌快速康复治疗患者术后腹泻发生率的护理专案的实用性.方法:采用护理专案小组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均为胃癌术后患者,护理专案小组由护理人员、医院的营养师等多个科室的相关专家构成,将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腹泻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使用护理专案小组的患者的腹泻发生率相对较低,可以说明,护理专案小组的护理措施为减少胃癌快速康复治疗手术后患者的腹泻发生例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结论:护理专案小组由于配备了多个科室的专业人员,能够更加合理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饮食方案,因而能够使胃癌快速康复治疗术后患者发生腹泻的概率大大降低.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心集中式管理模式在供应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将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中心集中式管理对预防术后感染风险程度影响.方法:在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将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室进行中心集中式管理,并视为观察组.将2018年1月到2018年6月期间设为对照组,在此期间手术器械进行常规管理.从2个不同的时期均抽选出100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比较这200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经管理,2组时期手术器械管理效果以及患者术后感染风险程度均得到有效控制,组间数据差异对比:P<0.05.结论:将手术器械送至消毒供应室进行中心集中式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术手术器械质量管理效果,减少术后感染率发生,值得推荐.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进展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进展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进展性脑卒中患者6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单纯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量表评分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量表得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P<0.05,两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成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大同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中药饮片人参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讨论

    目的:分析了解人参所含主要成分,研究其对应的药理作用.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文献.结论:通过文献检索得出,人参主要含有皂苷多糖挥发油等成分,药理作用为增强免疫、抑菌、抗肿瘤、改善心肌缺血、镇静、延缓衰老等.

    作者:王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焦虑程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显著较轻,且P<0.05.观察组满意度96.0%较对照组80.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对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加强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焦虑程度,并能提升其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肖青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腹腔结核合并肠梗阻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结核合并发肠梗阻整体系统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腹腔结核并发肠梗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重视整体系统护理方案的实施.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恢复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针对腹腔结核与肠梗阻并发的患者实施整体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保障预后、提高患者安全性、获得良好的护理质量意义显著.

    作者:刘晓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鼓膜置管与鼓膜穿刺治疗鼻咽癌(NPC)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究鼓膜置管和鼓膜穿刺治疗鼻咽癌(NPC)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SOM)的具体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到2018年收治的20例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出现1例治疗无效,治疗无效率为5.00%.结论:鼓膜置管与鼓膜穿刺能有效的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具有高度的安全性,操作简单,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邓华瑞;戴如立;余华林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控制性降压复合腰硬联合麻醉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中期随访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随访控制性降压复合腰硬联合麻醉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析评价该种麻醉及手术下的临床治疗中期效果.方法: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控制降压复合腰硬联合麻醉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前评价及术后中期随访,采用自身对照,评价手术前后患者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显示,术后总体评分及优良率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说明利用该种麻醉下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贝;彭丹丹;谭安琪;杜广成;刘强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8月~2018年4月收治42例自发性气胸的护理过程和经验.结果 42例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术后3例带管出院,39例治愈出院,引流管留置时间7~132d,平均14d.通过对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及拔管后的护理,患者及家属均能很好的配合治疗,达到治疗和护理的目的.结论 自发性气胸确诊后如患者有呼吸困难均应行胸腔闭式引流,加强对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可减少引流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杨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药品生产现场的GMP管理策略研究

    GMP,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自其实施至今,GMP一直在发展,其管理水平也在提高,但是和国际标准相比,我国的药品生产现场的GMP管理仍然有进步的空间.本文主要概述药品生产现场的GMP管理,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加强药品生产和质量的管理,为药品生产质量的安全、有效、稳定、均一提供保障.

    作者:师忠庆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急性阑尾炎在普外科治疗的临床体会

    探讨分析普外科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近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参研的样本,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患者)与实验组(15例患者),分别给予保守治疗与常规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外科常规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作者:涂曙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的FMA运动功能评分、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FMA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t=4.1714;观察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98%,对照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80%,观察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X 2=6.8471;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为4%,对照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为6%,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X 2=0.8476.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运动功能提升,并提升总体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陈硕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康复护理干预结合高压氧治疗对脑损伤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将高压氧和康复护理结合应用于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66例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33例实验组和33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则在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结合高压氧技术进行治疗.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之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实施干预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干预之后,康复护理基础上结合高压氧治疗的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实施单一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 脑损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康复护理结合高压氧技术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病情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由此可知,康复护理结合高压氧技术治疗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吴思慧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神经衰弱43例综合治疗体会

    目的 对综合治疗神经衰弱病人的疗效和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每天三次服用三十毫克谷维素,三十毫克维生素B1,三片刺五加,服用周期为一到三个月,同时每天在入睡之前半个小时之内服用五毫克地西泮片,连续服用五天.结果 有三十例患者被成功治愈,有十例患者有了较大的效果,有三例患者显现出效果,有效概率为百分之一百.结论 对于治疗神经衰弱来说,综合疗法有一定的效果,同时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

    作者:马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动静脉内瘘患者12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评分、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健康教育知识评分、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的临床舒适度与生活质量,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梅翠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

    目的 就普外科临床中急性的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 以我院在2012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所诊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2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并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为61例.对对照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分别采用保守治疗方式和手术治疗方式.之后,对这两组患者的终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 经比较,可知实验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概率(3%)低于对照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概率(16%),且P<0.05,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3%),因而两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同样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给予手术治疗,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同时还在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上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亓立升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中的诊断效果差异研究

    目的 比较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回顾分析其CT与MRI影像学资料,就两方法对肝癌的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MRI肝内病灶及阳性率较增强CT,均占优(P<0.05).MRI诊断准确率相比CT,显著高于后者(P<0.05).针对直径≤3cm的肿瘤,MRI诊断准确率较CT,显著偏高(P<0.05),而>3cm的肿瘤,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原发性肝癌,其增强MRI、CT的表现均有专属特征性,但肝脏MRI诊断准确率高于增强CT,特别是直径≤3cm的肿瘤.

    作者:王昭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妊娠晚期妇女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妊娠晚期妇女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妊娠晚期妇女46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非孕妇女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选者的PT、APTT、TT、Fib凝血水平.结果 研究组在PT、APTT、TT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Fib上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妊娠晚期妇女实施PT、APTT、TT、Fib检测,能够及时监测并诊断产妇与胎儿的情况,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分娩安全性,减少相应并发症的出现,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杜作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厄贝沙坦在缺血性脑梗塞伴高血压应用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在缺血性脑梗塞伴高血压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需要作为研究对象的缺血性脑梗塞伴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口服厄贝沙坦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缺血性脑梗塞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服用厄贝沙坦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于春燕;谢翾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猪源纤维蛋白封闭剂的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猪源纤维蛋白封闭剂对机体的急性毒性反应,了解毒性靶器官和损害的可逆程度,为临床试验主要观察指标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通过对ICR小鼠、SD大鼠和Beagle犬进行腹腔单次给药急性毒性研究,并对SD大鼠肝脏局部给药急性毒性研究,观察期为21天,经大体解剖后肉眼观察有无异常.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腹腔注射纤维蛋白封闭剂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大于2280 mg/kg;腹腔注射纤维蛋白封闭剂对大鼠的大耐受量为684 mg/kg;剖腹肝脏局部给予纤维蛋白封闭剂对大鼠的大耐受量为342 mg/kg;Beagle犬腹腔注射纤维蛋白封闭剂68mg/kg和228mg/kg,大无毒性反应剂量为68 mg/kg,小毒性反应剂量为228 mg/kg.结论:猪源纤维蛋白封闭剂在临床剂量使用时无明显毒性反应.

    作者:何丽娟;刘谋治;戴小宇;刘璐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的护理

    目的 先天性心脏病采用介入治疗是一类新方法,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消除开胸手术产生的创伤,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并可以降低并发症.所以这种方式已在先心病的临床治疗中广泛采用,成为患儿家长治疗先心病的首选方法.因此有必要分析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的护理.方法 对室间隔缺损经导管置入封堵器的患儿强化术中监测,并注重术后的护理.结果 患儿采用封堵术介入治疗后的效果较好.结论 强化术前护理是保障手术实施的基础,严密细致的术中监测与术后护理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蒙捷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