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捷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扁桃体炎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扁桃体手术患者80例,参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0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的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对比两组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的健康合格情况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扁桃体炎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夏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究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说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解决方法.方法:以医院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在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概述,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案.结果: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主要有基础设施不完善,患者自身医疗知识结构程度不高,来自家属以及护理人员各方面的安全隐患.为了及时消除这些隐患,医院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完善基础设施,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随时注意患者动向,了解患者以及家属的内心情况,大程度的降低风险隐患的发生率.通过合理的沟通交流,安排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结论:通过对神经内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找到了引起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根源,并采取安全有效的方式解决了这些安全隐患,降低了风险的发生率,加快了,患者的康复,增强患者与医护人员以及医院之间的信任.
作者:李慧;郜风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总结垂体瘤术后患者的健康指导和护理.方法:对50例垂体瘤术后患者手术前后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50例病人症状好转出院.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使垂体瘤术后患者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詹奕婕;马艳芬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收治的12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予以持续性护理的归为观察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的归为对照组,每组均6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各项指标出现时间均明显缩短,腹胀发生率亦明显降低,而护理满意度则明显升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护理可较好的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降低腹胀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姚丹妮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析恶性肿瘤采取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患者行个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恶性肿瘤患者68例,均实施全子宫切除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参照组、实验组,各34例,前者提供常规护理,后者提供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尿潴留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恶性肿瘤采用全子宫切除以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的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效果显著,能积极预防术后尿潴留,增强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徐汉英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切除术患者镇痛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6月诊治的食管癌切除术治疗患者46例进行护理分析,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研究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术后镇痛效果,患者睡眠质量好,缩短恢复时间,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侯咏梅;雷世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和排气时间.结果:两组心理状态差异无显着性(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术后疼痛,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卧床时间和精疲力竭时间.必须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艾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评价持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对小儿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48例患儿.其中对照组与对照组患儿分别为常规护理、持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可提高小儿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双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骨科留置尿管患者使用简易膀胱测压法降低拔管后重插尿管.方法 80例留置尿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留置尿管拔管,未使用简易膀胱测压;研究组在拔尿管之前进行简易膀胱测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排尿量、尿路刺激征及重插管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为(4.55±1.65)h、首次排尿量为(345.65±63.75)m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75±1.45)h、(275.80±35.4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尿路刺激征6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重插管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易膀胱测压可以有效降低骨科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重插尿管情况,在临床工作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建议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刘晶星;王海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依那普利联合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78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的是依那普利以及依那普利联合叶酸片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2.3%和74.3%.对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分析,乙组的各项数值明显低于甲组.结论:对H型高血压患者给予依那普利联合叶酸片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各项水平值,避免出现相关异常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旭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妊娠晚期妇女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妊娠晚期妇女46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非孕妇女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选者的PT、APTT、TT、Fib凝血水平.结果 研究组在PT、APTT、TT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Fib上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妊娠晚期妇女实施PT、APTT、TT、Fib检测,能够及时监测并诊断产妇与胎儿的情况,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分娩安全性,减少相应并发症的出现,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杜作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总结24例严重骨盆骨折合并脏器损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外科(DCS)技术进行分步救治的护理.本组治愈21例,死亡3例.术后并发症5例,ARDS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膈下脓肿1例.按DCS治疗和护理严重骨盆骨折合并脏器损伤患者,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救治及时,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及康复率.
作者:徐国先;黄晓燕;李娟;姚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PICC维护时采取低半卧位、上肢外展90度、穿刺点下方彻底悬空体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2O16年10月在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住院的肺癌术后联合化疗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取低半卧位,留置PICC导管一侧上肢外展90度,通过调整床头高度后前臂正好放在床头柜上,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将穿刺点上下10cm暴露在病床与床头柜之间,下方悬空;对照组采取平卧位,留置PICC导管一侧上肢外展60度,前臂垫小软枕,软枕高度10cm,通过肢体用力外旋,使穿刺点尽量靠上;衡量指标包括:留置PICC导管一侧上肢肌肉酸痛程度、舒适度、肢体经皮血氧饱和度、手心皮肤温度、心率、操作便捷性、以及符合节力原则.统计方法:采用SPSS 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wilcoxon W),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首次维护时穿刺点疼痛程度、PICC留置一侧肢体经皮血氧饱和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留置PICC导管一侧上肢肌肉酸痛程度及舒适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8.97,7.90;P<0.05);对照组维护前后,心率、手心皮肤温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37,-3.27;P<0.05);实验组维护前后,心率、手心皮肤温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护前组间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护后组间比较,心率、手心皮肤温度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65,3.28;P<0.05);两组护士操作便捷性及符合节力原则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5.31,6.90;P<0.05).结论:上肢局部悬空体位,具有穿刺点下方彻底悬空的特点,完全不需要通过肢体外旋来暴露消毒范围,有效避免上肢肌肉酸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具有操作便捷、符合节力原则的特点,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钱琳;贾利民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1:20000肾上腺素在急性喉炎的治疗作用,比较两种方法,传统雾化吸入和肾上腺素喷喉用于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作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雾化吸入或1:20000肾上腺素喷喉的方法.选取我院儿科78例患儿,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采用肾上腺素喷喉的方法更快、更好.结论 1:20000的肾上腺素喷喉有明显疗效,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邱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患者功能的恢复程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生活的质量水平,在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是康复医学治疗方法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阶段,为患者提供了一个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环境.本文主要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康复医学中的原理,并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胡慧灵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盆腔炎性疾病为妇科常见感染性疾病,病情常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本次研究对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及诊治进展作综述.
作者:叶艳婷 刊期: 2018年第35期
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手术,在成人心脏病手术中占的很大比例,大部分患者经济条件差,就诊不及时,导致患者错过了就诊的佳时机.因此瓣膜置换术后护理技术水平、护理质量如何对护理工作人员是严峻的考验.
作者:李慧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对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探讨和评价.方法 选择在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了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80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各40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运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手术过程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于开腹手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运用微创手术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手术过程的出血量以及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安全性相对而言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立威;周广三;王开宇;刘鹏翔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析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小儿脑瘫6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34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方法治疗及护理干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研究组加用脑循环治疗仪辅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情况.结果:参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给予小儿脑瘫患儿予以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有助于病情改善;而护理干预措施的加用,不仅能使患儿家长的不良心态改善,而且对患儿病情恢复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谢秀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实施养生保健对老年慢性病病情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我自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对多家干休所进行了3年跟踪调查的124名老干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支持治疗、药物应用、环境管理等.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给予养生保健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法干预后,病情均有所好转.观察组39例明显缓解,20例有所缓解,3例没有缓解,总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22例明显缓解,26例有所缓解,14例没有缓解,总有效率为77.42%.观察组患者病情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展养生保健,对控制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益军;陈莉;刘树青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