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峰
目的:探讨胃溃疡运用健脾益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健脾益胃汤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复发率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2.5%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72.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率上,观察组5%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2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2.5%的比例与对照组5%没有明显差异,组间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运用健脾益胃汤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减少复发率与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更为有效性.
作者:王峥嵘;倪波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治疗后评估每组30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 介入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3.3%.介入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和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介入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年龄成正比.结论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有效的,但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应进行预防性的控制,能够提高病人治疗效果.
作者:段丽君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ETV)联合阿德福韦酯(ADV)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疗效成本.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5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ADV联合ETV,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LAM)联合ETV.结果:ADV联合ETV治疗总有效率高于LAM联合ETV(P<0.05),其治疗时每增加一个效果单位的花费低于后者.结论:从成本-疗效分析,ADV联合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于LAM联合ETV.
作者:罗汕君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闭式引流术对肺癌性胸腔积液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7年5月我院51例肺癌性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行常规穿刺引流术,观察组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闭式引流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术后疼痛程度、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33/36)高于对照组60.00%(9/15)(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闭式引流术治疗肺癌性胸腔积液患者,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胸腔积液消除,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张屹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应用微创手术对疝气患儿预后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5年1月-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疝气患儿共80例,将全部患儿随机分成常规组(40例)与微创组(40例).常规组患儿采用常规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微创组患儿采用微创术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之间的手术状况、住院时间、一年内复发率和并发症状况.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都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的并发症比例和一年内复发率都比常规组的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术式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地降低疝气患儿的复发率,且对机体的创伤小、安全性高.
作者:王国佛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评估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入我院呼吸科接受诊疗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例均对此研究知情,在签署同意书的前提下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化为实验组(50例,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下开展针对性综合护理)和对照组(50例,传统护理模式下开展基础护理)两个组别,观察不同护理取得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指标PaO2、PaCO2、FEV1及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亦更优(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急性加重发作期发生频率,利于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艾玉梅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研究肿瘤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4例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均给予其实施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为6.16%,护理满意度为90.62%;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风险故事发生率为24.92%,护理满意度为68.7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肿瘤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构建医院与患者的良好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晓红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儿童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病理特征,全面提高诊疗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儿童泛发性脓包型银屑病患者共38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疾病诱发因子中,首要的影响因素是感染或皮质类固醇药物使用不合理,患者临床典型症状以发热、红斑、脓疱为常见.结论:感染是诱发GPP的常见因素,应以维a酸和免疫抑制剂为一线药物,其疗效更佳显著,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作者:尚有全 刊期: 2018年第28期
中药饮片质量和采购、药库管理息息相关,医疗单位必须高度强调中药饮片采购与管理,做好各方面防控工作,实现有效采购与管理,避免中药饮片存在质量隐患问题,更好地作用到临床中,提升中药饮片应用价值与经济效益.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了医疗单位中药饮片的采购与药库管理.
作者:杨彪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分析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以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进行治疗的50例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50例患者按照入院号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沈年华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本次所选择的88例对象均是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所收治的患者,按照入院单偶数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方案就是常规护理,研究组则是亲情护理服务.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38.23±3.67)、抑郁(33.87±5.02)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45.44±4.24)分、(41.56±5.21),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7.27%,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的97.72%,P<0.05.结论:相比较于常规护理方案,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价值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春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两组均使用相同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开展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bA1c(糖化血红蛋白)、FPG(空腹血糖)、2hFPG(餐后2h血糖)、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和FINS(空腹胰岛素)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价值.
作者:杜婷婷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应用于脊柱外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到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脊柱外伤患者中随机选取100名患者,使用随机双盲法将100名均分为两组,每组50名,对照组患者接受CT影像学检查方法,观察组接受MRI影像学检查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确诊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确诊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确诊率为(86%),MRI检查方法的确诊率明显优于CT检查方法,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将MRI影像学检查方法运用于脊柱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确诊率,具有临床治疗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李琨;高尚;恩和吉日嘎拉;戴丽娜;白雪;和雨洁;李志军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分析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以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支气管哮喘流行病治疗案例40例.分析其具体发病情况,主要统计其发病概率以及相关人群.并分析导致其发病的具体因素.结果:根据统计发现,支气管哮喘主要发病年龄在0到20岁和55到70岁两个阶段,并且在两个年龄段男性发病率相对低于女性.发病主要环境在胜牲畜养殖和化工环境中.此外,个人生活习惯也有一定影响.例如,抽烟,过敏体质等个人身体原因.结论:不同的地区,个人生活环境和个人生活习惯,个人身体状况都会影响到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其发病率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董一鸣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2018年4月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尼可地尔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心电图疗效;心电图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等级、左心射血分数;治疗副作用率.结果:观察组心电图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电图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等级、左心射血分数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等级、左心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心电图情况,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富莲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行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36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68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并对治疗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后,各种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针灸综合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安全可靠,进一步促进患者身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戚玲;邢冬梅;贾帆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研究三位八步逐层推拿法对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80例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常规手法治疗的有40例,作为常规组,三位八步逐层推拿法治疗的有40例,作为研究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分析.结果 常规法治疗的成功率为77.5%,三位八步逐层法治疗的成功率高达95.0%,采用三位八步逐层法进行治疗的效果优于常规方法.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三位八步逐层推拿手法治疗可以更快的康复,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品质.
作者:杨万宏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对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从临夏州人民医院就诊的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中随机选出120例,所有入选的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17年12月~2018年2月之间.对其实施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并根据对检验结果 的分析来评价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的价值.结果:患者经检验后,结果均显示为乙肝病毒性肝炎,根据两对半检验发现有23%的患者诊断为大三阳患者,有21%的患者诊断为小三阳,其余56%的患者为其它类型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对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诊断准确且结果详细,可作为有效的参照依据,对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诊断及预防都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瑾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影响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的5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胃镜检查、病理诊断均由一位医生完成.比较胃镜检查、病理诊断的检出率.根据取材标本数量的不同,将50例患者分为1组(1块、2块、3块、4块),探讨取材标本数量对检出率的影响.取10例确诊患者,每例按4微米厚度切取50个面,探讨切片数量对检出率的影响.对50例标本采取不同包埋方式,探讨不同包埋方式对检出率的影响.结果:病理诊断检出率80%(40/50)明显高于胃镜诊断检出率44%(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1块活检组织、2块活检组织、3块活检组织、4块活检组织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41.7%(5/12)、53.9%(7/13)、75.0%(9/12)、92.3%(12/13);10例确诊患者按4微米厚度切取50个面,切1个面、切10个面、切20个面、切50个面分别检出1例、2例、6例、3例;纵行包埋患者26例,检出率61.5%(16/26),随机包埋24例,检出率29.2%(7/24).结论: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准确率相对较低,影响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因素包括取材标本数量、切片数量、包埋方式.
作者:沈佳乐 刊期: 2018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及对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56%,78.05%,(P<0.05).血压水平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的舒张压水平和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显著,利于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故方案有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作者:张蕾蕾 刊期: 2018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