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庆新;谢建华;罗旭霞
目的探讨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60例临床确诊的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静滴.结果口服急性中毒者起病急骤,以恶心、呕吐、胸骨后或上腹痛、头晕、抽搐、尖叫、心脏骤停、心肌酶显著增高为突出表现.结论乙酰胺为特效解毒剂.
作者:林悦青;王道良;罗焕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院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①建立和优化质量指标,加强质量管理.②充实护理队伍,提升人员素质:基本素质培养;业务素质培训;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③强化护士角色,改变护理模式.结果护士整体素质提高;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基本达到二级医院水平.结论影响护理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是护理理念的转变和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和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为病人提供高品质护理服务的保证.
作者:闵爱平;林邦鸿;沈菊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确保护理电子文书的真实、客观、准确、及时、完整.方法设立和执行护理病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流程;确立个人自控,科室督导,小组抽查,护理部定期反馈、总结学习的质量控制流程.结果护理电子文书体现了护理行为的结果和病人的客观信息.结论严谨的护理电子文书管理流程;连续的、护理人员共同参与的质量控制活动是保障护理电子文书质量的关键.
作者:陈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并发2型糖尿病(DM)病人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组60例,高血压无糖尿病组60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EH合并DM患者与单纯EH患者相比,各时段均有更高的SBP和脉压(P<0.05),而全天DBP无明显差异;血压变异率明显低于EH组,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EH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H合并DM的患者昼夜血压调节功能受损明显.
作者:周慧群;冯瑞儿;廖亚玲;谢长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年轻人脑出血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8例经过影像学证实为脑出血且年龄介于15~44岁的患者,分析其危险因素、出血部位和发病原因.结果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40.8%)和高甘油三酯血症(30.6%).血管畸形(含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及其他血管畸形)13例,动脉瘤4例,肿瘤2例,其他6例,原因不明33例.结论高血压病、脑血管畸形和肿瘤是年轻人脑出血的常见原因,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和嗜烟酒是常见危险因素.
作者:马志远;叶志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总结120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对120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全过程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愈好转率达90%.结论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及时给予机械通气,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保持气道通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心理护理和胃肠营养的管理,落实各项基础护理措施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瑾;廖胜香;谢雪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在临床工作中,普外科病种多、病情复杂,手术、治疗、护理任务重,尤其各种管道的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项目多、专科性强,护士稍不注意就容易忽略某项治疗,造成病人的治疗护理不能落实,影响治疗效果.我院普外科于2003年5月在传统的备忘录记事单的基础上特设计制定了普外科护理提示单,该提示单内容全面、规范,形式简洁、直观,操作方便、快捷,安全性高.应用近二年来,未发生一例因治疗、护理不及时或遗漏造成的护理缺陷、事故,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春;江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探讨儿童直立性调节障碍的双侧颈总动脉(CCA)、双侧椎动脉(VA)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并讨论其对本病诊断及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按照常规探查40例直立性调节障碍患儿双颈总动脉、双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并与30例健康儿童对照.对患儿治疗前后各参数进行对比.结果40例患儿双侧颈总动脉,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均升高,有31例患儿有1或2对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不对称,患儿组治疗前后比较颈动脉血流速度有相应降低,且平均血流速度不对称情况消失.结论本组患儿颈部动脉血流速度增高及流速不对称反映出脑血流状态不稳定性,是一种亚临床状态,CDFI可作为该病的一种新的诊断手段,减少误诊,同时也可对治疗效果作出评价.
作者:钱鹭葵;龚贤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和相关资料,对医学科学更是如此,及时获取国外医学信息,对提高医院的医疗科研、医疗技术及医院管理水平极其重要,但如何在信息浩瀚的互联网上找到有用的信息和资料,一直在困扰着广大医务工作者,人们习惯使用百度或者Google,虽然这些搜索引擎功能强大,几乎可以响应人的每一个请求,但搜索到的内容往往离题万里,且不说那大量的冗余信息、重复信息、无效信息让你无所适从,就是信息本身的资料价值有多大,也不可考量,难以判断;还有一些国内外医学网站中医学专业知识和医药新闻较多,而学术文献和学术期刊很少,我院经过两年实践体会,由清华大学开发的CNKI期刊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中国医院知识仓库,网址:www.CNKI.net及www.CHKD.net)在全文资料期刊的收集范围和检索方式在国内来讲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医务工作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李兴;商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35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进行病情观察与护理.结果35例断指再植术成功率90%.结论术后严密观察术指,恰当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断指再植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瑶清;谭丽嫦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通过对比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前后的病历质量,找出造成病历书写缺陷的根本原因--临床科室领导的不重视.因此,必须加强全程病历质量控制,抓好病历书写和形成的各个环节,才能更好地提高病历质量.
作者:王振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一大部分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由于肿瘤的部位、大小、肝硬化等原因无法手术.近年来,各种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其中包括射频毁损治疗.本文对近年来超声引导下射频毁损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高蕾;白岚;南清振;沈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头孢吡肟(马斯平)治疗儿童呼吸道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的临床研究方法,50例住院儿童,临床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血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高于正常,常规作咽拭子和痰培养以及血培养+药敏试验.记录药物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出现.结果50例儿童中痊愈44例,占88%,显效5例,占10%,总有效率为98%,无效1例,无复发病例.所有50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头孢吡肟(马斯平)治疗儿童呼吸道中重度细菌性感染的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余嘉璐;黄建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Q-Td的变化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其中经超声心动图确定LVH 38例,无LVH 42例与40例正常成人作对照.结果LVH组Q-Td(65.8±14.7)ms,无LVH组Q-Td(37.2±8.9)ms,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健康对照组(31.95±8.8)ms,LVH组Q-Td≥60 ms与左室正常组Q-Td>60 ms的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室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血压病LVH Q-Td增大与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复杂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作者:辛胜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针对目前国内供应室无菌物品交换方法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分类编码-电脑联网管理消毒及无菌物品交换的设想,包括:①电脑联网及物品管理系统功能设计;②回收物品分类编码及编上顺号;③按分类编码放置,并设有编码及顺号登记卡;④无菌物品发放区根据电脑屏幕显示发放消毒及无菌物品,并在编码及顺号登记卡上写上日期、无菌物品去向,经手人签名等.避免少收、漏收、多收及丢失等现象,控制物品在收和送过程中的动态平衡,物品循环使用率增加,降低成本.
作者:曾桂珍;吴慧堃;袁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延长颈内静脉置管的时间.方法对颈内静脉置管的病人加强护理,预防或减少穿刺口感染,管腔阻塞,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结果无一例置管患者因并发症拔除颈内静脉管,留置时间长的一例358天.结论加强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可以延长颈内静脉留置的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甘显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据报道,近1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己大大超过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
作者:翟利平;卢振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指导灭菌人员对灭菌终端质量作出有效性判断.方法采用生物指示剂、化学指示剂和控制灭菌过程的各种参数及机械状况,对灭菌效果进行综合监测.结果物理监测2次不合格,化学监测4次不合格,生物监测9不合格,灭菌过程中3种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性.结论根据多种监测结果综合判断,才能确保灭菌物品的终端质量安全,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尹金贵;钟碧玲;徐伟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创伤性软组织缺损造成骨外露和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及佳手术时机.方法采用皮瓣、肌皮瓣、植骨、复合组织瓣等方法对不同类型创伤性软组织缺损造成骨外露、骨缺损病人进行Ⅰ期和Ⅱ期手术治疗52例.结果平均住院天数59.5天,2例截肢,5例关节功能受损,45例骨及创面完全修复,功能完好,成功率86.5%.结论应用皮瓣、肌皮瓣、植骨、复合组织瓣等方法对组织缺损进行修复,根据污染情况选择手术时机,实践证明效果较佳.
作者:林智;温国贤;黄红君;周景辉;黄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综合医院门诊分诊纠纷原因的分析,研究减少医疗纠纷的方法和对策.方法采取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业务技术水平,培养良好的的职业道德;加强制度建设,改善病人就诊环境;为危重病人提供一条龙的服务;及时化解病人的不良情绪,把矛盾消灭于萌芽状态.结果经过努力7年来我科没有发生明显的纠纷.结论门诊分诊虽是纠纷的多发环节,但只要处理得当,就完全可以避免.
作者:林淑端;闻来宝;黄秀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