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波
小儿呼吸道疾病是儿科中高发疾病,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不畅、咳嗽咳痰以及流鼻涕等,对小儿后期生长发育有着严重影响.针对此类患儿疾病治疗措施中,以雾化吸入治疗为主,雾化吸入主要是利用气体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为微小雾粒并悬浮于气体当中,终形成气雾状并输入到患者呼吸道之中,予以呼吸道湿化以及药物吸入治疗方式.临床上针对患儿予以雾化吸入治疗措施,主要是将药物作用于病变位置,与口服药物相比较,具有用药量小、见效快以及不良反应较少优点,并且在患儿输液、休息以及睡眠中均可接受雾化措施,本文就临床小儿雾化吸入治疗护理措施进行以下综述,具体如下.
作者:梁华翠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梅毒检验中分别使用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以及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检测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本院梅毒标本共计300份,分别运用TRUST以及ELISA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式的检测血清阳性率.结果 ELISA的血清阳性率显著高于TRUST(P<0.05).结论 临床上对梅毒检测时使用ELISA能够有更高的准确率.
作者:郭柏钊;张延枫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索和分析粉刺患者应用清肺凉血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皮肤科接受粉刺治疗的患者中抽取例,将抽取对象分为2组,参考组(n=57)患者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外涂复方吲哚美辛酊,探讨组(n=64)患者在参考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应用清肺凉血汤配合治疗.结果:治疗前患者皮损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19,P=0.8482),治疗后探讨组患者皮损积分明显较参考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59,P=0.0351).探讨组患者病情总缓解率为98.44%,参考组总缓解率为80.70%,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219,P=0.0134),探讨组治疗无效患者为1例,病情缓解患者为63例,参考组治疗无效患者为11例,病情改善患者为46例.结论:粉刺患者应用清肺凉血汤治疗可显著其改善皮损状况,同时还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荣 刊期: 2018年第18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属于一组无器质性原因所引起慢性、间歇性并以上消化道症状为表现的疾病,其发病率正处于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部分学者认为其发病原因与胃酸分泌异常、胃肠运动障碍、胃肠激素异常以及心理因素有一定联系.现临床治疗大多以胃肠动力药物为主,并且疾病发病因素较多,治疗以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现逐渐被广泛推广应用.功能消化不良在小儿发病率较高,因此受到各国学者关注.本文就该病发病原因、治疗措施加以综述,具体如下.
作者:何家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在血液检验中的效果影响.方法:研究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血液检验,每个对象采集两份血液样本,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运用血液样本不做溶血处理,观察组运用溶血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后患者血液检验结果 情况差异.结果:在尿素氮、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肌酐、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等指数上,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尿酸、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葡萄糖、钾离子浓度等指数上,观察组各项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在血液检验中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由此需要做好检验工作各环节的规范处理.
作者:周伽芮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胸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阶段在我院胸外科治疗的患者100例,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胸外科临床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健康教育干预评分、护理技术操作评分和沟通管理评分,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各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4.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0%,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胸外科临床护理质量,从而促使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熊昌秀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含漱并雾化吸入对于过敏性喉头水肿患者急救的影响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急救收治的过敏性喉头水肿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肾上腺素与地塞米松含漱并雾化吸入,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气管切开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气管切开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过敏性喉头水肿给予肾上腺素合并地塞米松含漱并雾化吸入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降低患者气管切开的概率,临床上推广很有价值.
作者:甘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对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方式有何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防跌倒管理,实验组在防跌倒管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护理满意率,评价患者防跌倒知识及态度.结果:对照组跌倒发生率高于实验组,护理满意率、防跌倒知识评分、防跌倒态度评分均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后,可明显改善患者跌倒的发生情况,避免发生不良后果,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贾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本研究主要采集和分析从一九九三年到二零一五年艾灸防治体虛易感者的临床治疗病例,而且将这些案例和推拿、针刺、中药等治疗方式进行比对,并总结出灸法对于体虚易感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艾灸疗法主要指化脓灸、三伏灸、艾灸配穴三种治疗方式,它们对于患者病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艾灸还能够减少患者年内感冒率,增进患者体虚的身体素质,增加患者免疫力.
作者:董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人文护理对精神科患者护理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8月~2017年10月诊治的精神分裂患者86例进行护理分析,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应用人文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精神症状和康复疗效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疗效评分高,精神症状评分低,各项数据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护理应用在精神科护理中能够显著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康复疗效,缓解精神疾病症状,临床护理价值积极.
作者:李琴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结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结肠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患病人数仅次于食管癌和胃癌,该病早期常无特异性症状,多数患者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错过佳治疗时机,且结肠癌在临床极易引发肠梗阻.临床在治疗结肠癌时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包括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术式.其中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早由Jacobs等人于1991年报道提出,随后腹腔镜下行结直肠手术逐渐被外科医生所接受并不断更新完善,其应用价值在临床已得到广泛认可,对于可切除的结肠癌而言,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并不亚于甚至可以说超过了开腹手术疗效.但不管是何种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前均需要进行肠道准备,但临床肠道准备方法参差不齐,效果存在差异,本文对结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郭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阿司匹林(Aspirin)也被称为乙酰水杨酸,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白色结晶或白色粉末状药物.该药物能够缓解疼痛,对于感冒、发热也有很好的退热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对于血小板聚集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有效阻止血栓形成,对于心肌梗死、脑局部缺血等疾病有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对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等作出综述,表现其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防治作用.
作者:陈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患者血液透析(HD)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血透治疗的104例ESDN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同时进行细节管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护理满意度为96.2%,对照组分别为15.4%、82.7%,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ESDN患者HD护理中开展细节管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叶正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8例宫颈小细胞癌患者占我院同期收治的所有宫颈癌患者的0.6%,按照国际妇产科联合会2014年的标准进行分期发现:ⅠB1期有4例,ⅠB2期7例,ⅡA88851期有2例,ⅡA2期3例,ⅣA期2例.将18例患者根据临床分期的差别各自开展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等综合性医治手段.结论:SCCC恶性度高,预后差,死亡率高.主要通过病理学诊断为主,与免疫组化染色相结合可以增强准确率,因此应为患者选择早期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方式,改善预后并提高生存率.
作者:王嵘嵘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1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术前先后接受腹部彩超和经阴道彩超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 为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漏诊率.结果:经手术病理确诊,本组110例患者中粘膜下肌瘤35例,肌壁间肌瘤52例,浆膜下肌瘤23例;术前经阴道彩超诊断准确率为99.1%,漏诊率为1.5%,腹部彩超分别为91.8%%、8.8%,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临床诊断中应用经阴道彩超的准确率高于腹部彩超,能更为清晰显示病灶情况,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张琴 刊期: 2018年第18期
妇产科是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和安全的一个比较特殊科室风险性极高,在所有科室中,发生医疗事故及护理纠纷处在第一位[1].这是由于医护人员会间接、直接地接触产妇比较容易感染的血液、体液等,还经常接触到各种生物化学消毒剂、X线等,由于临床上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不完善,使得妇产科护理中不能满足产妇及家属的要求,这就对妇产科护士的知识面要求广.本文探析妇产科护理中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大限度地减少护理差错的出现.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感染控制中采取微生物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3月纳入的226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13例,研究组采取常规治疗与微生物检验,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感染情况.结果 研究组感染发生率8.85%低于对照组21.24%(P<0.05);研究组感染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率,并降低感染严重程度,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为患者治疗及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梁琳婷 刊期: 2018年第18期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也更加关注食品添加剂检测及安全管理问题.本文笔者通过对离子色谱法这一新型分离分析技术的分析,来探究其在食品添加剂检测方面的应用价值,即便捷、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等,以便为食品安全及食品添加剂检测及安全管理提供新的参考.
作者:马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4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实验组采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单用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96.9%)较对照组(81.3%)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12.5%)较对照组(37.5%)更低,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实行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有保障.
作者:庄海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研究临床路径在乳腺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乳腺外科就诊的乳腺癌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需依据临床路径护理方法以及常规护理方法分别为两组,依次为研究组、常规组,每组各64例患者.护理人员按临床路径对患者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常规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状况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外科护理管理中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支持,同时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