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航;孙靖;张正旭
目的:研究我科自拟祛疹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科门诊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期间治疗的11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胶囊治疗,研究组采用我科自拟祛疹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胶囊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我科自拟祛疹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胶囊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该病的复发,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本文共选取9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医院在2016年4月份至2017年10月份的脑卒中患者病历,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方法.结果:焦虑及抑郁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到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焦虑护理中,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思怡;谢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索中药学创新性的实验方法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作用.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三个课题小组,分别选取山东道地药材药材天花粉、金银花、黄芩,通过查阅文献,找出三味中药材及其伪品的不同鉴别方法.结果:学生按时完成分组任务,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和学习的兴趣.结论:创新型实验教学为中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教学新思路.
作者:丁福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是通过门诊超值服务的开展,积极探索服务新举措,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以开展超值服务前后一年的时间为分界点,各随机调查100名患者,未实施超值服务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超值服务后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2015年度与2016年度门诊服务投诉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为患者提供超值护理服务能更好的满足患者的要求,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投诉率.
作者:何小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实施手术方法治疗的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基于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基于围手术期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护理总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00%,和对照组的72.50%比较显著更高(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00%,和对照组的22.50%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采纳及使用.
作者:钱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无痛分娩的产程干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观察.方法:随机抽取100例选择无痛分娩的孕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无痛分娩不干预模式,干预组采用无痛分娩的产程干预模式,分别将两组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分娩结局比较,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的产程干预模式可以明显的改善分娩结局:总产程时间缩短、会阴侧切率降低、产后尿潴留率降低、自然分娩率明显提高、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产时、产后、远期及近期并发症明显减少、孕产妇产程中及产后舒适度明显提升.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增加对内科门诊胸痛病因的认识,并总结诊断即治疗经验.方法 总结183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以及治疗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183例胸痛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2例、病毒性心肌炎27例、胸膜炎33例、大叶性肺炎3例、带状疱疹9例、胃食管反流病2例等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治愈;肺癌患者死亡3例;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展成心肌梗死.结论 在内科门诊中,导致胸痛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内科门诊应该高度重视患者的筛查诊断,使不同的患者尽早得到适当的治疗.
作者:苏亚拉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呈现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份至2017年10月份收治的140例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对其开展随机平均的分组,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前者的基础上开展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终穿刺成功几率,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终穿刺成功几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要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要小于对照组,差异呈现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呈现的临床影响较好,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同时可以提升穿刺成功几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刘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试分析对疼痛科中的慢性疼痛患者施以认知护理所获取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在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疼痛科接受慢性疼痛治疗的患者中选取68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各34例的观察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两组常规护理及认知护理.将两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焦虑及抑郁状态实施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接受护理后的VAS评分远低于参照组,SDS、SAS评分也远低于参照组,且两组指标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疼痛科中的慢性疼痛患者施以认知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获取更为优良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肖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给予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8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体温恢复时间对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早期宫颈癌对比开腹手术效果明显,并发症少,恢复速度快,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王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风湿病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2例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风湿病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划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各41人.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77.27%)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较高(P<0.05).结论:风湿病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可以进行积极普及推广.
作者:王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共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上采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量以及抑郁自评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合心理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好,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加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作者:贺仕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中医健康教育对保健养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体检健康患者共计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0)和对比组(n=30),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实施中医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病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对比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显著(X2=4.8118,P=0.0282<0.05).结论:中医健康教育对保健养生起到较好的效果,可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社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完成自我管理课程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江苏省试点城市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健康促进项目中筛查出的骨质疏松高危人群中,随机抽取120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根据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自我管理课程,进行每年连续8周,每周一次的自我管理课程,并制定自己想做且能做到的行动计划,规范化管理2年;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健康管理.两年后,比较两组的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状况的指标(血压、血糖).结果: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干预组的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状况(血压、血糖控制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以明确,通过自我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变生活行为方式,协同控制血压、血糖,提高居民健康状况,并把自我管理课程中掌握的知识进行家庭及社区内宣传,从而提高周围居民对骨质疏松的认知水平,促进其采取健康行为,预防骨质疏松疏松和脆性骨折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丁亚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综合心理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31.5±2.4)分,SDS评分为(30.3±1.6)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中,针对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开展综合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于心理状态的调整和保持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胥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患者的术后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等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从来我院就诊的胃癌手术患者资料库中选取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分别实施胃癌根治术和静脉化疗、胃癌根治术和静脉化疗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和预后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癌患者实施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提升生存质量,在临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买买提艾里·克依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抑郁症患者中使用环类抗抑郁药物后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80例作为用药组,选取10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非用药组.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之间.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心电图检查(ECG),分析两组患者ECG情况.结果 抑郁症患者使用环类抗抑郁药物之后ECG异常率为41.67%,其异常率和剂量存在关系.当大剂量使用时其ECG将会发生显著的改变,而与药物种类无关.结论 临床上针对接受环类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需要对ECG实施定期的监测,从而合理的使用药物.
作者:梅文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运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氯吡格雷,观察组运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分析不同用药后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NIHSS、Barthel等情况.结果:在治疗前后NIHSS、Barthel评分上,两组差异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2.5%,明显多于对照组7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运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能力.
作者:李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综合护理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接收治疗的44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把4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了综合护理后的观察组,SAS评分、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静;庞家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验证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支气管扩张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门诊临床确诊为支气管扩张患者265例.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治疗方案.单纯采用抗菌药物+氨溴索治疗的患者135例为对照组,选择在抗菌药物+氨溴索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的患者130例为试验组,长观察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治疗时间.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比较,试验组平均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氨溴索联合呼吸湿化仪治疗支气管扩张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许永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