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
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及SDS心理状态量表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量表得分均明显较同时期的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协同护理,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应大力推广.
作者:陈佳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面部外伤者临床给予清创缝合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将2014.8-2016.3期间我院急诊部门收治的72例面部外伤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经济、意愿情况不同分组,对照组19例(常规清创缝合术)、观察组53例(行美容清创缝合术),术后门诊随访半年,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患者伤口恢复情况,统计患者对手术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伤口恢复优良率、满意度为96.2%、71.7%高于对照组73.7%、26.3%,P<0.05.结论 面部外伤者急诊给予美容清创缝合术治疗,伤口恢复好,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朱雯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在妊娠期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于我院进行体检的未怀孕健康妇女作为非妊娠组,选择104例妊娠早期妇女作为妊娠早期组,选取101例妊娠晚期妇女作为妊娠晚期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早期组、妊娠晚期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非妊娠组,妊娠晚期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妊娠早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异常数量明显高于非妊娠组和妊娠早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过程会使妇女体内血清总胆汁酸含量呈上升趋势,易引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因此应加强妊娠期血清总胆汁酸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及治疗,保障妊娠期妇女及胎儿生命健康.
作者:郝景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胸外科术后胸壁切口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胸外科手术发生胸壁切口感染的1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经过持续负压引流,18例患者中有3例未达到二期缝合的负压封闭引流愈合标准,占比为16.67%,有7例多次安置负压封闭引流,占比38.89%.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累计保留负压封闭引流时间为4-24d,中位时间9d.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负压封闭引流相关不良事件.经过3-8月随访,失访4例,14例患者的随访结果显示切口愈合良好,有2例患者发生轻度切口异物反应,拆除皮下缝线后全部愈合.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胸外科手术后胸壁切口感染,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患者耐受好,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索中药学创新性的实验方法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作用.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三个课题小组,分别选取山东道地药材药材天花粉、金银花、黄芩,通过查阅文献,找出三味中药材及其伪品的不同鉴别方法.结果:学生按时完成分组任务,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和学习的兴趣.结论:创新型实验教学为中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教学新思路.
作者:丁福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降低康复医学科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康复医学科2015年6月至2016月6月的收治1124例患者,通过总结其影响因素,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其跌倒预防发生效果.结果:实施后,跌倒事件发现率明显低于实施前,且护士自我能力评价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风险防范意识,通过相关培训及健康教育,使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三方都能够充分掌握防范跌倒的相关知识,显著降低跌倒发生率.
作者:王春丽;曹苏娴;查天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改善老年高危压力性损伤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情况.方法:按照双盲法将2015年8月-2016年10确诊90例老年高危压力性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进行常规出院随访、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不同结果.结果:两组护理前braden评估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braden评估分数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出现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用于老年高危压力性损伤患者护理中,有助于改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提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董娟;邢园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细节管理对骨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手术患者82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细节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细节组实施细节护理.结果:细节组环境质量评分(19.89±0.01)分、心理护理(18.60±0.88)分、生活护理(18.57±0.33)分、并发症预防(19.01±0.19)分、疼痛护理(19.05±0.05)分、并发症发生率2.44%、住院时间(8.79±1.47)d,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细节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骨科手术的护理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向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检测骨桥蛋白(OPN)在牙周组织和主动脉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OPN与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之间的关系.
作者:崔宇;李维善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析中医技术在养生保健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5在我院接受体检的120例体检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根据体检结果给予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中医养生保健指导,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健康、亚健康和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实施中医养生保健,可达到治未病的临床目的,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率,增强机体免疫力,且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对当前医院的药学发展与药师工作的模式进行探讨,在当前医疗改革逐渐深化的背景下,探索促进医院整体发展的途径.方法是认真比对医疗改革方案,对国内外药学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探索并提出我国医院药师工作模式和医院药学发展方向.结果显示,我国当前的医院药学服务尚不能够完全适应医疗改革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得到的结论是,在医疗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相关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必须尽快实现,药师队伍还须进一步发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用药制度还应当进一步夯实.
作者:吴爱萍;王敏珍;杜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增加对内科门诊胸痛病因的认识,并总结诊断即治疗经验.方法 总结183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以及治疗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183例胸痛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2例、病毒性心肌炎27例、胸膜炎33例、大叶性肺炎3例、带状疱疹9例、胃食管反流病2例等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治愈;肺癌患者死亡3例;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展成心肌梗死.结论 在内科门诊中,导致胸痛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内科门诊应该高度重视患者的筛查诊断,使不同的患者尽早得到适当的治疗.
作者:苏亚拉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对中药临床药学的服务模式进行探讨.方法是通过对当前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进行介绍,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境,针对性的提出改善建议.结果显示,在当前的各个医疗机构中,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模式各有特色,服务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很多医疗机构开展的服务层次较低,未能形成完整、统一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科体系缺失、药师队伍缺乏、服务内容复杂性大等,可以针对性的进行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模式探索,提升当前药师队伍的素养,建立多层次服务体系,探索更加优化的服务模式,从而促进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提升服务质量,更加深入、合理、全面的给患者提供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王敏珍;吴爱萍;杜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耳鸣伴焦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耳鸣伴焦虑、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耳鸣伴焦虑、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增强临床疗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陈燕;杨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艾草具有温散与通透之性.本文从相关医书记载及现代研究中发现,艾的温散通透之性是治疗疾病的依据,温热可祛寒培正,散可给邪出路,使聚集之邪分散而歼之,通透之性能使温散之力抵达髓腔而驱邪于外,内外倶清.虚寒之证可用,补虚去寒;实热及伤科实证用之,可使壅滞得通,外邪得散,也契合火郁发之之理.此外,艾灸对于扭伤引起的痛症效不亚于冰敷,更有愈病不留邪的优点.
作者:杨银芳;剡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抗结核同时予保肝治疗预防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90例,按照电脑产生随机数的方法随机分为各有45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规范化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保肝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不采取保肝治疗.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药物性肝损伤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进行痰培养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阴转率分别为73.33%和68.89%,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22%和20.0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和TBIL水平较治疗前水平升高明显且对照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在对结核病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其保肝治疗能够对药物性肝损害有良好预防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陈宇;姜竹冠;杨路路;陈家久;秦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效果与预防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80例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患者90例.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B组患者术后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A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要明显多于B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开腹胆囊切除术会伴有一定的并发症症状,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苏林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结果:中西药、中医外治方法、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肠内营养均有效果良好的病例.结论: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方法很多,临床上要结合实际,选用合适的方法,更快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真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血小板参数在乳腺癌患者化疗预后评价中的意义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并进行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且均排除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正服用可以导致造血功能异常的药物、患有影响血小板计数的系统性疾病者等患者.结果 血小板参数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经研究发现,肿瘤患者中,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血小板增多者占了16%~60%.而乳腺癌患者的血小板增多比例高达约50%.乳腺癌患者的血小板增加,使得血液更快地进入高凝状态,加速了肿瘤的生长.结论 血小板参数在乳腺癌患者化疗预后中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以算是一个标志物.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10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变化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身体功能以及社交活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79.25%(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临床作用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对此种护理方式满意.
作者:南莉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