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媛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效果.方法:以2009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240例自然分娩待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96例,较满意21例,一般3例,护理满意率97.5%;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73例,较满意31例,一般11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率8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措施的应用有利于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针对原料药中的杂质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重点说明了杂质如何分类,并结合分类限度和分析方法以及标准的建立明确了在原料药的质量提升中如何控制杂质.
作者:张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血小板参数在乳腺癌患者化疗预后评价中的意义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并进行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56例作为研究对象,且均排除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正服用可以导致造血功能异常的药物、患有影响血小板计数的系统性疾病者等患者.结果 血小板参数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经研究发现,肿瘤患者中,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血小板增多者占了16%~60%.而乳腺癌患者的血小板增多比例高达约50%.乳腺癌患者的血小板增加,使得血液更快地进入高凝状态,加速了肿瘤的生长.结论 血小板参数在乳腺癌患者化疗预后中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以算是一个标志物.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两个阶段的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21例、20例,分别列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回顾分析不安全因素,后者针对不安全因素实施预防措施.结果:实验组重症监护时间为(7.1±2.1)天,对照组重症监护时间为(13.6±3.4)天.实验组重症监护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中注重不安全因素影响,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运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氯吡格雷,观察组运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分析不同用药后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NIHSS、Barthel等情况.结果:在治疗前后NIHSS、Barthel评分上,两组差异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2.5%,明显多于对照组7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运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能力.
作者:李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实施针灸治疗对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分数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病例数为86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对其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以及康复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结果 观察组中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阶段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分数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针灸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患者的神经功能能够获得显著的改善.
作者:侯惠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白内障并青光眼的老年患者的术后阶段中开展整体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并青光眼急性期老年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之间,病例数共计为8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模式的护理,观察组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在经过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中患者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在手术治疗白内障并青光眼急性期老年患者之后,开展整体护理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视力情况,降低并发症率.
作者:朱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近年来,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发病人数逐渐增多,而且,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人中多发,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存在比较严重的骨质疏松情况和并存多种内科相关疾病,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目前,多推荐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后,需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实行术后功能恢复,以便促使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患肢相关功能恢复,促进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关节相关功能恢复,减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切口疼痛及肿胀情况,对积极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也存在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的功能康复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的术后机体恢复提供有效方法.
作者:沈林华;董雨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份——2017年6月份接诊的自闭症患儿76例按照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ATEC量表评分变化情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ATEC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效果较好,患儿情况改善较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苯溴马隆配合低嘌呤饮食对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低嘌呤饮食干预,研究组则实施苯溴马隆配合低嘌呤饮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尿酸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压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苯溴马隆配合低嘌呤饮食对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降低患者尿酸水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薄红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采取亮丙瑞林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我院接收的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就诊时间为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疗.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要高,且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且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要低.结论:对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亮丙瑞林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佳,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徐言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大柴胡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具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功用.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急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作者:吴周美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降低康复医学科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康复医学科2015年6月至2016月6月的收治1124例患者,通过总结其影响因素,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其跌倒预防发生效果.结果:实施后,跌倒事件发现率明显低于实施前,且护士自我能力评价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风险防范意识,通过相关培训及健康教育,使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三方都能够充分掌握防范跌倒的相关知识,显著降低跌倒发生率.
作者:王春丽;曹苏娴;查天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掌指骨骨折采用钢板固定和克氏针固定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7年间100例掌指骨骨折病例,将其随机分成K组与G组,各50例.K组采取克氏针固定方法进行治疗,G组采取钢板固定方法进行治疗,依照骨折部位分别以掌骨、近节指骨、中节指骨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掌骨骨折采用钢板固定的愈合时间短于克氏针固定(P<0.05),TAFS评分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近节指骨骨折采用钢板固定愈合时较克氏针固定短(P<0.01),但两者TAFS评分优良率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中节指骨骨折钢板固定TAFS评分优良率较克氏针固定组低(P<0.05),两者愈合时间基本相近(P>0.05).结论:综合来看,掌指骨骨折采取钢板固定恢复效果比克氏针固定要好,但中节指骨骨折患者以克氏针固定效果更好.2种固定方法各具特点、各有优劣,需视具体情形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李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方法:收集7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观察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心律失常,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黄炳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普外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对策.方法:纳入研究对象分别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普外科的护理管理情况和5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普外科的护理管理情况和50例患者作为对应组,对应组开展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试验组开展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纠纷率.结果:相对于对应组,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更好;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纠纷率更低;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开展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纠纷率,值得临床深究.
作者:李晓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为了有效提升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主要从保守治疗角度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其中45例患者均予以保守治疗,并根据临床数据分析保守治疗对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临床病症中的优越性.结果:在经过临床治疗后,治愈39(86.67%)例,显效3(6.67%)例,有效1(2.22%)例,无效2(4.44%)例,总有效43(95.56%)例.结论:在临床医学中,保守治疗不仅能有效提升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还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疼痛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如英;黄青远;高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用于老年住院患者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中的效果.方法:抽取92例静脉住院治疗老年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11月,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46例观察组和46例对照组,护理模式分别为优质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8.26%,组间数据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老年住院患者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将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
作者:金晴;李秀娟;张嫄;王书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用人性化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运用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评分上,观察组各项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用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治疗舒适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路霞;苏培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共选取抗高血压处方2065张,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应用使用情况及药物使用频率进行分析,了解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规律.结果: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方案中以单一用药使用量多,其次为二联用药、三联用药、四联及以上用药.DDDs排在前5位的抗高血压药物分别为:替米沙坦片、缬沙坦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非洛地平缓释片.以下10种药物中,DUI>1占据药物总比例的60%.结论:我院目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越来越重视对复方制剂的使用,联合用药率明显提升.抗高血压药物应长期使用,以促进高血压疾病达标率及控制率水平的提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徐毓麟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