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在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实验组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实验组患者投诉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14.0%),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国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兰绍敏系威海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威海市名中医药专家,从事中医、中西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 40 余年.兰教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在学期间熟读医家经典著作,在治病过程中,注重辨病辩证相结合,用药灵活,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疗效突出.本人非常有幸成为兰老的学术经验传承人,跟随老师门诊学习,继承和发扬兰老的学术思想及经验.
作者:连增福;王英淑;兰绍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增加对内科门诊胸痛病因的认识,并总结诊断即治疗经验.方法 总结183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以及治疗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183例胸痛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2例、病毒性心肌炎27例、胸膜炎33例、大叶性肺炎3例、带状疱疹9例、胃食管反流病2例等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治愈;肺癌患者死亡3例;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展成心肌梗死.结论 在内科门诊中,导致胸痛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内科门诊应该高度重视患者的筛查诊断,使不同的患者尽早得到适当的治疗.
作者:苏亚拉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骨科手术患者临床疼痛护理的效果与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骨科所收治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行疼痛护理措施,对比2组疼痛感评分数据.结果:实验组与参照组治疗前疼痛感评分差异性较低(P>0.05).实验组治疗后1天、3天、7天疼痛感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疼痛护理能够降低骨科患者疼痛感,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应予以推广和普及.
作者:董雨青;沈林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通过对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感染情况的调查,了解医院HAP的感染现状,为《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提供临床数据.方法对100例HAP患者进行细菌分布情况和临床特征的调查.结果总细菌检出率为73%,培养出细菌的患者中HAP占75.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占24.7%.临床诊断为HAP的患者中细菌检出率为68.75%;临床诊断为VAP的患者中细菌检出率为90.00%.主要病原菌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外科监护室(ICU)细菌检出率与床位比为286%.结论在血培养阴性时严格按要求收集的痰液标本可以作为诊断HAP及用药的依据.在细菌的分布上,各地区有所差异,建议各地区建立自己的细菌调查的数据库,并建议补充和细化《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数据库.
作者:姜竹冠;秦建;陈宇;杨路路;陈家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采用个体化人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研究样本选取自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高血压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高血压护理联合个体化人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发生率为2.5%(1/40),常规组为12.5%(5/40),(P<0.05).结论:个体化人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运用,对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显著,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余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保守的治疗方法是针灸疗法,并且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较好,并没有不良反应.然而引发面肌痉挛的原因各有不同,因此治疗方法及效果也各有不同.采用针灸疗法治疗面肌痉挛主要是依靠辨证及辨经来完成,通过了解引发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穴位针灸疗法.不仅如此,针灸过程中还可以增加一些安神的穴位,不仅能够安神,还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孟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探讨在鉴定标准上没有明确条款对应的伤情(本例为交通事故所致骨折后骨不连),该如何以原始损伤、临床治疗经过及终损害后果为依据,终作出公平公正的评定.
作者:黄锐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术与药物流产术在计划生育中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双盲法划分本院2015年3月-2017年08月诊治100例孕妇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芬太尼与丙泊酚静脉麻醉无痛人流,对比两组不同效果.结果:观察组流产成功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平均阴道出血时间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二次清宫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无痛人流术中采用芬太尼与丙泊酚用,临床效果突出,受到妊娠妇认可.
作者:王德秀;孙桂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的探讨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采用超声乳化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采用超声乳化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中抽选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行超声乳化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计嘉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产后常规护理和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在产后康复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12月—2017年11月,均来自于本院产科在上述时间内收治的72例产妇,根据产妇单、双病号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为36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此增加产后康复治疗仪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护理效果对比可知,实验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7.78%),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产后产妇实行康复治疗仪护理的效果明显要比常规护理好,且仪器操作安全、简便,有助于产妇产后身体恢复,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邹亚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应用斯式蛙心灌流法研究黄芪多糖对离体蛙心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0μg/ml的黄芪多糖溶液对心率及心肌收缩力具有显著增强的效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黄芪多糖可增强蛙心肌收缩功能.
作者:祖胡月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从医学角度来讲,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目前成病原因和发病机制都不是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对于直肠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临床的表现主要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有超过90%的患者病发之后25年内复发至少1次.近些年来,伴随着基础性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逐步深入开展,在UC的治疗领域行之有效的研发和探索出了一系列比较新型的方法和制剂,并且都有着比较不错的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着重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内科治疗的进展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作者:白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剂量分别为25mg、12.5mg,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子宫肌瘤体积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相比对照组明显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5.00%(2/40)与对照组20.00%(8/4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取米非司酮小剂量用药,对减小子宫肌瘤体积效果明显,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宋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妇女保健与妇产科常见健康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过治疗的妇女作为对象,总计26例,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妇女保健和妇产科常见的健康问题件探讨.结果:在26例调查者中,其妇女保健知识和妇产科知识知晓率分别为38.5%(10/26)、42.3%(11/26).结论:根据问卷显示,被接受调查的妇女对于保健知识和妇产科健康知识的掌握率不高,因而需要相关部门做好妇女保健以及妇产科知识的健康宣传工作.
作者:阿煜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针对原料药中的杂质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重点说明了杂质如何分类,并结合分类限度和分析方法以及标准的建立明确了在原料药的质量提升中如何控制杂质.
作者:张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提升养老院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和老有所为的积极性,消除内在的孤独感.方法:对张堰老年公寓在住的50位能有效交流的老人,采取UCLA孤独量表对老人心理因素和情感状况进行调查,应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老人开展心理干预和情感照护.结果:老年人孤独感等级干预前后的卡方值为21.437,p值小于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干预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孤独感.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养老机构的满意率,提升了养老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作者:沈秋花;汤美红;姜迎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了解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科研人士的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谢青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语言沟通与健康教育在整形美容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收的68例整形美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采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4人.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沟通以及健康教育,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情况.结果: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中,其心理状态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为97%,显著高于对照组23%,P值<0.05,差异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心理状态评分都要明显高于护理前.结论:在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以及语言沟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病患,根据护理模式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研究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志君;杨莉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