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嘉芸
目的 探讨经皮静脉球囊扩张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方法,供临床参考.方法 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对13例采用经皮静脉球囊扩张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患者进行护理.在治疗前、后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加强出院后随访,观察三个月后患者动静脉内瘘的通畅情况.结果 13例患者行经皮静脉球囊扩张术后,12例获得成功,成功率92.31%;上机血流量均可达250~300 ml;经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成功的12例患者当中,有11例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上机血流量在250~350 ml,内瘘功能良好.结论 对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患者行经皮静脉球囊扩张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可以增加手术成功率,提高病人对手术的知晓率.
作者:梁坤凤;陆世颖;李海兰;曾红莲;何蓓蓓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与急诊科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抢救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院前急救与急诊科抢救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所需时间、ICU停留时间、神志清醒时间、CHE活力恢复(60%)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所需时间、ICU停留时间、神志清醒时间、CHE活力恢复(60%)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各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通过治疗与护理服务之后均治愈,住院时间为2至11天.结论:在常规急救基础上添加院前急救与急诊科抢救,能够显著提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的恢复时间,优化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昌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效果.方法:以2009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240例自然分娩待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96例,较满意21例,一般3例,护理满意率97.5%;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73例,较满意31例,一般11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率8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措施的应用有利于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妇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和安全管理方法.方法:对妇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制定相关的管理标准,进而使护理管理体系得到完善.结果:护理管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能够强化护理对策,实现妇科护理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要求.结论:针对妇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积极、及时的讨论,找到解决对策,从而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并实现安全管理.
作者:李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分水岭区脑梗死(简称CWSI),是指相邻脑血管供血区之间分水岭区或边缘带的局部缺血造成的梗死,又称边缘带梗死、低血带梗死.本病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60岁以上者发病率较高,常呈急性发作,有突然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症状.2016年12月―2018年1月,我科收治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 58 例,经积极合理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金铭;孙理信;张姣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奥美拉唑、替普瑞酮对于CSG病患的影响.方法:于2015.03-2018.02时间段内科收治CSG病患中抽出88例进行用药研究,依据所用药物将病患均分为单一组(44例)、联合组(44例),其中单一组病患采取单一的奥美拉唑用药治疗,联合组病患在采取奥美拉唑用药同时加入替普瑞酮用药治疗,观察2组用药效果、免疫功能和副作用情况.结果:单一组病患用药总效率70.5%(31/44),联合组病患用药总效率90.9%(40/44),联合组病患的用药效果高于单一组,2组结果数据比较,p<0.05.在免疫功能方面,联合组同样比单一组要好,2组均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用药副作用.结论:对CSG病患采取奥美拉唑、替普瑞酮用药治疗,可改善其免疫功能,副作用低,效果好.
作者:李开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从医学角度来讲,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目前成病原因和发病机制都不是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对于直肠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临床的表现主要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有超过90%的患者病发之后25年内复发至少1次.近些年来,伴随着基础性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逐步深入开展,在UC的治疗领域行之有效的研发和探索出了一系列比较新型的方法和制剂,并且都有着比较不错的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着重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内科治疗的进展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作者:白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双色球分组法将2015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在本院急诊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哮喘患儿分成25例每组.一组采取基础护理(对照组),一组采取舒适护理(观察组).对比各症状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肺鸣音、呼吸困难、喘息、咳嗽持续时间(4.10±1.28天、1.63±0.15天、0.84±0.26天、2.51±1.32天)更短(p值<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帮助急性哮喘患儿缓解各症状,提高机体舒适度.
作者:秦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本文探究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之中细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02日-2017年12月05日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盲选200作为研究对象,100例行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纳入第一组,100例行细节护理的患者纳入第二组,分析第一组和第二组护理效果.结果:第二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第一组,组间对比存有差异(P<0.05).第二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第一组,组间对比存有差异(P<0.05).第一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高于第二组,组间对比存有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之中行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紧张、焦虑情况,保持其生命体征的平稳,并有利于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杜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水是人体内含量多的物质,约占人体重的60%~70%,人体内发生的一切化学反应都是在介质水中进行.日常饮水量、饮用水类型及饮水方式与习惯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晰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中医健康教育对保健养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体检健康患者共计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0)和对比组(n=30),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实施中医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病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对比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显著(X2=4.8118,P=0.0282<0.05).结论:中医健康教育对保健养生起到较好的效果,可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接收的因严重创伤性休克接受急诊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应的急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急诊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之后,50例患者中共有48例患者抢救成功,2例患者抢救失败死亡,抢救成功率达到了96.0%.结论 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做好急诊抢救治疗的同时,加强患者的呼吸道、体位、用药、心理等方面的护理,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等,通过一系列优质护理措施可使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得到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宏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绿色通道路径对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单双号球抽签的方式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抢救方式)与实验组(绿色通道路径抢救)各37例患者,分别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81%)与病死率(2.70%)明显低于对照组(32.43%)、(24.3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急诊绿色通道路径抢救能有效减少病死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秀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与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2例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2.16±1.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1.24)分(P<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68.29%)(P<0.05).结论:对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杨德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共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上采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量以及抑郁自评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合心理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好,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加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作者:贺仕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呼吸衰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世界范围的主要死亡原因,其平均住院费用居各种疾病前列.COPD呼吸衰竭发病率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提高COPD呼吸衰竭的防治水平,控制其医疗费用,成为呼吸领域和卫生管理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s,CP)是一种诊疗标准化方法,以缩短平均住院曰、合理支付医疗费用为特征,按病种设计佳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和费用.业已证实临床路径不仅能有效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同时也能显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受到各国医学界的重视,成为21世纪以来的一种崭新的医疗模式.
作者:杨路路;陈家久;秦建;陈宇;姜竹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社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完成自我管理课程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江苏省试点城市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健康促进项目中筛查出的骨质疏松高危人群中,随机抽取120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根据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自我管理课程,进行每年连续8周,每周一次的自我管理课程,并制定自己想做且能做到的行动计划,规范化管理2年;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健康管理.两年后,比较两组的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状况的指标(血压、血糖).结果: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干预组的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状况(血压、血糖控制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以明确,通过自我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变生活行为方式,协同控制血压、血糖,提高居民健康状况,并把自我管理课程中掌握的知识进行家庭及社区内宣传,从而提高周围居民对骨质疏松的认知水平,促进其采取健康行为,预防骨质疏松疏松和脆性骨折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丁亚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系统健康教育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系统健康教育,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测试分数、半年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与关节疼痛程度.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健康知识测试分数显著较高,半年复发率与关节疼痛程度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给予系统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关节疼痛程度,而且还能减少半年复发率,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朱晓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提升养老院老人的生活满意度和老有所为的积极性,消除内在的孤独感.方法:对张堰老年公寓在住的50位能有效交流的老人,采取UCLA孤独量表对老人心理因素和情感状况进行调查,应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老人开展心理干预和情感照护.结果:老年人孤独感等级干预前后的卡方值为21.437,p值小于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干预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孤独感.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养老机构的满意率,提升了养老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作者:沈秋花;汤美红;姜迎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中药房中药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接受中医治疗的92例患者设为参照组,同时,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到我院接受中医治疗的92例患者设为干预组,2016年1月-2017年1月采取常规中药质量管理方法对我院中药房进行管理,2017年2月-2018年2月则采取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我院中药房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中药调剂差错率和药品发放差错率.结果 参照组的中药调剂差错率和药品发放差错率均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中药房中药质量管理中,可有效降低中药调剂差错率和药品发放差错率,对于保证用药安全、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引起各医院的重视.
作者:贺茂勇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