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亚莉
目的 分析对重症患者实施亲情化护理及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中选73例意识清醒的患者作为护理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例数比例为37:36,两组护理方案分别为亲情化联合细节护理、单纯细节护理.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在护理质量(护理舒适度、满意度、依从性、服务态度)方面,研究组数据比对照组优,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中实施亲情化护理联合细节护理,有助于端正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提升其舒适度、满意度、依从性等.
作者:周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患者的术后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等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从来我院就诊的胃癌手术患者资料库中选取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分别实施胃癌根治术和静脉化疗、胃癌根治术和静脉化疗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和预后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癌患者实施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提升生存质量,在临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买买提艾里·克依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析中医技术在养生保健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5在我院接受体检的120例体检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根据体检结果给予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中医养生保健指导,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健康、亚健康和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实施中医养生保健,可达到治未病的临床目的,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率,增强机体免疫力,且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失眠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西药治疗失眠虽然效果较好,但存在较高的副作用,因此对中医针灸治疗失眠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性.本文从翻阅学术文献入手,对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的治疗进展进行了分析,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万锡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重症监护室病房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感染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预防措施,望能控制重症监护室病房的感染机率.方法:从2016年01月30日-2018年01月30日间于我院重症监护病房盲选200例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了解重症监护病房出现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预防措施.结果:在重症监护病房之中,200例患者中多为呼吸道感染患者、静脉置管感染患者,这与患者的年龄、病情,住院时间紧密相关.结论:重症监护室病房出现感染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因此需要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影响患者的主要因素,通过护理措施加强预防,以降低医院感染的机率.
作者:马晓晴;牛爱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哮喘84例患儿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42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方法护理,给予研究组健康教育.比较观察不同护理干预的实施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再次入院次数、再次发作次数情况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行护理干预的哮喘患儿采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哮喘病症的认知,减少再次入院次数,以及再次发作次数.
作者:林天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两种表型铜绿假单胞菌(PAE)毒力基因、产金属酶(MBLs)检测与耐药性进行分析探索,为医生诊疗以及医院感染控制打下基础.方法 使用ATB鉴定系统对其进行鉴定,并选出两种表型菌株;另外,使用纸片扩散法对耐药性进行检测;利用PCR方法对毒力基因exoS、exoU和exoY进行检测;使用改良Hodge试验法对MBLs进行检测.结果 在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方面,非黏液型PAE普遍高于黏液型,特别是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氨曲南、美罗培南这些药物的耐药率,非黏液型PAE要显著高于黏液型;与此同时,在MBLs阳性率方面,非黏液型要明显高于黏液型;在3种毒力基因阳性率方面,黏液型高于非黏液型,不过没有明显性差异;在6种基因型中,有exoU+/exoS-/exoY-和exo U-/exoS-/exoY-这两种基因型显示非黏液型高于黏液型,剩下的四种基因型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PAE感染要及时使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以避免非黏液型转变为黏液型,加大后续诊治的难度.
作者:蔡航;孙靖;张正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本文探究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之中细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02日-2017年12月05日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盲选200作为研究对象,100例行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纳入第一组,100例行细节护理的患者纳入第二组,分析第一组和第二组护理效果.结果:第二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第一组,组间对比存有差异(P<0.05).第二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第一组,组间对比存有差异(P<0.05).第一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高于第二组,组间对比存有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之中行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紧张、焦虑情况,保持其生命体征的平稳,并有利于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杜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形成的影响因素及与输注效果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反复输血患者100例,对其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分析血小板抗体形成规律以及抗体呈阳性病例血小板输注的效果.结果:100例患者中血小板抗体呈阳性者有15例,阳性率为15%,阳性率与输血次数呈正相关,与未滤除白细胞患者相比,滤除白细胞患者阳性检出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抗体阴性患者相比,抗体阳性患者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滤除白细胞、降低输血次数是控制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的主要方法,在预防免疫性输血无效中效果显著,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时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甲状腺癌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床位单双号随机地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随机分配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结果:研究组患者下床活动平均时间、肠道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后48hNRS评分更低(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而言,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陶育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运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氯吡格雷,观察组运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分析不同用药后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NIHSS、Barthel等情况.结果:在治疗前后NIHSS、Barthel评分上,两组差异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2.5%,明显多于对照组7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运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能力.
作者:李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指标、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咳嗽、胸闷、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护理后1秒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大呼气流速峰值(PFE).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的FEV1%与PFE显著较高,咳嗽、胸闷、哮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优质护理不仅能够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潘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应用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数据统计中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自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纳入的4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行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n=24),将行中医内科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n=24),观察对比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喘息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参照组数据,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数值,P<0.05,统计学组间数据差异有意义.结论:将中医内科治疗应用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可缓解临床症状,值得借鉴.
作者:刘金海;包斯日古楞;于金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卵巢肿瘤腹腔镜下剥除术的不同手术室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剥除术的卵巢肿瘤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而给予观察组优质手术室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腹腔下剥除术的卵巢肿瘤患者,给予优质的手术室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妇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和安全管理方法.方法:对妇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制定相关的管理标准,进而使护理管理体系得到完善.结果:护理管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能够强化护理对策,实现妇科护理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要求.结论:针对妇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积极、及时的讨论,找到解决对策,从而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并实现安全管理.
作者:李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根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根除术,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首次活动时间以及平均睡眠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根除术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其术后快速康复,提高治疗及预后效果.
作者:毛莉;张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抑郁症患者中使用环类抗抑郁药物后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80例作为用药组,选取10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非用药组.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之间.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心电图检查(ECG),分析两组患者ECG情况.结果 抑郁症患者使用环类抗抑郁药物之后ECG异常率为41.67%,其异常率和剂量存在关系.当大剂量使用时其ECG将会发生显著的改变,而与药物种类无关.结论 临床上针对接受环类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需要对ECG实施定期的监测,从而合理的使用药物.
作者:梅文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患者76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8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予以规范化护理流程.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率10.53%低于常规组31.58%(p<0.05).结论:患者在进行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期间予以规范护理流程配合,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为患者安全治疗提供了有效保障.值得临床普及.
作者:陈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自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在我科进行治疗的缺铁性贫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分析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并根据相关因素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6%,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析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并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范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效果与预防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80例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患者90例.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B组患者术后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A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要明显多于B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开腹胆囊切除术会伴有一定的并发症症状,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苏林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