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刘勇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肛肠疾病术后便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常规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症状,应用价值高.
作者:周燕;曹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语言沟通与健康教育在整形美容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收的68例整形美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采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4人.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沟通以及健康教育,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情况.结果: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中,其心理状态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为97%,显著高于对照组23%,P值<0.05,差异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心理状态评分都要明显高于护理前.结论:在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以及语言沟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接收的5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27例,观察组应用延续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出院患者应用延续护理,能有效的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于骨创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控制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的研究组与对照组中,各51例,为对照组入选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法,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各时间的疼痛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段的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入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舒适护理对于骨创伤患者来讲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护理方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患者痛苦,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易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从医学角度来讲,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目前成病原因和发病机制都不是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对于直肠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临床的表现主要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有超过90%的患者病发之后25年内复发至少1次.近些年来,伴随着基础性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逐步深入开展,在UC的治疗领域行之有效的研发和探索出了一系列比较新型的方法和制剂,并且都有着比较不错的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着重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内科治疗的进展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作者:白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效果与预防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80例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患者90例.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B组患者术后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A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要明显多于B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开腹胆囊切除术会伴有一定的并发症症状,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苏林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通过对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感染情况的调查,了解医院HAP的感染现状,为《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提供临床数据.方法对100例HAP患者进行细菌分布情况和临床特征的调查.结果总细菌检出率为73%,培养出细菌的患者中HAP占75.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占24.7%.临床诊断为HAP的患者中细菌检出率为68.75%;临床诊断为VAP的患者中细菌检出率为90.00%.主要病原菌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外科监护室(ICU)细菌检出率与床位比为286%.结论在血培养阴性时严格按要求收集的痰液标本可以作为诊断HAP及用药的依据.在细菌的分布上,各地区有所差异,建议各地区建立自己的细菌调查的数据库,并建议补充和细化《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数据库.
作者:姜竹冠;秦建;陈宇;杨路路;陈家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比较CT平扫检查和增强CT检查在诊断急性脾破裂中的价值;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经剖腹探查证实脾破裂患者85例,均在手术前行腹部CT平扫检查以及增强CT检查,回顾行分析CT平扫检查、增强CT检查在诊断急性脾破裂中的准确率、漏诊率;结果:CT平扫检查在诊断急性脾破裂中准确率为83.5%,漏诊率为16.5%;增强CT检查检查在诊断急性脾破裂中准确率为96.5%,漏诊率为3.5%;结论:在急性脾破裂的诊断上增强CT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杜竑兵;张福洲;任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系统健康教育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系统健康教育,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测试分数、半年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与关节疼痛程度.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健康知识测试分数显著较高,半年复发率与关节疼痛程度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给予系统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关节疼痛程度,而且还能减少半年复发率,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朱晓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重症肺炎中应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1月医院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儿根据其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25例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研究组的25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中应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作者:蔡习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剂量分别为25mg、12.5mg,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子宫肌瘤体积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相比对照组明显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5.00%(2/40)与对照组20.00%(8/4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取米非司酮小剂量用药,对减小子宫肌瘤体积效果明显,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宋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采用个体化人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研究样本选取自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高血压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高血压护理联合个体化人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发生率为2.5%(1/40),常规组为12.5%(5/40),(P<0.05).结论:个体化人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运用,对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显著,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余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通过抗血小板、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对心血管事件、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通过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96%、1.96%;对照组消化道出血、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80%、11.76%,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消化道出血、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抗血小板与奥美拉唑联合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能够有效的降低心血管事件、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升生活质量有着促进的作用.
作者:姜竹冠;秦建;陈宇;杨路路;陈家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综合性康复护理对于颅脑损伤病患肢体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于2015.02-2018.02时间段本院收治颅脑损伤病患中抽出90例进行干预分析,并将病患均分为普通组(45例)、综合组(45例),其中普通组病患采取普通病房干预,综合组病患在采取普通病房干预同时结合综合性康复护理,分析2组肢体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评估情况.结果:综合组病患肢体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评估均优于普通组,2组比较,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病患采取综合性康复护理,可改善其肢体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效果显著.
作者:匡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微量注射泵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药液流速,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的进入患者体内发挥作用的仪器.心内科患者的治疗大多为血管活性药物,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强心药物等,药物的用量要精确,广泛应用同时大大提高了临床给药的准确性,在降低护理工作量的同时又提高了护理质量,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能产生一些泵速的变化,使患者突然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而报警设置又不能及时的为医护人员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用药安全[1].集束化管理是被证实确切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选择,集合一系列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归纳系统化,使治疗及护理方法更具有科学使用性,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2].现将我科于2017年起使用集束化管理微量注射泵进行广泛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杨亚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面部外伤者临床给予清创缝合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将2014.8-2016.3期间我院急诊部门收治的72例面部外伤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经济、意愿情况不同分组,对照组19例(常规清创缝合术)、观察组53例(行美容清创缝合术),术后门诊随访半年,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患者伤口恢复情况,统计患者对手术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伤口恢复优良率、满意度为96.2%、71.7%高于对照组73.7%、26.3%,P<0.05.结论 面部外伤者急诊给予美容清创缝合术治疗,伤口恢复好,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朱雯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呈现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份至2017年10月份收治的140例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对其开展随机平均的分组,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前者的基础上开展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终穿刺成功几率,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终穿刺成功几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要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要小于对照组,差异呈现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呈现的临床影响较好,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同时可以提升穿刺成功几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刘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析舒适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选取本院126例心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常规组(n=63)和试验组(n=63),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比其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服务满意度较常规组高,且sas、sds评分与常规组相比较低(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结论:针对心内科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在缓解患者负面情绪、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提高服务满意度方面效果显着,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史俊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47%、78.2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腹痛改善时间、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等明显较少(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通过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升生存质量具有促进的作用.
作者:洪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份——2017年6月份接诊的自闭症患儿76例按照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ATEC量表评分变化情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ATEC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家庭康复护理效果较好,患儿情况改善较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