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检测细菌性感染的应用价值

李光宇

关键词:细菌性感染,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检测细菌性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细菌性感染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分别采用投射比浊法、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CRP、PCT等指标水平.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分析PCT、CRP及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在PCT、CRP等水平上,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诊断细菌性感染方面,PCT特异度94.2%、敏感度85.8%,CRP分别为70.0%、82.5%,联合检测分别为97.2%、98.1%,联合检测各指标较单纯PCT、CRP检测均明显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效果显著,即可显著提升患者诊断特异度和敏感度,且利于早期诊治患者疾病,从而指导和改善其预后,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ICU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研究ICU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76名ICU病房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低于对照组患者,更趋于正常水平,Alb、Hb高于对照组患者,SOFA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张凤玲;张喜林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酮含量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酮的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毛细管色谱柱为CYCLOSIL-B(30m×0.25mm×0.25μm),进样口为200℃,FID检测器为220℃,采用程序升温118℃保持2min,以50%/min升至220℃保持10min.结果:经过试验可知,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具有明显的效果,能测定醒脑静注射液中的麝香酮含量,终其注射液中的麝香酮在8.706~174.12g·mL范围内,基本呈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合于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姚永顺;刘洪冕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埃博拉疫苗研究进展

    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病毒病在西非国家的形势不容乐观.关于该病的防治研究的脚步自从1976年首次发现该病开始至今从未停歇.各国的医护人员为患者早日痊愈出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关于该病的预防疫苗研究和治疗新药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热门话题.

    作者:那琳;许梅花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细节护理在感染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感染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82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细节护理组,每组41例,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细节护理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结论:细节护理在感染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更加良好,临床上可以广泛进行采用.

    作者:蔡宇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不同穿刺方法在小儿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分析不同穿刺方法在小儿桡动脉采血中的效果,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需要桡动脉采血的68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及B组,A组采取划线定法穿刺采血,B组采取传统桡动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集所需时间以及采血点肿胀情况.结果: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1%,B组为82.3%,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A组采集标本所需时间短于B组,采血点肿胀程度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儿桡动脉采血中采取划线定法穿刺法效果显著,可减少采血损伤,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闫玉青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积液的解剖学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积液的解剖定位.方法:分析94例膝关节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关节周围滑膜囊积液,辨别积液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病变膝关节周围存在一处或多处滑膜囊积液,磁共振检查能很好地发现并准确的定位.结论:磁共振检查能明确膝关节滑膜囊积液的详细解剖定位,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唐诗笑;王小刚;葛敬军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从我们医院中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患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从其中找出比较适合进行实验的90个病人,将选取的病患随机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西医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针灸配合瓜蒌红花饮的方法治疗,对两个实验小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比对照组高得多(95.56%>75.56%);VAS评分观察组较低,且P<0.05.结论:使用中医针灸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更佳.

    作者:李锐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的重症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序号排列,根据单双号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两组患者都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达标情况及并发症状况.结果: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明显,观察组的各营养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重症患者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身体营养指标,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秦雪;戴怡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意义分析

    目的:对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以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采取早期康复训练.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对比.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十分突出的效果.

    作者:余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品管圈活动在胃肠外科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中的应用

    目的:在胃肠外科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中采用品管圈活动,分析效果.方法:自我院随机选取46例胃肠外科术后患者,选自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根据抽签法随机分组,行品管圈活动的23例患者纳入实验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的2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21.93±4.59)h、术后24h内完成下床活动率95.65%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中采用品管圈活动,效果理想.

    作者:陈玉华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人性化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症患者体重的影响

    目的:分析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辅以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针对目标为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9例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根据奇偶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干预,针对观察组辅以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总疗效,统计并分析患者平均体重、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护理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x2=5.5148,p<0.05),且经一段时间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平均体重低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t=62.5428、30.3372,p<0.05).结论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患者辅以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更佳,能够明显降低患者体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杨亚斐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浅谈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其解决措施

    随着经济与时代的更新换代,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获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内科护理是医学治疗中重要的组成内容,推动内科护理的进步能够促使整体的护理质量得到提升.但是,现阶段的内科护理依然存在很多的治疗风险,并且管理机制存在一些漏洞.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内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以及必要的解决初始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内科护理更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

    作者:王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加唑来膦酸和维生素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疗效

    目的:分析讨论对老年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患者使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加唑来膦酸和维生素D结合治疗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64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2例,1组为对照组,采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维生素D治疗;2组为观察组,采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唑来膦酸+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88%和78.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使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加唑来膦酸和维生素D结合治疗疗效明显,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顾伟峰;封云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习惯性流产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评价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控制在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共录入患者88例,均为我院因习惯性流产就诊患者,在计算机表法分组原则下,将所有患者处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4),两组均实施烯丙雌醇治疗,另外观察组联合利托君治疗,对照组联合硫酸镁治疗,评价指标选择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保胎成功率以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保胎成功率以及症状积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呈现更优值,且终以P<0.05结束.结论:在习惯性流产治疗中,应用烯丙雌醇的基础上联合利托君,不仅促进临床效果提升,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对于改善患者预后也具有显著价值.

    作者:崔高祥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进展和临床应用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是医学检验界中的传统项目,在目前临床医学检验中依旧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应用于泌尿系统的检验,更对疗效观察以及治疗诊断等具有积极意义,可初步实现对安全用药和健康状态的检验,是临床检验中三大常规检验之一.目前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内容为物理检查、化学分析和尿液有形成分分析,采用专用设备或者是显微镜,识别尿液中的细胞、管型以及结晶等病理学成分,辅助泌尿系统的疾病诊断、定位和预后判断等,有利于提高肾脏部位的疾病检验.本文就目前尿液有形成分检验现状,从尿液有形成分检验进展和临床应用入手,对尿液有形成分的分析方法和国内外现状、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作者:陆承凤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我院急诊科护士对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士对浅静脉留置针等知识的了解情况.方法:选我院100例急诊科护士对浅静脉留置针等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通过调查急诊科护生对维权知识和临床应用在浅静脉留置针的了解情况发现,我院不同职务和学历的急诊科护士对于浅静脉留置针的维护知识了解程度各有不同,成绩的差异性较大(P<0.05);通过调查对于静脉输液相关条目答题的正确率情况发现,我院护士对于药物刺激性强弱与输液关系了解的较好,回答正确率达到96.23%,但是其他相关条目回答的情况有待提高;通过调查护生对于注射部位相关的条目答题的正确率情况发现,我院护士对于注射部位相关的条目答题的正确率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结论:对于急诊科护士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能够有效的激励护士的潜能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秦文文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随着建筑业、交通事业的发展,骨科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一定程度上骨科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加,导致医患关系紧张,而且骨科治疗患者多需长期住院,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增加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发生.常规骨科护理仅强调骨科疾病的康复,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患者以及临床的基本需求.如何及早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降低护理风险,是当前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时宝萍;段伟锋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分析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分娩结局影响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分娩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7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受到的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拉贝洛尔,对比两种治疗措施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分娩结局影响非常大,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升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肖杨;李单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电脑随机对照观察7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将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35例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35例行人性化护理.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舒适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自理生活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和疼痛感,提高其身心舒适程度,减少手术操作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莫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皮肌炎患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1例的观察与护理

    本篇报道即是护理一位62岁老年女性患者,因皮肌炎并发卡氏肺孢子菌肺炎,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该患者病情好转.期望通过借此经验的分享,提供护理人员照顾相关个案的参考,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金晶 刊期: 2019年第2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