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

高改改;查晓飞

关键词: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摘要:通过了解国内外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总结出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为产妇自身、新生儿以及家庭.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0例患者分组研究,将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35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将采用优质护理方法的35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宁宁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91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配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6例,使用不同的药物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而且在治疗后分析比较评价指标内容.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48.89%,低于观察组的58.7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血管功能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效果更加明显,而且很少出现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治疗用药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普遍推广.

    作者:侯大伟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性的原则从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共6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划分为参照组、联合组两组,每组中各有患者30例.参照组患者以口服胺碘酮治疗为主,联合组患者则在口服胺碘酮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0%,且联合组心功能指标LVESD、LVEDD评分低于参照组,LVEF、SV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总体疗效突出,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产生的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效益高.

    作者:邵月霞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剖宫产手术中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方法:选取120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产妇运动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中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起效迅速,肌松镇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巫艳青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随着近些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也在逐渐上升.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抵抗力较弱的人群而言,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健康的重要因素.畸形心绞痛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痛苦,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必须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才能实现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

    作者:于丹华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冠脉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构建更加科学完备的治疗质量科学体系是有效治疗冠脉的根本保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有关医学专家学者将冠脉介入治疗,并在研究过程当中完善记录每一个阶段的数据信息,并将收集整理确定的信息以及冠脉的诊疗质量效果对外公布,为后续开展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本篇文章就针对这一点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提供给业内有关人士一些启发性的指导,致力于为我国医疗事业水平的提高贡献一丝微薄的力量.

    作者:李永新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0例,依据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症状缓解、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运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包桂珍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护理对小儿肺炎的治疗依从性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内接收的小儿肺炎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存性、各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依存性96.9%,对照组81.8%,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3.11±1.22)h,肺部啰音消失(5.25±1.22)d,咳嗽症状消失时间(5.11±1.22)d,X线胸片恢复正常时间(6.11±1.00)d,各症状消失用时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淑贤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术前营养管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转归的临床作用

    目的:研究术前营养管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转归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食管癌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术前营养管理措施.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血清蛋白、空腹血糖等生理指标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理指标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营养管理可有效缩短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范晶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职业学院附属康复医院提高学生康复评定技术能力的研究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职业教育也有着更高要求,尤其是在现阶段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佳的大背景下,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企业对学生实践能力更加重视,做好各项改革工作.康复评定技术作为治疗技术中基础课程与关键环节,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而职业学院附属康复医院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更能让学生全面了解为了职业,明确职业方向,促进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但是由于教学理念传统落后、教学手段单一以及教学模式上的诸多问题,如今的康复评定技术教学并不完美,教学效果较差,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与学生综合素养,相关工作这必须找准突破口,做好各项改革工作.

    作者:张君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皮肤镜在儿童皮肤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探讨皮肤镜在儿童皮肤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入选我院2015年08月—2018年08月收治皮肤真菌感染患儿186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初诊为皮肤真菌性感染且有典型皮损症状,对患儿进行直接镜检和皮肤镜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结果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直接镜检的阳性率为86.56%(161/186);皮肤镜检查的阳性率为67.74%(126/186),直接镜检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皮肤镜检查(P<0.05);对于不同类型的真菌性皮肤病:两种方法对手足体股癣、头癣及马拉色素毛囊炎等的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而花斑糠疹、甲真菌病疾病的诊断阳性率直接镜检均分别显著高于皮肤镜检查(P<0.05).结论皮肤镜用于儿童皮肤真菌感染诊断中对手足体股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对于其他类型的真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较低.

    作者:李后峰;司鲁南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细节优化护理在促进初产妇产后康复及抑郁情绪改善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细节优化护理在促进初产妇产后康复及抑郁情绪改善中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3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乳腺炎占2.13%,子宫内膜炎占4.26%,住院时间(8.48±2.31)d.同时,患者焦虑评分(35.16±2.01)分,抑郁评分(37.94±1.18)分.结论:细节优化护理,可为初产妇生产后,提供心理和生活上的综合护理,患者产后身体康复效果提升,心理抑郁情绪也明显改善.

    作者:宋丹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我院急诊科护士对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士对浅静脉留置针等知识的了解情况.方法:选我院100例急诊科护士对浅静脉留置针等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通过调查急诊科护生对维权知识和临床应用在浅静脉留置针的了解情况发现,我院不同职务和学历的急诊科护士对于浅静脉留置针的维护知识了解程度各有不同,成绩的差异性较大(P<0.05);通过调查对于静脉输液相关条目答题的正确率情况发现,我院护士对于药物刺激性强弱与输液关系了解的较好,回答正确率达到96.23%,但是其他相关条目回答的情况有待提高;通过调查护生对于注射部位相关的条目答题的正确率情况发现,我院护士对于注射部位相关的条目答题的正确率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结论:对于急诊科护士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能够有效的激励护士的潜能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秦文文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丹参酮检测方法专利技术分析

    丹参酮作为丹参的主要脂溶性活性成分,在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分析丹参酮的主要检测方法、检测指标、检测技术发展脉络等,为其它中药制剂的研发和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一些启示.

    作者:陈鸿儒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对小儿白血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小儿白血病PICC(中心静脉导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选定本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50例,均行PICC置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25例,采纳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采纳优质护理),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较对照组(28.00%)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小儿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期间机械静脉炎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李艳敏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某时段内我院接收的3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和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观察组则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SAS(45.14±3.22)分,SDS(50.33±2.22)分;观察组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躯体(85.22±5.11)分,情感(80.22±3.55)分,社会(75.22±4.36)分,整体健康(65.11±5.22)分;观察组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保红萍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的重症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序号排列,根据单双号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两组患者都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达标情况及并发症状况.结果: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明显,观察组的各营养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重症患者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身体营养指标,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秦雪;戴怡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产后尿潴留中医护理的进展分析

    产后尿潴留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产后并发症,指孕妇产后盆腔神经丛、膀胱、膀胱肌麻痹出现暂时性功能障碍造成患者或排尿困难或者无法进行自主排尿.该疾病如不及时治疗,膀胱充盈过度,造成患者下腹膨胀不适,对子宫收缩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产后大出血,造成泌尿系统感染,严重影响产妇产后恢复及身体健康.中医学中认为产后尿潴留病机为产妇产后肺气不足,身体虚弱,并且因为耗气伤血,造成肺脾气虚,膀胱气化失司,造成小便出现障碍.因此应对患者开展中医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作者:蓝小忠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加威灵仙粉治疗乳汁淤积的应用研究

    乳汁淤积是妇女产后的常见病、多发病,容易导致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并影响母乳喂养的实施.因此,更好、更快的解决产后乳汁淤积,帮助产妇解决困难变得迫在眉睫.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是通过直接刺激乳腺管平滑肌,疏通乳腺导管,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乳房胀痛,从而促进乳汁排泄,自行制备威灵仙粉外敷有通络止痛、抗炎、镇痛、利水消肿等作用.通过推、揉等手法按摩疏通患乳的硬块、肿块.口服黄芩、甘草等11味中药消热解毒、活血化瘀、通乳散结等作用.本文将运用这四种方法疏通乳腺,将进展情况进行综述,探索其可行性及推广性.

    作者:伍丽珍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方法.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每个科室报告的100例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资料(ADR),对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造成不良反应的关键影响因素且提出合理用药意见.结果:100例患者中女性ADR出现概率明显低于男性,并且ADR出现概率高的年龄段是32-39岁(58.00%),相对于其他各个年龄段,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DR患者的给药方法主要是单独用药,而给药渠道主要是静脉注射.结论:氟喹诺酮是一种经常用到的抗菌性药物,临床应用中应充分掌握禁忌症以及适应症,尽可能防止不正确联合用药,选择合理的给药方法,用药过程中仔细观察不良反应,进而有效减少ADR出现概率.

    作者:张星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