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步程
目的:探讨高效价冷抗体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处理方法.结果:经过相应处理后,标本正、反定型及交叉配血均无异常.结论: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对高效价冷抗体标本处理后进行正定型时可获得正确定论,且交叉配血患者输血后未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张兴辉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小儿白血病PICC(中心静脉导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选定本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50例,均行PICC置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25例,采纳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采纳优质护理),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较对照组(28.00%)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小儿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期间机械静脉炎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李艳敏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8年3月-10月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室速的不同分为4组,同时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的特点.结果:全部患者检查阳性率为35.83%,其中Q波变化4例,所占比例为9.3%,R波变化6例,所占比例为13.95%,T波变化16例,所占比例为37.21%,ST段变化17例,所占比例为39.53%VT在2-4h的B组与其他三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行心电图检查可进到明显的非典型性变化,其中T波的变化为明显,可以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张绍勤 刊期: 2019年第20期
随着近些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也在逐渐上升.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抵抗力较弱的人群而言,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健康的重要因素.畸形心绞痛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痛苦,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必须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才能实现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
作者:于丹华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对风险规避的影响作用.方法:本次参考双盲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平均分组,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验证比较两组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形成检验计算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可有效规避风险.
作者:吴露清 刊期: 2019年第20期
本研究旨在对引发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有针对性地总结出相关的疾病预防措施.本研究选取了本院60位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60位未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此120位老年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并适当地进行干预治疗.研究发现,肥胖、心情抑郁以及高胆固醇等都是引发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系列危险因素.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各项高危因素明显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引发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进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在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是医学检验界中的传统项目,在目前临床医学检验中依旧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应用于泌尿系统的检验,更对疗效观察以及治疗诊断等具有积极意义,可初步实现对安全用药和健康状态的检验,是临床检验中三大常规检验之一.目前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内容为物理检查、化学分析和尿液有形成分分析,采用专用设备或者是显微镜,识别尿液中的细胞、管型以及结晶等病理学成分,辅助泌尿系统的疾病诊断、定位和预后判断等,有利于提高肾脏部位的疾病检验.本文就目前尿液有形成分检验现状,从尿液有形成分检验进展和临床应用入手,对尿液有形成分的分析方法和国内外现状、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作者:陆承凤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81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院随机的分为对比组(n=41例)和研究组(n=40例).对比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研究组则给予胺碘酮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其疗效相比于普罗帕酮治疗效果更佳,且安全性更高,有助于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李连江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应用在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在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于我社区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择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纳入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各44例的观察组与参照组.两组均接受相同的门诊管理,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开展健康教育,将两组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实施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疾病知识掌握良好率、按时服药率、血糖达标率以及生活习惯改善率均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工作中纳入健康教育,可有效增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张新安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子宫疤痕妊娠的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共33例经临床确诊的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通过经腹及经引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P<0.05.经阴道超声声像分型与经腹部超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能显示出子宫疤痕妊娠的位置、大小等基本情况,相比之下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靖华;李伟华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对比微创内镜联合术式与传统开放术式对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3月份到2018年8月份进行治疗64例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参照组、对照组.参照组(32例)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术式治疗,研究组(32例)患者采用微创内镜联合术式治疗,对比两组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检验结果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将微创内镜联合术式治疗方法应用在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术式,可以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快速的恢复健康.
作者:田勇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腔镜手术方式用于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以避免老式传统的手术方式后颈部留有永久的疤痕,从而获得美容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总结我院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方法、手术适应症及体会.结果:我院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术后颈前无手术疤痕,无皮肤色泽的改变,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可获得很好的美容效果,手术安全,恢复快,有着传统开放手术不可比拟的优点,是治疗患者(特别是年轻、女性患者)甲状腺良性肿瘤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张彤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情绪、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进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并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基于肿瘤切除手术,常规组乳腺癌化疗患者在术后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乳腺癌化疗患者则实施循证性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情绪、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可明显改善患者不安、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促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显著改善,积极参与进治疗过程中,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郭彩云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清心滋肾汤加减联合针灸与单纯清心滋肾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阴虚火旺型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门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80例,使用SPSS17.0软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口服中药清心滋肾汤加减,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Kupper-man评分、血清激素水平[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改良Kupper-man各分项和总分均明显下(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在潮热汗出、感觉异常、抑郁、疲劳、肌肉关节痛、心悸、蚁爬感、泌尿系症状评分及总分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P<0.01,P<0.05);两组治疗后E2有上升趋势,FSH、LH有下降趋势,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P<0.01).结论:清心滋肾汤加减联合针灸及单纯中药口服治疗均能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卵巢衰退的过程,且清心滋肾汤联合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口服中药.
作者:张华;丰东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随着近些年来空气环境的恶化以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当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几率逐渐升高.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困难.同时有些呼吸系统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恶化的现象,做好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应急护理措施极为重要,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及治疗效果的基础.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
作者:王伟晓 刊期: 2019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提升,这就需要医疗机构更加重视自身的水平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而在医疗结构的管理当中,如何保证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的管理,对于医疗水平的保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品管圈作为一种有效的措施,在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分析其在具体应用当中的效果以及措施,能够更好的改善无菌物品的整体质量,从而提升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为医疗服务的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必须要强化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能够更为有效的发挥出品管圈在改善无菌物品管理当中的作用,为我国医疗水平的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为人们生活水平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杨晓婷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呼吸护理,并分析其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加入呼吸护理.结果:观察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0.95%VS52.38%,),且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5.24%VS80.95%),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呼吸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鑫;曹云辉;陈春梅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深化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到我院治疗眼底病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奇偶性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为4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深化细节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眼底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化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可产生积极影响,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林林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旨在研究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对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因胃溃疡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50例,将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按照入院次序的单双号进行分组,对于入院次序为单号的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入院次序为双号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2种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情得到改善患者人数为24例:19例,可以得出观察组治疗措施具有显著增强临床疗效的作用;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24例(96%):20例(80%),可以得出观察组治疗措施可以提升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胃溃疡患者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在增强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刘发巧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道分泌物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为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80例,并做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80耳共检出病原菌为89株,其中前5种细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观察病原菌的药敏试验发现,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菌的药敏试验情况有所不同:革兰阳性菌中葡萄菌属对头孢唑林、红霉素和奈替米星保持较高的敏感性;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和头孢曲松均为高敏感;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均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较敏感.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其耳道分泌物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这些病原菌均有较高的敏感性.
作者:韦正忠 刊期: 201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