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丹参酮作为丹参的主要脂溶性活性成分,在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分析丹参酮的主要检测方法、检测指标、检测技术发展脉络等,为其它中药制剂的研发和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一些启示.
作者:陈鸿儒 刊期: 2019年第20期
泌尿系结石是结石症中常见的类型,主要是由一些晶体物质和有机基质在肾脏的异常聚积所致,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其在青壮年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影响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患者的性别、年龄、种族、饮食结构、职业习惯等均与其相关,患者经常因代谢异常、长期卧床和尿路的梗阻和感染等原因发病.本研究对泌尿系结石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雷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期间接收的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人性化服务,分析不同护理服务后患者生存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生存质量各项评分上,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明显多于对照组72.5%的比例水平,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优化患者护理满意度,整体状况更为优质.
作者:王茹;丁晓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静脉炎是静脉输注胺碘酮常见的血管并发症.静脉炎的发生给使用胺碘酮的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加重病情.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寻求或改善胺碘酮所致的静脉炎的护理策略是相当有必要的.
作者:严伟;应幼群;王群群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优质护理联合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简单、随机化方法将96例胆囊管结石并慢性胆囊炎病例分为常规组、联合组,各48例,分别实施基础护理、基础护理+优质护理+舒适护理,对比术前等待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术前等待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2组护理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可缩短术前等待和术后恢复时间,还可降低焦虑/抑郁发生率.
作者:赵景;尹一鸿;胡增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双向沟通原理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我院门诊接待的患者172例,依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并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另一组命名为研究组并应用双向沟通原理强化沟通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结局.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患纠纷率、护理投诉率、护理满意率分别为2.32%(2/86)、1.16%(1/86)、97.68%(84/8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0.47%(9/86)、8.14%(7/86)、87.21%(75/86),以上相关数据经统计检验得出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向沟通原理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医院门诊护理的整体质量.
作者:王波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ICU患者压疮管理中集束化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ICU患者7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35例)及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观察患者压疮发生率、发生时间及严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发生时间延迟,压疮程度较轻,P<0.05.结论: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能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延缓压疮发生,改善压疮严重程度,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司慧;吉玉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不同穿刺方法在小儿桡动脉采血中的效果,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需要桡动脉采血的68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及B组,A组采取划线定法穿刺采血,B组采取传统桡动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集所需时间以及采血点肿胀情况.结果: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1%,B组为82.3%,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A组采集标本所需时间短于B组,采血点肿胀程度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儿桡动脉采血中采取划线定法穿刺法效果显著,可减少采血损伤,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闫玉青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ICU患者实施层级护理干预模式的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34名我院ICU护理人员,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17名,纳入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5例.另选取同期于ICU住院治疗的患者200例,每组各10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ICU护理形式,实验组行层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及患者感染率.结果:实验组环境护理、护理文书、安全护理、实践技术等护理工作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ICU患者感染率(2.00%)低于参照组(11.00%),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ICU中实施层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感染率,对院内感染控制起到了积极影响,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91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配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6例,使用不同的药物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而且在治疗后分析比较评价指标内容.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48.89%,低于观察组的58.7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血管功能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效果更加明显,而且很少出现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治疗用药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普遍推广.
作者:侯大伟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性的原则从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共6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划分为参照组、联合组两组,每组中各有患者30例.参照组患者以口服胺碘酮治疗为主,联合组患者则在口服胺碘酮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0%,且联合组心功能指标LVESD、LVEDD评分低于参照组,LVEF、SV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总体疗效突出,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产生的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效益高.
作者:邵月霞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单侧腰麻和全身麻醉对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于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66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设立研究组采用单侧腰麻,设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应激反应及术后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T1、T2及T3时间点上的数据具有一致性(P>0.05);两组患者血糖、血清皮质醇及儿茶酚胺在T1及T3时间点上数据具有一致性(P>0.05);研究组患者血糖、血清皮质醇及儿茶酚胺在T2时间点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腰麻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中较比全身麻醉应激反应发生几率低,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适用于临床.
作者:罗川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究于妇科肿瘤术后,PET/MRI融合图像诊断盆腔复发、转移的效能.方法:选取7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盆腔MRI、PET/CT图像,在我院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进行PET/MRI融合图像,对比诊断盆腔局部转移、复发的价值.结果:72例患者中,确诊为肿瘤转移、复发患者44例(61.11%),其中按照临床资料口影像学随访结果判断患者28例,经病理及手术结果证实16例.所有患者中骨转移6例(8.33%),腹膜转移10例(13.89%),局部复发28例(38.89%),盆腔淋巴结转移19例(26.39%).相较于MRI诊断局部复发准确率,PET/MRI显著较高,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PET/MRI融合图像诊断,在术后盆腔转移、复发中价值重大,并结合了PET和MRI的优势.
作者:章步程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高效价冷抗体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处理方法.结果:经过相应处理后,标本正、反定型及交叉配血均无异常.结论: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对高效价冷抗体标本处理后进行正定型时可获得正确定论,且交叉配血患者输血后未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张兴辉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研究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急救过程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共104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应用简易人工气囊辅助呼吸,实验组患者则应用便携式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15%,远高于对照组的73.08%,数据对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通气功能.
作者:杜宇腾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讨论新时期背景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112例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对其实施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0±3.2)d,其中术后发生尿崩症患者有8例、高热患者有12例、脑脊液鼻露患者有15例、垂体功能下降患者有4例,经止血及抗炎等干预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做好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可有效辅助患者病症的治疗.
作者:曹月睿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换位学习法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手术室实习84例护生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带教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带教,观察组用换位学习法,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换位学习法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升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提高护生和带教老师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张金华;罗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电脑随机对照观察7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将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35例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35例行人性化护理.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舒适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自理生活能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和疼痛感,提高其身心舒适程度,减少手术操作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莫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给药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常规组(n=60).常规组接受鼓膜穿刺治疗,实验组接受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给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3.3%(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6.7%(P<0.05).结论:针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开展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给药治疗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徐世才;刘领兵;亢明薇;杨翠翠 刊期: 2019年第20期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本文报道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CO2激光治愈女性尿道口尖锐湿疣1例,随访6个月无复发且HPV转阴,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王璐;张莉雪 刊期: 201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