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
目的:分析ICU患者压疮管理中集束化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ICU患者7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35例)及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例),观察患者压疮发生率、发生时间及严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发生时间延迟,压疮程度较轻,P<0.05.结论: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能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延缓压疮发生,改善压疮严重程度,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司慧;吉玉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研究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急救过程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共104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应用简易人工气囊辅助呼吸,实验组患者则应用便携式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15%,远高于对照组的73.08%,数据对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通气功能.
作者:杜宇腾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对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以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采取早期康复训练.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对比.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十分突出的效果.
作者:余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脑梗塞是一个很可怕的疾病,多数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当发生脑梗塞之后是会危及到生命的,预防脑梗塞发作,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后果,不仅要清晰了解它的早发症状,还要认识哪些人群是脑梗塞的高发群体,这样才能做好预防,避免疾病缠身.一、脑梗的高发群体1、体内脂肪含量高的人研究表明,肥胖是脑梗塞的重要诱因之一,体内脂肪含量过高,容易引起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紊乱,血液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数偏高,加上这类人更容易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大大提高了患脑梗的风险.
作者:刘川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盐酸利托君、硝苯地平、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抽取我院特定时段内收诊的90例具有先兆早产的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治疗措施的差异分为3组,对比治疗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盐酸利托君组保胎成功率较高,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硝苯地平组心率血压较为稳定;盐酸利托君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硝苯地平组为6.6%,硫酸镁组为3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利托君、硝苯地平、硫酸镁均可以治疗先兆早产,均能有效抑制宫缩,起保胎效果;但是每种药物所适应的具体症状都各不相同,因此临床用药时应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选择相应药物治疗,达到佳治疗疗效.
作者:邓娅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检验科行血生化检查的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溶血前作为观察组,溶血后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AST、ALT、GLU、TBIL、TP、ALB等血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AST、ALT、TBIL、DBIL、CK、ALB、TP、UA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DH、K+、GLU、TG、C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BUN、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标有严重影响,临床应避免血液标本发生溶血,若为轻度溶血则采取补救措施对结果进行校正,若为严重溶血则重新采集血液标本.
作者:郭永亮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讨论对老年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患者使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加唑来膦酸和维生素D结合治疗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64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2例,1组为对照组,采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维生素D治疗;2组为观察组,采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唑来膦酸+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6.88%和78.1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使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加唑来膦酸和维生素D结合治疗疗效明显,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顾伟峰;封云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对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体温情况的综合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8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设立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设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治疗有效及体温变化情况.结果:采用人性化护理的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P<0.05);研究组患儿正常体温恢复时间为(2.36±0.62)d,对照组患儿正常体温恢复时间为(4.11±0.59)d,两组数据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应用中具有积极导向,尽快降低患儿体温,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情况,提高家属对护理满意情况,适用于临床.
作者:刘海霞;韩利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7例,分别予以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糖脉康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血糖指标、血脂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指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6个月时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给糖脉康颗粒连个二甲双胍治疗,可明显改善血糖指标以及血脂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周侨;王红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8年1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术的220例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11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手术室常规护理、手术室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鼻咽温度、手术相关指标及寒战发生率.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的鼻咽温度:两组患者麻醉开始时的鼻咽温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开始后30分钟、手术结束后的鼻咽温度均高于对照组,更趋向于正常值,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腹腔镜直肠癌术患者实施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同时可优化手术指标,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康复,同时可降低寒战的发生率,可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不同穿刺方法在小儿桡动脉采血中的效果,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需要桡动脉采血的68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及B组,A组采取划线定法穿刺采血,B组采取传统桡动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集所需时间以及采血点肿胀情况.结果: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1%,B组为82.3%,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A组采集标本所需时间短于B组,采血点肿胀程度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儿桡动脉采血中采取划线定法穿刺法效果显著,可减少采血损伤,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闫玉青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康复过程中采取门诊护理干预后的价值体会.方法从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选取在我院门诊处接受治疗的52例冠心病患者,利用电脑系统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26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剩余26例患者实施门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生化指标的达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采取门诊护理后各项生化指标达标的情况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冠心病康复过程中采取门诊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郑建梅;白春娅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联合复方氯霉素酊治疗细菌性毛囊炎(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细菌性毛囊炎患者随机分配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人,予以五味消毒饮内服,并复方氯霉素酊外擦;对照组50人,予以复方氯霉素酊外擦,治疗周期半月,观察临床治疗效果,1月后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半月后,两组的有效治疗率分别为79.3%和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月后随访复发率分别为20.4%和56.3%,治疗组对复发的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五味消毒饮联合复方氯霉素酊治疗细菌性毛囊炎效果好,应临床推广.
作者:陈江荣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内接收的小儿肺炎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存性、各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依存性96.9%,对照组81.8%,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3.11±1.22)h,肺部啰音消失(5.25±1.22)d,咳嗽症状消失时间(5.11±1.22)d,X线胸片恢复正常时间(6.11±1.00)d,各症状消失用时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淑贤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运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术后疼痛程度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明显多于对照组82%,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AS疼痛评分上,观察组(2.72±1.09)分,显著少于对照组(4.91±1.35)分,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明显少于对照组20%,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法根管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均可以达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是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疼痛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术后并发症更少,治疗整体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黄杏;江红娟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换位学习法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手术室实习84例护生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带教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带教,观察组用换位学习法,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换位学习法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升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提高护生和带教老师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张金华;罗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当归补血汤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老年性难治性溃疡.方法:2016年9月~2018年10月采用电脑随机抽取方式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难治性溃疡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组给予当归补血汤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结果:两种不同方式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胃胀、嗳气、疼痛及烧心等症状的评分得到明显下降,其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老年性难治性溃疡采用中西结合药物方式治疗后的效果更为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绍勇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依托样本分析法,将2016年7月-2018年8月期间至我院接受干预治疗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68例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主体中,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将其分成对比组(n=34例)及研究组(n=34例),分别给予常规干预及中西医结合干预,观察对比入组患者的CSS评分、BI评分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CSS评分及BI评分无显著差异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取得的CSS评分及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取得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比组(94.1%:79.4%),两组数据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为脑出血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同时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薛小青;郑西魁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肺癌放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肺癌放化疗患者,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依从性均得到明显改善,且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肺癌放化疗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姜晶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主要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9月间收治的13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分别实施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评价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躯体疼痛评分、生命活力评分、社交积极性评分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郑丽琼;郑素琼;伍帆 刊期: 201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