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薄层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白春艳;白艳红

关键词:薄层分析法, 药物分析, 应用
摘要:介绍常规薄层色谱和高效薄层色谱分析方法,以及薄层色谱与联用检测技术在医药、生物制品领域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电切镜鞘辅助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电切镜鞘辅助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11月的94例膀胱结石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电切镜鞘辅助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及单纯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判别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电切镜鞘辅助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膀胱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提升结石清除率,缩减手术时间,提升患者康复速度,治疗意义显著.

    作者:罗祥国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选取自2017年12月到2018年10月于我院进行心内科治疗的患者共计100例,并对于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抽取的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当中,有10例出现了用药问题,达到了总体比例的10%.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药物配伍存在错误以及用药方法存在问题等.结论: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中的常见问题,可以发展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升用药水平,制定合理的用药策略.

    作者:付英娟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r-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住院结核病病例300例为结核病组,其中肺结核210例、肺外结核90例,非结核19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进行涂片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胶体金法)、γ-干扰素释放试验相关检测.所有患者随访4个月.检测方法敏感度及特异度经Pearson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x2=1351.345,P=0.000;χ2=126.045,P=0.000).3种方法之间进行比较,敏感度抗酸染色与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异度IFN-γ与其他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FN-γ试验在肺结核与肺外结核中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特别是在排除结核的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彭娟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骨折患者护理中植入优质理念对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探究在骨折患者护理中植入优质理念对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我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本研究共选取患者20例,患者的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本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患者1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优质理念进行应用,探究其对患者愈合程度和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愈合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90.00%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60.00%.对其数据差异进行比较,其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针对骨折患者展开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将优质理念进行应用,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骨折预后,改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燕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替硝唑栓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一般都是因为在盆腔炎治疗时存在失治、误诊误治或者是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从而致使病情不能缓解且迁移蔓延到其他地方.本文探讨了替硝唑栓的辅助治疗在慢性盆腔炎上的应用.

    作者:吕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护理对小儿肺炎的治疗依从性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内接收的小儿肺炎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存性、各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依存性96.9%,对照组81.8%,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3.11±1.22)h,肺部啰音消失(5.25±1.22)d,咳嗽症状消失时间(5.11±1.22)d,X线胸片恢复正常时间(6.11±1.00)d,各症状消失用时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淑贤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瑞舒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IL-6、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9月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90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患者分为羟苯磺酸钙组(单独组)和羟苯磺酸钙+瑞舒伐他汀钙组(联合组),每组各45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hs-CRP的水平,比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6、TNF-α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治疗后单独组(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hs-CRP、IL-6、TNF-α水平,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肾脏器官有很好保护作用.

    作者:王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以同期收治的50例肺癌患者为对象,均给予手术治疗,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性护理)和观察组(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比两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更为优,免疫功能指标更为优异,数据差异比较,差异满足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实施早期营养护理干预,有效确保患者营养状态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免疫能力,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周钰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的重症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序号排列,根据单双号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两组患者都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达标情况及并发症状况.结果: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明显,观察组的各营养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重症患者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身体营养指标,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秦雪;戴怡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血脑屏障的中西医浅谈

    一、西医对血脑屏障的认识1.血脑屏障的概念:血脑屏障指血-脑及血-脑脊液屏障.1885 年,德国细菌学家 Paul Eh rlich 首次发现,脑具有保护脑细胞的特殊屏障,观察到注射到血循环的染料会使大部分器官着色,脑却例外,从而第 1 次证实脑血管的通透性不同于非神经性血管.其后研究者们相继认识到血和脑之间有屏障存在,即血脑屏障[1]- [2] ( blood brain barrier,BBB).

    作者:杨冰;谭利莎;邓春玲;李玲艳;胡玉萍;赖思嘉;杨东东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观察家庭护理模式对分娩产妇的影响

    目的:分析家庭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接收临产孕妇1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分别予以产科常规护理和家庭护理,观察两组焦虑发生情况和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焦虑程度较轻(P<0.05);研究组经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助产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产妇心理状态,降低应激反应损害,有利于改善分娩结局,促进自然分娩,值得在产科病房推广和示范.

    作者:王艳芬;李艳丽;李冬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术前营养管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转归的临床作用

    目的:研究术前营养管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转归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食管癌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术前营养管理措施.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血清蛋白、空腹血糖等生理指标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理指标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营养管理可有效缩短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范晶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细节护理对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麻苏醒期给予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手术治疗给予全身麻醉的86例患者,将所选择患者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显著高于对照组20.93%,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全麻苏醒期给予细节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恢复.

    作者:陈海晏;阎春蓉;王仕美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脑梗塞症状及治疗

    脑梗塞是一个很可怕的疾病,多数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当发生脑梗塞之后是会危及到生命的,预防脑梗塞发作,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后果,不仅要清晰了解它的早发症状,还要认识哪些人群是脑梗塞的高发群体,这样才能做好预防,避免疾病缠身.一、脑梗的高发群体1、体内脂肪含量高的人研究表明,肥胖是脑梗塞的重要诱因之一,体内脂肪含量过高,容易引起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紊乱,血液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数偏高,加上这类人更容易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大大提高了患脑梗的风险.

    作者:刘川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随着近些年来空气环境的恶化以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当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几率逐渐升高.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困难.同时有些呼吸系统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恶化的现象,做好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应急护理措施极为重要,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及治疗效果的基础.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

    作者:王伟晓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模式探索与实践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属于介入抗菌药物管理与感染性疾病治疗的主要人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首先要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感染专业临床药师是其中的重要成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主要分析了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模式与实践应用.

    作者:王婷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亚低温脑保护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亚低温脑保护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我院就诊的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治疗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研究组的患者在此基础给予局部亚低温的保护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脑出血量以及脑水肿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50%、7.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50%、32.50%(P<0.05).结论: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亚低温脑保护方式,具有减轻脑水肿及脑出血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病率的作用效果,安全性更高.

    作者:马远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新生儿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

    通过了解国内外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总结出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为产妇自身、新生儿以及家庭.

    作者:高改改;查晓飞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皮肤防护护理对ICU造口失禁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皮肤防护护理对ICU造口失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造口失禁患者62例(2017年5月至2017年6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1例)与皮肤防护护理的观察组(31例),观察护理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清洗次数少,护理时间短,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给予ICU造口失禁患者皮肤防护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吉玉;司慧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产后尿潴留中医护理的进展分析

    产后尿潴留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产后并发症,指孕妇产后盆腔神经丛、膀胱、膀胱肌麻痹出现暂时性功能障碍造成患者或排尿困难或者无法进行自主排尿.该疾病如不及时治疗,膀胱充盈过度,造成患者下腹膨胀不适,对子宫收缩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产后大出血,造成泌尿系统感染,严重影响产妇产后恢复及身体健康.中医学中认为产后尿潴留病机为产妇产后肺气不足,身体虚弱,并且因为耗气伤血,造成肺脾气虚,膀胱气化失司,造成小便出现障碍.因此应对患者开展中医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作者:蓝小忠 刊期: 2019年第2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