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王伟晓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 重症患者, 应急护理, 干预措施, 分析研究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空气环境的恶化以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当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几率逐渐升高.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困难.同时有些呼吸系统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恶化的现象,做好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应急护理措施极为重要,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及治疗效果的基础.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疼痛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癌痛患者负性情绪、服药依从性及爆发性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全程疼痛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癌痛患者负性情绪、服药依从性及爆发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4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行护理方案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实行常规护理的20例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实行常规护理加全程疼痛护理的另20例直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直肠癌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小于0.05);实验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小于0.05);实验组爆发性疼痛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P小于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接受全程疼痛护理有效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同时对于患者爆发性疼痛的发生概率降低有显著效果.

    作者:谢蕾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人性化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我院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人性化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6例,评估两组负性情绪与脑外伤知识掌握率.结果: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分值较低,脑外伤知识掌握率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能改善其负性情绪,加强患者对疾病实施的掌握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孙顺美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间我院接诊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掷硬币法进行分组,将患者均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视力、前房深度、眼压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价值极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眼压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种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刘建珍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观察结果

    目的:探讨对小儿肺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天数、体温、血常规、双肺呼吸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临床体征,控制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宣莹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采用消毒供应质量追溯管理对外来医疗器械全流程监控的效果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质量追溯管理在外来医疗器械全流程监控中所发挥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接受的300件外来医疗器械包设定为观察组,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受的300件外来医疗器械包设定为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消毒供应质量追溯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清洗效果评分、灭菌评分和检测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器械缺陷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来医疗器械全流程监控中应用消毒供应质量追溯管理能够减少器械损耗,提高清洗和灭菌质量,提高外来器械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是理想的管理方式,值得应用.

    作者:梁丽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2017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参照组(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和观察组(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比分析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对比参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事件少,组间差异P<0.05.结论:在冠心病病人医治期间应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事件明显少.

    作者:方春琴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习惯性流产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评价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控制在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共录入患者88例,均为我院因习惯性流产就诊患者,在计算机表法分组原则下,将所有患者处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4),两组均实施烯丙雌醇治疗,另外观察组联合利托君治疗,对照组联合硫酸镁治疗,评价指标选择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保胎成功率以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保胎成功率以及症状积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呈现更优值,且终以P<0.05结束.结论:在习惯性流产治疗中,应用烯丙雌醇的基础上联合利托君,不仅促进临床效果提升,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对于改善患者预后也具有显著价值.

    作者:崔高祥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细节优化护理在促进初产妇产后康复及抑郁情绪改善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细节优化护理在促进初产妇产后康复及抑郁情绪改善中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3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乳腺炎占2.13%,子宫内膜炎占4.26%,住院时间(8.48±2.31)d.同时,患者焦虑评分(35.16±2.01)分,抑郁评分(37.94±1.18)分.结论:细节优化护理,可为初产妇生产后,提供心理和生活上的综合护理,患者产后身体康复效果提升,心理抑郁情绪也明显改善.

    作者:宋丹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品管圈对提高骨科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品管圈护理管理在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应用.方法:在2016年3月~8月开展品管圈护理管理活动,包括确立主题、计划拟定、现状调查、设定目标、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效果确认,比较QCC活动前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住院患者对护理投诉建议及不满意条数由140人,下降至79人;QCC活动后患者满意度为98.38%,较活动前94.9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活动规范护士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还增加科室的凝聚力,QCC是一种较好的护理管理工具.

    作者:刘晶晶;钟卫红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在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行脑胶质瘤切除术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干预后的舒适度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低,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段学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提升,这就需要医疗机构更加重视自身的水平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而在医疗结构的管理当中,如何保证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的管理,对于医疗水平的保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品管圈作为一种有效的措施,在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分析其在具体应用当中的效果以及措施,能够更好的改善无菌物品的整体质量,从而提升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为医疗服务的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必须要强化品管圈在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能够更为有效的发挥出品管圈在改善无菌物品管理当中的作用,为我国医疗水平的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为人们生活水平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杨晓婷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肺叶切除术后早期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对出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用于肺叶切除术后的效果.方法:该研究选取我院30例肺叶切除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纳入患者,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对抗凝组患者:手术后12到24h进行低分子肝素的皮下注射;对非抗凝组患者:无给药治疗.结果:抗凝组、非抗凝组手术后即刻和低分子肝素使用后的血栓弹力图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前与手术后第一天的血栓弹力图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凝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后血常规检测中红细胞计数与抗凝前比较平均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肺叶切除术后12到24h应用预防剂量的低分子肝素不会提高手术后初期出血的危险.

    作者:郝媛媛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4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6个月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17%(59/62),疾病复发率为6.45%(4/6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26%(51/62),疾病复发率为14.52%(9/6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率较高,且能控制疾病复发,可推广于后续临床工作中.

    作者:赵芳菲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期间接收的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人性化服务,分析不同护理服务后患者生存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生存质量各项评分上,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明显多于对照组72.5%的比例水平,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优化患者护理满意度,整体状况更为优质.

    作者:王茹;丁晓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探讨MRI与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临床诊断中MRI与CT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5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实施手术之前均使用MRI与CT进行检查,对比患者两种检查结果中各项征象的检出情况.结果MRI检查在患者间盘变性、硬膜囊受压、经根受压、脊髓变性的检出率高于CT组,钙化以及积气的检出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肩盘突出患者临床诊断中MRI与CT均能够起到一定的检查效果,各有优势,需根据患者基本情况选择相适合的检查方式.

    作者:李椅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急救箱内急救药品的存放管理分析

    对急救箱内急救药品的存放管理进行分析,通过实施规范化的管理措施,实现对急救药品的正规管理,确保急救药品数量足够,药品完好,进而能够提高抢救的效率,对于提高抢救工作的水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徐同亮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临床路径管理在心脏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研究了心脏外科护理带教中临床路径管理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1月的心脏外科护理实习生共计8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到观察组和常规组,各组护生均为40人,其中,常规组护生实施常规化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之后对两组护生的出科成绩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生在经过系统化的临床路径管理后,其出科成绩显著高于常规组护生,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外科护理实习生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更加有助于其出科成绩的提升,且对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也很有帮助,临床推广价值更高.

    作者:唐旭飞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子宫疤痕妊娠的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疤痕妊娠的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共33例经临床确诊的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通过经腹及经引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P<0.05.经阴道超声声像分型与经腹部超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能显示出子宫疤痕妊娠的位置、大小等基本情况,相比之下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靖华;李伟华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葛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和用途

    大量药理研究结果表明,葛根中含有的葛根素、苷元以及大豆苷等多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在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治疗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葛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分析,从在心肌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在高血压与高粘滞血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在脑血栓与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三个方面入手,对葛根的用途展开研究.

    作者:任小梅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本研究旨在对引发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有针对性地总结出相关的疾病预防措施.本研究选取了本院60位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60位未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此120位老年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并适当地进行干预治疗.研究发现,肥胖、心情抑郁以及高胆固醇等都是引发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系列危险因素.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各项高危因素明显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引发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进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在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