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红
目的:分析采取普拉洛芬滴眼液+0.1%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干眼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80例(90只眼)干眼患者.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分组,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单独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干眼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性不存在,P>0.05.治疗后,两组干眼症状评分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差异性均突出,P<0.05.结论:干眼患者治疗中,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0.1%玻璃酸钠滴眼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而且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马利晓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疑似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肺功能检测及激发试验结果,找出它们的相关性,探寻更简单、高效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方法.方法:对120例呼出气一氧化氮在25-250PPb,且肺功能正常(FEV1>80%)的疑似支气管哮喘患者,把患者按照ENO水平高低分为三组,每组40人,A组ENO在25-59,肺功能FEV1平均值90,B组ENO60-89,FEV1平均值89,C组ENO在90-250,FEV1平均值88,男女均等,进行相同方法、相同试剂(10%氯化钠)的支气管激发实验后,观察肺功能FEV1的变化水平及激发试验阳性率,找到ENO与肺功能FEV1、气道高反应、激发试验结果之间的相关联系性.为了能更直观的观察FEV1的变化,现将每组FEV1的值求出平均值,并作图如下.由于ENO与年龄、性别、饮食吸烟、运动、药物有关,测试前嘱患者避免影响因素.结果:ABC三组患者在进行相同方法的支气管激发试验后,A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并无明显变化,40例患者中无阳性患者;B组患者随支气管激发试剂的逐步增加,肺功能FEV1呈逐步轻微下降趋势,40例患者中仅出现3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7.5%;C组患者肺功能FEV1明显下降且在给予低剂量激发试剂是已有2例出现阳性结果,在给到中高剂量时,40例患者中已有38例出现阳性结果,阳性率达95%.结论:发现ENO增高明显的实验组在给予相同量的10%氯化钠激发试剂后,FEV1下降趋势越明显,气道高反应越明显,激发实验阳性率越高.
作者:李若岚;余泽明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全麻苏醒期给予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手术治疗给予全身麻醉的86例患者,将所选择患者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显著高于对照组20.93%,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全麻苏醒期给予细节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恢复.
作者:陈海晏;阎春蓉;王仕美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析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行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者实施围术期心理疏导、切口护理、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3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出现1例(2.63%)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发生其他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对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斜疝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不仅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降低了复发率,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邬琼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接收的60例感染科患者,依据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运用风险管理,分析不同护理管理后患者护理不良事件与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医疗纠纷发生率与意外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0%和3.33%,对照组为10%和23.33%,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护理满意率上,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80%,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中运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整体护理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作者:高雅琴 刊期: 2019年第20期
关节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现在患病的趋势也有年轻化的方向,关节炎的症状是什么,患有关节炎一般不容易治愈,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对于关节炎的护理有什么讲究.一、关节炎症状1、关节肿胀如果关节出现了肿胀的情况,那么很有可能就是患有关节炎了.关节肿胀和疼痛基本都是因为炎症导致的,这个时候身体细胞会自动站出来帮你抵抗炎症,也就会导致出现一个区域内液体滞留增加.如果你发现关节部位或附近有异常肿胀,你就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关节炎带来的问题.
作者:刘川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针对我院的糖尿病病人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个体化营养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7例患者.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糖代谢与脂代谢指标均比较优(P<0.05).且观察组以97.87%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改善患者糖脂代谢有积极的影响,故方案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作者:于越;夏曙光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对手术室器材清洗包装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段2017年5月-2018年12月,以本院消毒供应中心150件手术器材作为对象,于2018年3月正式实施质量管理.对比管理前后效果.结果:相对比管理前,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环境卫生学检测指标更为优异,质量合格率更高,数据经过差异对比检验,满足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期间,实施质量管理,有效提高手术器材清洗包装质量,为手术治疗安全性提供保证.
作者:文红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以及预后效果.方法: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选取我院消化内科86例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对比应用及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以及行为习惯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功能评分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实施相关护理干预,可以辅助治疗手段,改善患者的行为习惯及恢复环境,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好,值得临床护理应用.
作者:张喜林;张凤玲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滑膜囊积液的解剖定位.方法:分析94例膝关节磁共振检查患者的关节周围滑膜囊积液,辨别积液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病变膝关节周围存在一处或多处滑膜囊积液,磁共振检查能很好地发现并准确的定位.结论:磁共振检查能明确膝关节滑膜囊积液的详细解剖定位,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唐诗笑;王小刚;葛敬军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对青光眼眼表损伤患者实施降眼压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某时段内接诊的青光眼眼表损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对比分析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和眼压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95.0%,对照组70.0%,观察组疗效高,P<0.05.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13.56±3.26)s,治疗后4周眼压(16.56±2.15)mmHg,治疗后8周(16.45±2.45)mmHg;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P<0.05.眼压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青光眼眼表损伤患者实施降眼压滴眼液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婷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正常分娩产妇围产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分娩9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围产期受到护理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在正常分娩产妇围产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张兰;李玥;张海英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前列腺增生疾病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近远期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符合要求的102名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入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疾病合并输尿管结石疾病患者,使用随机单双数分组法,对照组患者51名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51名接受手术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的IIEF-5评分、CIPE评分、I-P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IEF-5评分、CIPE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增生疾病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性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中瑞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MRI肝脏快速容积成像技术与增强CT检查对肝脏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我院通过病理活检或临床证实的肝脏结节性病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例均进行MRI肝脏快速容积成像技术与增强CT检查,观察与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于肝脏结节性病变的检出情况,比较≤3cm与>3cm肝脏结节性病灶的诊断正确率.结果:两种检测方试的检测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cm肝脏结节性病变共有11个,使用增强CT检查的准确率为88.46%,使用MRI肝脏快速容积成像技术诊断的准确率为87.06%,两种检测方试检测的正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肝脏结节性病变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使用MRI肝脏快速容积成像技术能够发现更多的肝脏结节性病变现象,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对于患者肝脏内的小结节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倪华超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采用不同检验方法进行测定对检验结果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集的2546份行梅毒项目检验的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检测样本均采用两种方法检测,包括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ELISA)以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统计检测结果,分析两种结果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准确率.结果:采用ELISA法检测,共有7份样本确认为梅毒螺旋体感染阳性,其余样本均为阴性,而采用TRUST法检测共有6份梅毒螺旋体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余样本均为阴性.ELISA法检测的阳性检出率(100.00%)较TRUST法阳性检出率(85.71%)明显升高.结论:TRUST、ELISA两种检验方法在梅毒螺旋体的测定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ELISA的准确性较TRUST更高.
作者:于双江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研究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共58例,将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分为实验组(n=29),将未发生的分为对照组(n=29),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年龄、通气方式、通气时间、是否留置胃管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关,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通气方式、通气时间以及是否留置胃管是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有通气方式、通气时间以及是否留置胃管,应当给予相应的预后护理措施.
作者:李凤媚;林蓉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方法:选取120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产妇运动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中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起效迅速,肌松镇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巫艳青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了心脏外科护理带教中临床路径管理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1月的心脏外科护理实习生共计8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到观察组和常规组,各组护生均为40人,其中,常规组护生实施常规化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之后对两组护生的出科成绩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生在经过系统化的临床路径管理后,其出科成绩显著高于常规组护生,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外科护理实习生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更加有助于其出科成绩的提升,且对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也很有帮助,临床推广价值更高.
作者:唐旭飞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ICU患者实施层级护理干预模式的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34名我院ICU护理人员,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17名,纳入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5例.另选取同期于ICU住院治疗的患者200例,每组各10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ICU护理形式,实验组行层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及患者感染率.结果:实验组环境护理、护理文书、安全护理、实践技术等护理工作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ICU患者感染率(2.00%)低于参照组(11.00%),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ICU中实施层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感染率,对院内感染控制起到了积极影响,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心理干预对肿瘤放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放化疗的126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参照组(63例)和研究组(63例),在治疗期间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参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SAS的评分分别为(50.79±9.21)、(43.68±8.32),t=4.5469,p=0.0000;SDS评分分别为(49.96±9.86)、(42.62±8.85),t=4.3972,p=0.0000.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在加强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与抑郁状况都得到有效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肿瘤放化疗患者加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与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治愈自信心,进而改善疗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张晶 刊期: 201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