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

付英娟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 临床用药, 常见问题,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选取自2017年12月到2018年10月于我院进行心内科治疗的患者共计100例,并对于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抽取的1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当中,有10例出现了用药问题,达到了总体比例的10%.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药物配伍存在错误以及用药方法存在问题等.结论: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中的常见问题,可以发展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升用药水平,制定合理的用药策略.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骨折患者护理中植入优质理念对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探究在骨折患者护理中植入优质理念对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我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本研究共选取患者20例,患者的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本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患者1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优质理念进行应用,探究其对患者愈合程度和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愈合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90.00%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60.00%.对其数据差异进行比较,其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针对骨折患者展开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将优质理念进行应用,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骨折预后,改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燕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分析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危险因素

    目的:探究分析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我院进行高血压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发现参与本次调查患者中,有72例患者能够遵医嘱用药,用药依从性为90%;有70例患者掌握药物的副作用,毒副作用知晓率为87.5%,有66例患者能够掌握药物基本常识,知晓率为82.5%.结论:在日常治疗中,有效的用药物依从性以及治疗依从性,能够降低因服药依从性不佳而引发的心脑血管死亡率和发病率.因此在日常治疗中,应为患者讲述坚持服药的依从性,同时应叮嘱患者按医嘱服药,并且开展培训邀请患者参与提升患者对药物相关常识掌握情况,从而达到提高患者服用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赵晓莉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

    目的: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给药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常规组(n=60).常规组接受鼓膜穿刺治疗,实验组接受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给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3.3%(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6.7%(P<0.05).结论:针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开展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给药治疗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徐世才;刘领兵;亢明薇;杨翠翠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产后访视护理对产褥期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分析产后访视护理对产褥期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11月期间妇产科产褥期产妇118例进行研究,将11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产后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产后访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采取产后访视护理后,产妇的健康信念明显提高,与对对照组相比有一定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为两组患者采取SF-36量表评估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产褥期产妇和新生儿采取产后访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身体健康状况,提高产妇妊娠后的生活质量,因此产后访视护理对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急诊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高热惊厥患儿,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数量为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更短,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治疗过程中,给予其急诊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退热时间以及惊厥消失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孙姣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疼痛护理

    目的:减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收治疼痛.方法:对照组患者按照收治常规疼痛护理进行管理,进行疼痛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物理止痛方法及按需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等,试验组采用改善疼痛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收治14d和收治1个月MBI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及骨折后护理,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日益引起关注,

    作者:龚敏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从我们医院中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患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从其中找出比较适合进行实验的90个病人,将选取的病患随机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西医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针灸配合瓜蒌红花饮的方法治疗,对两个实验小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比对照组高得多(95.56%>75.56%);VAS评分观察组较低,且P<0.05.结论:使用中医针灸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更佳.

    作者:李锐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对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活动情况的影响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应用在腹部手术患者之中所取得临床效果,探究品管圈活动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活动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本院进行腹部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按照患者治疗时间进行分组纳入.第一组50例患者常规护理,第二组50例患者行品管圈活动,对术后活动当日下床活动时间、机体功能恢复时间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在患者术后活动情况分析之中,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下床活动时间和机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患者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可进一步保障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可有效的缩短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王超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在泌尿系结石患者中的应用论述

    泌尿系结石是结石症中常见的类型,主要是由一些晶体物质和有机基质在肾脏的异常聚积所致,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其在青壮年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影响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患者的性别、年龄、种族、饮食结构、职业习惯等均与其相关,患者经常因代谢异常、长期卧床和尿路的梗阻和感染等原因发病.本研究对泌尿系结石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雷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血栓治疗研究进展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损害肝脏引起,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门静脉血栓是肝硬化患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门静脉血栓的形成是由门静脉系统血管内皮损伤、血流淤滞、血液黏稠度增加,打破凝血功能平衡导致的.其发生常伴有肝硬化病情的加重及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如静脉曲张、顽固性腹水等的形成,严重者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生,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作者:李松育;许梅花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自护行为及预后效果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重视行延续性护理对其自护能力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依据数字表抽取法予以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重视延续性护理模式的运用,对照组50例仅行常规出院指导,对比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率.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即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率即心脏性猝死、症状性心衰、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重视行延续性护理,可提高自护行为,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率.

    作者:张凤;王茹;吴丽霞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3—2018.6收治的68例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方式不同,将其划分为观察组(风险意识护理管理)和参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8.8%)低于参照组(32.4%),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护理操作技能、护理服务态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价值显著,不仅降低风险事故发生机率,还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张卫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2017年3月-2018年8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参照组(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和观察组(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比分析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对比参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事件少,组间差异P<0.05.结论:在冠心病病人医治期间应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事件明显少.

    作者:方春琴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卡维地洛用于慢性充血性心衰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卡维地洛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均为患者25例.对照组的患者25例应用常规性的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患者25例在常规性方案的基础之上联合应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对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方面的各项指标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经过分析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和对照组相比明显要更好(P<0.05),研究组的患者心功能方面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要更好(P<0.05),并且研究组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和对照组相比明显要更少(P<0.05).结论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之中应用卡维地洛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的指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在临床上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许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护理对小儿肺炎的治疗依从性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内接收的小儿肺炎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存性、各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依存性96.9%,对照组81.8%,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3.11±1.22)h,肺部啰音消失(5.25±1.22)d,咳嗽症状消失时间(5.11±1.22)d,X线胸片恢复正常时间(6.11±1.00)d,各症状消失用时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淑贤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率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率.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7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短、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心理评分较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用于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钟沅言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产后访视护理对产褥期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分析产后访视护理对产褥期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11月期间妇产科产褥期产妇118例进行研究,将11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产后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产后访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采取产后访视护理后,产妇的健康信念明显提高,与对对照组相比有一定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P〈0.05).为两组患者采取SF-36量表评估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产褥期产妇和新生儿采取产后访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身体健康状况,提高产妇妊娠后的生活质量,因此产后访视护理对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多种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准确率比较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采用不同检验方法进行测定对检验结果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集的2546份行梅毒项目检验的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检测样本均采用两种方法检测,包括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ELISA)以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统计检测结果,分析两种结果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准确率.结果:采用ELISA法检测,共有7份样本确认为梅毒螺旋体感染阳性,其余样本均为阴性,而采用TRUST法检测共有6份梅毒螺旋体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余样本均为阴性.ELISA法检测的阳性检出率(100.00%)较TRUST法阳性检出率(85.71%)明显升高.结论:TRUST、ELISA两种检验方法在梅毒螺旋体的测定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ELISA的准确性较TRUST更高.

    作者:于双江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主要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9月间收治的13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分别实施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评价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躯体疼痛评分、生命活力评分、社交积极性评分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郑丽琼;郑素琼;伍帆 刊期: 2019年第20期

  • 手术治疗对前列腺增生疾病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近远期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前列腺增生疾病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近远期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符合要求的102名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入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疾病合并输尿管结石疾病患者,使用随机单双数分组法,对照组患者51名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51名接受手术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的IIEF-5评分、CIPE评分、I-P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IEF-5评分、CIPE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增生疾病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性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中瑞 刊期: 2019年第2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