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莹
目的:研究普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常见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方法:从我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接收的普通外科患者中选取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护理,加以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论在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应用风险管理,对常见危险因素进行明确,能够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有效防范,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夏英英;赵燕;孙晓娟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不同带教模式在剖宫产产后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4日我院招收的25名产科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7月4日我院招收的25名产科护理实习生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对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带教方式进行带教,实验组实习生采用人性化带教方式进行带教,对比两组实习生待交接过.结果:实验组实习生学习积极性、处理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带教方式会直接影响实习生的带教结果,良好的带教方式能够提升实习生理论、实践等各方面能力,为实习生后续职业生涯以及医院医疗实力提升有重大意义.
作者:张宜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对急救箱内急救药品的存放管理进行分析,通过实施规范化的管理措施,实现对急救药品的正规管理,确保急救药品数量足够,药品完好,进而能够提高抢救的效率,对于提高抢救工作的水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徐同亮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研究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急救过程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共104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应用简易人工气囊辅助呼吸,实验组患者则应用便携式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15%,远高于对照组的73.08%,数据对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通气功能.
作者:杜宇腾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85例ACI患者以简单、随机化方式分为常规组(n=42)、早期组(n=43),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变情况,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2组NIHSS评分均下降(P<0.05),BI评分均升高(P<0.05),护理后早期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BI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早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布、总满意率与常规组等级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ACI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不仅能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还可提升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刘洁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细节优化护理在促进初产妇产后康复及抑郁情绪改善中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3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乳腺炎占2.13%,子宫内膜炎占4.26%,住院时间(8.48±2.31)d.同时,患者焦虑评分(35.16±2.01)分,抑郁评分(37.94±1.18)分.结论:细节优化护理,可为初产妇生产后,提供心理和生活上的综合护理,患者产后身体康复效果提升,心理抑郁情绪也明显改善.
作者:宋丹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本研究旨在对引发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有针对性地总结出相关的疾病预防措施.本研究选取了本院60位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60位未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此120位老年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并适当地进行干预治疗.研究发现,肥胖、心情抑郁以及高胆固醇等都是引发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系列危险因素.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各项高危因素明显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引发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进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在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内接收的小儿肺炎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存性、各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依存性96.9%,对照组81.8%,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3.11±1.22)h,肺部啰音消失(5.25±1.22)d,咳嗽症状消失时间(5.11±1.22)d,X线胸片恢复正常时间(6.11±1.00)d,各症状消失用时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淑贤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评价及试析临床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益气化瘀消癥汤的治疗效果以及作用机制.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给药的差异分为两组.研究组(n=42)应用益气化瘀消癥汤治疗,对照组(n=42)应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子宫肌瘤体积.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结论临床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益气化瘀消癥汤治疗,可改善神疲乏力、下腹坠胀等临床症状,对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作者:王玲玲;赵慧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对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体温情况的综合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88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设立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设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治疗有效及体温变化情况.结果:采用人性化护理的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P<0.05);研究组患儿正常体温恢复时间为(2.36±0.62)d,对照组患儿正常体温恢复时间为(4.11±0.59)d,两组数据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应用中具有积极导向,尽快降低患儿体温,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情况,提高家属对护理满意情况,适用于临床.
作者:刘海霞;韩利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本文报道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CO2激光治愈女性尿道口尖锐湿疣1例,随访6个月无复发且HPV转阴,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王璐;张莉雪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ICU患者实施层级护理干预模式的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34名我院ICU护理人员,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17名,纳入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5例.另选取同期于ICU住院治疗的患者200例,每组各10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ICU护理形式,实验组行层级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及患者感染率.结果:实验组环境护理、护理文书、安全护理、实践技术等护理工作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ICU患者感染率(2.00%)低于参照组(11.00%),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ICU中实施层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感染率,对院内感染控制起到了积极影响,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深化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到我院治疗眼底病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奇偶性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为4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深化细节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眼底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化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可产生积极影响,该种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林林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结合饮食调护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乳腺啊化疗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共有患者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性护理,护理组在个性化护理上再结合饮食调护进行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评分(SDS)、焦虑评分(SAS)及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及睡眠质量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的抑郁、焦虑及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结合饮食调护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永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了神经阻滞+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所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共计60例,按照患者入院登记的先后顺序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36例,采取颈丛阻滞治疗法;对照组患者24例,采取神经阻滞+手法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经神经阻滞+手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远期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阻滞+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远期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媛媛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率.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7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较短、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心理评分较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用于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钟沅言 刊期: 2019年第20期
静脉炎是静脉输注胺碘酮常见的血管并发症.静脉炎的发生给使用胺碘酮的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加重病情.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寻求或改善胺碘酮所致的静脉炎的护理策略是相当有必要的.
作者:严伟;应幼群;王群群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的手术室护理心得与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60例小儿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为其实施腹腔镜手术,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得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患儿依从性评分、家属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中效果显著,能稳定好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提升患儿依从性,值得应用.
作者:罗丹;王仕美;黄静 刊期: 2019年第20期
介绍常规薄层色谱和高效薄层色谱分析方法,以及薄层色谱与联用检测技术在医药、生物制品领域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白春艳;白艳红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在于探索舒适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近日本科室收治的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均为两组,观察组50例,为舒适护理结合传统护理组:对照组50例,为传统护理组.然后将2组患者数据送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治前和治疗后的情况,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的情况进行比较和探计.结果观察组(舒适护理结合传统护理)中,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的情况优于对照组(传统护理)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率,优于传统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萍;高静静;魏西飞;朱俊媛 刊期: 201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