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凤;戴亚端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脑血管意外瘫痪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改善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意外瘫痪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具有预防脑血管意外瘫痪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菲;张芷宁;任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手法穴位按摩辅助常规治疗难治性面瘫的疗效,为临床治疗作出指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78例难治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法穴位按摩,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分级和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1级正常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1级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穴位按摩辅助常规治疗难治性面瘫疗效显著.
作者:穆瑞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究慢阻肺患者治疗中益气化瘀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慢阻肺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行益气化瘀法,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血液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血液各项指标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行益气化瘀法治疗慢阻肺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唐红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的家庭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将在全省范围抽查的324例0~6岁脑瘫儿童纳入研究,向患儿家属发放《脑瘫患儿家庭调查问卷》,分析影响患儿康复治疗的家庭因素.结果:教育水平在大学及以上、自觉家庭经济状况好、主要照顾者为母亲、院内康复时间≥13个月、治疗态度积极、家长CP成绩及格、家长对康复治疗重要性认同的的患儿康复治疗实施率均较其他患儿高(P<0.05);家长教育水平、院内康复时间、对康复治疗重要性的认可是康复训练实施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康复治疗实施率与家长教育水平、院内康复时间、家长对康复治疗重要性的认可密切相关;应加强患儿家长健康教育,提高其医疗意识,鼓励其治疗信心,此外还需加强社会支持力度.
作者:王建文;王斌雄;曾伟杰;尚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配合康复训练干预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南安市医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C、TG、LDL-C等血脂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配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治疗冠心病,并有效调节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陈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配合音乐疗法干预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月晋江市医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病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护理干预,治疗组则接受护理干预配合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配合音乐疗法干预高血压病具有较好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洪小燕;洪昆达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治疗中两种一次性采血针采集血液标本的效果.方法:选择血液净化治疗患者125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试验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依次采集凝血四项、血气分析、血常规、电解质标本,对照组则采用一次性两用采血针先采集凝血四项、血常规、电解质后分离采血针刺塞端后接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注射器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采血用时、血液外渗、局部皮肤牵拉疼痛等的差异.结果: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用时、血液外渗、皮肤牵拉疼痛等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一次性采血针采集血液标本较一次性两用采血针用时短,且可减少血液外渗,降低患者局部皮肤牵拉疼痛.
作者:方文花;方秀云;黄惠琼 刊期: 2018年第15期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由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引起的常见的临床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在基础医疗环境中大约有15%的人因此病来寻求卫生服务,在疼痛门诊甚至高达90%,引起医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其在康复治疗方面的研究近10来年有着重大的发展和变化,本篇综述将对MPS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整理归纳.
作者:罗军;肖立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总结1例Moyamoya出血卒中气管切开病人伴吞咽障碍的护理体会,包括吞咽障碍评估、适时的吞咽障碍训练包括直接训练和间接训练、误吸的预防及心理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欧素琼;黄小丽;吴世慧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松筋针治疗肩周炎患者对其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松筋针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西医封闭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愈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松筋针治疗肩周炎对于缓解疼痛及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大刚;陈玉;余洋;蒋雷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剖析结核性脑膜炎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6年6月本院接收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都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发热缓解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用糖皮质激素,可促进患者症状缓解,缩短病情恢复时间.
作者:吴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2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法,观察组则接受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发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正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成立社会康复科提供医务社工服务,主要采用个案管理工作模式,依托患者资源中心为服务平台,向全体住院患者及家属提供个案管理、伤残适应辅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区融入服务,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返回工作岗位和适应社区生活;并向医院职工提供职工减压和家庭支持服务.医务社工服务受到医院的重视和支持,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限制.
作者:刘川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究桂枝龙牡汤辅助治疗小儿心阳不振型心肌炎的效果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心阳不振型心肌炎患儿共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与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西医心肌炎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接受桂枝龙牡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心肌炎治疗效果、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Tnl、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cTnl、CK-M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桂枝龙牡汤辅佐治疗小儿心阳不振型心肌炎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血清心肌酶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吴金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本文通过对肩周炎的认识、机制研究、针灸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等方面,整理归纳了近年来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情况,以探索治疗本病更有效的方案.
作者:杨莉虹;郭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疗法对改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7年12月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就诊的痉挛型双瘫患儿30例,并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试验组(全身振动疗法+常规运动疗法)和对照组(常规运动疗法)各15例;全身振动训练3min/组×3,9min/天,5次/周;常规康复治疗每项30min/次,5次/周;共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项量表)和Berg平衡量表对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GMFM-88评分及Berg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振动疗法可显著提高痉挛型双瘫患儿的下肢粗大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增强患儿立位的姿势控制能力和稳定性.
作者:蔡文丽;何强勇;陈小芳;曾晓琳;张新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揿针治疗失眠伴焦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失眠伴焦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38),治疗组予推拿头面部手法联合揿针治疗,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疗程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失眠和焦虑症状显著改善,PSQI评分和S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头面手法结合揿针治疗失眠伴焦虑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药物疗法进行临床运用.
作者:程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阳亏虚、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肾阳亏虚、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独活寄生汤加减及补血通络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ESR水平、CP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ESR水平、CPR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阳亏虚、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
作者:陈旭东;饶波;邓鹏军;黄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患者极可能发生脆性骨折.中医“治未病”理论主张根据骨质疏松继发骨折的原因,遵循内外兼顾、防治结合的原则,运用精神调养、运动保健、合理食养等传统中医手段有效降低骨质疏松及继发脆性骨折的风险,对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邵慧兴;马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8例贫血患者依据贫血类型分为地中海贫血组56例、缺铁性贫血组62例,另选择同时期本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受试者行血液检验,并比较检验结果.结果:缺铁性贫血组和地中海贫血组各血液检验指标与健康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地中海贫血组RDW、RBC、MCV与缺铁性贫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MCH、HGB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及完善.
作者:朱秋良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