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

李羚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射, 食管癌, 近期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对食管癌的相关治疗效果.方法:在2017.4月~2018.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病患当中,根据盲选方法从中选择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对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三维适形放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之间治疗的效果,病患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的效果以及病患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方面,与常规组相比,治疗组的数据相对较高(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对比上,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比较小(P<0.05).结论:对食管癌病患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通塞颗粒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对通塞颗粒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进行探寻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们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300例进行随机的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0例,通过两组的数据结果的对比进行本课题的研究;结果:两组数据显示,通塞颗粒治疗300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要明显好于传统护理组的效果,并且治疗之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患者的满意度也比较高,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塞颗粒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提高通气功能,降低霉菌感染等,治疗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明显.

    作者:刘长虹;杨立伟;张丽娟;赵海英;王巍;张卓文;李慧敏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胃溃疡采用健脾益胃汤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胃溃疡采用健脾益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期间接收的胃溃疡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上添加健脾益胃汤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不良反应与复发率情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明显多于对照组74%,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率方面,观察组为4%,与对照组2%没有明显差异,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年内复发率方面,观察组为4%,明显少于对照组22%,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采用健脾益胃汤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疗效,降低复发率,控制不良反应,整体治疗效果相对更理想.

    作者:马静宁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儿科住院部从2016年1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受试小儿肺炎患者132例,按照1:1的简单随机化方式将受试者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均66例.参照组实行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之上予以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的方式,比对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受试者的临床实际疗效.结果:参照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症状消退时间、住院天数均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存明显差异,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中行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治疗方式,能有效缓解患儿症状,加速痊愈,可推广之.

    作者:张德宏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独活寄生汤结合温针灸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独活寄生汤、温针灸用于腰腿痛病患中的效果.方法:对2017.01至2018.10期间选取的腰腿痛病患(60例)实施治疗研究,以平均分组的原则分为单一组以及综合组,前者行普通牵引治疗,后者在采取牵引治疗同时结合独活寄生汤、温针灸进行治疗,分析2组疗效、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单一组病患治疗总疗效70%(21/30).综合组病患治疗总疗效90%(27/30).综合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比单一组病患要好,2组比较,p<0.05.在疼痛的改善情况上,单一组病患VAS总评估得分是(2.5±0.5)分,综合组病患VAS总评估得分是(1.2±0.4)分,综合组病患疼痛的改善情况均要优于单一组,2组比较,p<0.05.结论:对腰腿痛病患使用独活寄生汤、温针灸进行治疗,能缓解其疼痛,效果较好.

    作者:栾召婷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目的:生物反馈电刺激与盆底肌锻炼联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82例产妇为观察对象,产后均发生压力性尿失禁,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提高,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底肌锻炼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对于治疗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有积极作用,可广泛开展应用.

    作者:王磊;刘强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落实综合护理对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文所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6年12月到2018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本文选择88例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平均为44例,两组患者分别配合相对应的护理方法进行指导,评价并比较不同护理所取得的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常规护理组对于康复知识知晓率为75.00%(33/44),综合护理组为100.00%(44/44),P<0.05;常规护理组康复依从性为70.45%(31/44),综合护理组为95.45%(42/44),P<0.05;常规护理组康复有效率为68.18%(30/44),综合护理组为93.18%(41/44),P<0.05;常规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3%(10/44),综合护理组为4.55%(2/44),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落实综合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康复依从性,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保证患者的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苗顺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社区护理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对社区护理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社区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给予患者实施全面的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变化.结果:护理后,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74±2.18)mmol/L、(11.02±2.64)mmol/L、(76.15±8.42)分,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志英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浅谈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有效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之中存在问题和风险,降低、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护理纠纷的事故,以此不断地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制度,护理质量和风险管理密不可分,应重视护理质量的有效提高.

    作者:高坤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血必净注射液与青霉素联用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血必净注射液与青霉素联用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1月为分析时间段,以此时间内收治的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78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青霉素治疗)和联合组组(血必净注射液与青霉素治疗),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白介素指标变化均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显著,满足P<0.05.结论: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期间,采用血必净注射液与青霉素联用治疗,患者体温明显恢复,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适合临床推荐.

    作者:姜岩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浅析保健食品过敏原及其生产过程的控制

    一、过敏原病理过敏原是指能够使人发生过敏的抗原,在医学上专业术语又称为变应原、致敏原.过敏引起反应称为超敏反应、变态反应,共有四种类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变态反应.保健食品过敏引起反应属于I型变态反应,其病发机理:过敏原进入机体后,诱导B细胞产生IgE抗体.IgE与靶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牢固地吸附在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表面.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致敏的机体,与 IgE 抗体结合,就会引发细胞膜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启动两个平行发生的过程:脱颗粒与合成新的介质,如组胺、肝素、血栓素A2等,这些介质会引发荨麻疹、湿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反应.

    作者:郭天勇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扬州地区高龄居民老年人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扬州地区老年人能力状况,分析能力受损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扬州地区4个乡镇和1所养老机构,采用《老年人能力评估》(MZ/T039-2013)调查老年人能力现状.结果:能力完好者占7.27%,轻度失能者占29.09%,中度失能者占13.64%,重度失能者占50%.结论:通过老年人能力评估,确定能力受损影响因素主要有日常生活活动、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三方面,明确不同区域养老需求特征,进行预算规划,完善资源分配.

    作者:裴书萍;谢雯俊;顾志娥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用于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本文分析循证护理用于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8年接收的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针对常规护理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针对循证护理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方式,比较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结论:循证护理用于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邢媛媛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超声清创术及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细菌清除及微循环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超声清创术以及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细菌清除和微循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中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6月至2018年10月之间在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64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接受该研究的患者可自由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清创术联合常规纱布换药临床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清创术联合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泵的临床治疗方法.在两种治疗方式处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溃疡创面愈合效果、复发,细菌定量,经皮氧分压以及创面血流灌注量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过超声清创术及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技术处理之后在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清创术以及智能负压创伤治疗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细菌清除以及微循环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妍;牛学瑞;徐超;张华泽;赵娜蕊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关于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措施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疾病,具备较高的传染性和患病概率.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模式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具有很大危害性.母婴垂直传播是造成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生概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对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进行阻断,本文对此展开了有关的研究.

    作者:毕艺彬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观察阿卡波糖与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效果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在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分别联用瑞格列奈和阿卡波糖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80例,随机分组,就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A组)与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B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用药后B组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检测值均有显著下降(P<0.05);两组用药后B组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用药后A组血脂指标明显降低,而B组无变化(P<0.05).B组并发症率低于A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应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患者餐后高血糖的效果优于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

    作者:肖林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经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析中医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近期一年内在本院接受就诊的高血压患者8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人数相同,分别采取西医和中医的模式进行治疗,比照其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状况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效人数更多,差异明显.结论中西治疗高血压,疗效较稳定,安全性高,复发率低,临床治疗上具有可行性.

    作者:马玉强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6.02到2018.10期间诊疗的10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护理组52例.即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以临床护理路径为前提执行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总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则为90.00%,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对照组焦虑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和住院时间明显较差于护理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例如: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9.5±4.1)d、护理组住院时间为(13.5±1.1)d.结论:针对股骨头坏死患者,以临床护理路径为前提的围术期综合护理模式,能够在提高患者总满意度的同时,改善其焦虑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胡君霞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择取我院精神科2016年2月到2018年11月收治的110例住院患者,以1:1比例分为参照组55例、实验组55例.即参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使用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SF-36量表评分、BPRS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参照组总满意度为90.91%,实验组则为100.00%,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干预措施的使用,能够在改善患者SF-36量表评分、BPRS量表评分的同时,提高其护理总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徐甜甜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依据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分为2组,即阴性组(ER-PR-)与阳性组(ER+PR+),每组均为30例,两组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检测,对比终检测结果.结果阳性组C-erb B-2阳、阴性率较阳性组,差异显著(P<0.05),而隐形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阳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病理诊断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价值高,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与支撑.

    作者:李小红;李艳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中药注射剂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常常会有西药与中药注射剂配合使用的有效方法,临床上,重要注射剂与西药的配合使用对于患者心绞痛的症状有一定的环节作用,能够有效缩短心肌缺氧实践,对于预防血栓的形成有一定的疗效,近年来有关UA的研究中,重要注射剂与西药配合使用的临床研究有不少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在研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中药注射剂在不稳定心绞痛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治疗UA提供参考.

    作者:郭卫东 刊期: 2019年第16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