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法,分析健康体检人群体成分的分布特点,为慢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2209例于2014年9月~2016年3月期间在福建中医药大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体检人群,进行体成分、身高、体重调查.结果:健康体检人群的身高、体重、BMI、脂肪量等所有指标均有性别差异(P<0.05),男性在身高、体重、BMI、去脂体重、肌肉量大于女性(P<0.05),在脂肪量、体脂肪率、躯干脂肪率及四肢脂肪率小于女性(P<0.05).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身高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男性BMI在40~49岁时达到峰值,而女性BMI在70~80岁时达到峰值.研究对象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8.2%、7.4%.男性体脂肪率在50~59岁时达到峰值,躯干脂肪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随着年龄增加,体脂肪率、躯干脂肪率及各部位脂肪率均随年龄上升而增加.结论:超重和肥胖的筛查需要结合BMI和体成分指标,从而更好地预测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作者:纪生泽;黄守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应用Brunnstrom理论指导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偏瘫痉挛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9例脑血管病后遗症偏瘫痉挛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评价所有患者Ashworth积分、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Ashworth积分、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Brunnstrom理论指导电针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偏瘫痉挛期患者具有明显的提高疗效的作用,可缩短痉挛期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雷波;黄飞霞;张久强;覃功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结合针刺治疗眼睑下垂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0日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结合针刺治疗眼睑下垂的疗效与单纯针刺治疗相近,但短期内痊愈率显示穴位埋线结合针刺治疗眼睑下垂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刺,故可作为治疗眼睑下垂的主要方法.
作者:石润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路径对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症状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90例哮喘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95)和对照组(n=95),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路径,分析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日间、夜间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疾病认知、症状控制、情绪管理、用药依从性、生活饮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哮喘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控制和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淑慧;张秋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仪治疗社区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社区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对照组则接受传统药物治疗(艾司唑仑,0.5~2mg,qn),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5%(P<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社区睡眠障碍的疗效显著优于传统药物治疗,值得在社康中心推广应用.
作者:孙风芹;林丽英;麦晓燕;赖惠萍;张彩玲;黄霞;稽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胸痹心痛是以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能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治疗应以通为补、温补结合;针对病机为阳虚寒凝者应用温阳散寒止痛,针对病机为血行瘀滞者应用活血化瘀止痛,针对病机为虚、心脉失养者应用扶正固本以标本兼治.
作者:王双丹;王欣欣;刘晓玲;袁振洁;朱华;周建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低频电治疗配合综合干预治疗代谢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78例患者,随机分为低频电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规范西药治疗配合慢病管理,治疗组加予低频电治疗,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体重、腰围、BMI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FGB、餐后2小时血糖(PBG)、HbAlc、TC、TG、LDL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生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西医治疗结核慢病自我管理小组的干预模式对社区代谢综合症的管理有明显的成效.低频电疗法对社区代谢综合症的管理有良好的效果,还有无创性的特点,值得在社区推广.
作者:林宇明;王焕霞;何莉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院前急救是急诊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院护生急诊科实习的其中一项内容.笔者在长期工作中结合院前急救自身的特点摸索出一套正确合理科学的带教方法,使自己在出色完成急救任务的同时又能够进行了有效带教,使护生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背俞穴毫火针点刺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背俞穴毫火针点刺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FMA评分、BI评分、ND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BI评分、ND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背俞穴毫火针点刺可有效提高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明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作为TGF-β超家族新成员的GDF11除了参与早期胚胎正常发育中多个组织器官的形成与分化外,近年还发现其与肌生长抑素功能相左并参与神经再生、血管重塑及红细胞生成等过程.故本文将GDF11在延缓神经、肌肉、血管等衰老中的新进展加以整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梁小凤;陶静;陈立典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消化内科患者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率及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焦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焦虑情绪的消除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翠彩;张国山;黄金辉;朱海霞;陈小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导医导诊在门诊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门诊接诊的96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8例,常规组采取一般导医导诊服务,试验组采取优质导医导诊服务,将两组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优质导医导诊服务可以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采纳.
作者:欧洁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捏脊疗法结合耳穴贴压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予捏脊疗法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服用开胃理脾丸,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捏脊疗法结合耳穴贴压具有与传统药物相同的治疗效果,但具有操作简便、患儿依从性好等优势.
作者:严文;崔淑仪;黎惠芳;何婉雯;王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牵引、中药外敷联合推拿对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5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单纯采取推拿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牵引、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DI评分均得到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NDI评分(5.62±1.05)显著低于对照组(9.67±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引、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治疗能够提高交感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韦福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手术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对比分析,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菊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身体各脂肪率与高脂血症的关系及其筛检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6年5月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40~59岁体检者513例,检测体成分及血脂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分析身体各脂肪率对高脂血症的筛检率,以曲线下面积(AUC)表示.结果:男性上肢脂肪率与躯干脂肪率AUC均为0.64;BMI与BF%的AUC均为0.63;下肢脂肪率AUC为0.59,且95%置信区间不包含0.5.女性BF%与躯干脂肪率AUC均为0.56;BMI与上肢脂肪率AUC均为0.54;下肢AUC为0.53,但其95%置信区间包含0.5.结论:各指标对男性高脂血症均有一定筛检价值,其中上肢脂肪率和躯干脂肪率筛检价值高,其次为BMI和BF%;女性各指标对高脂血症均无筛检价值.
作者:段利敏;黄守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常规推拿手法联合髂胫束压痛点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例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则予常规推拿手法联合髂胫束压痛点推拿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8%(P<0.05).结论:常规推拿手法联合髂胫束压痛点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力夫;陈建冲;王维;陆科群;姚志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粘稠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符合条件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60例,并按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mg,tid),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配合服用辛伐他汀片(20mg,qn),治疗组则配合服用葛酮通络胶囊(2粒,bi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72小时内起效21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则为13例,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液流变学改变方面,对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及全血粘度四个指标进行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血浆粘度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三个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及全血粘度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及研究.
作者:陈务华;罗仁瀚;何万春;李宝国;余景聪;吴佳偿;谢雅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一次性使用输注泵(简称输注泵)向气管导管内持续泵入药液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科56例肺部感染且气管切开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滴药法,试验组采用输注泵滴药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痰液稀释程度、肺部感染改善程度、主动排痰效果及维持正常血氧饱和度(≥96%)的情况并统计.结果:试验组在降低痰液粘稠度、改善肺部感染情况并促进患者主动排痰及维持正常血氧饱和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用输注泵行气管内滴药在湿化气道稀释痰液促进患者主动排痰方面相比传统滴药法有更多优势,能补其不足,大大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安全性.
作者:谈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分析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药效.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进行治疗的76例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给予中药配方颗粒方案,对照组则给予传统中药汤剂方案,比较分析两组于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4%,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的药效优于传统中药汤剂的药效,且安全可靠、方便携带或服用,建议临床大力推广并广泛应用.
作者:沈燕珊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