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冲洗装置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张合林;齐再利;刘生华;田爱民;张成刚

关键词:自制, 冲洗装置, 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 肢体活动, 神经外科, 外伤后, 老年人, 常见病, 症状, 头痛, 癫痫
摘要: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好发于老年人,系头部外伤后引起,3 周以上出现症状,常以头痛、癫痫、肢体活动不灵就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的研究进展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 感染性腹泻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危害严重的肠道传染病.该病可引起腹泻、出血性肠炎、继发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HUS 和 TTP 的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作者:史崇明;迟若虹;王葆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感染性腹泻中致病性弧菌的调查

    为了调查我市感染性腹泻中致病性弧菌的分布情况,作者在 2001~2003 年夏秋季节,对从医院采集的 329 份腹泻病人粪便标本进行了弧菌科细菌的分离培养.

    作者:伍海燕;隋永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变化的比较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以及环境的变化,全世界糖尿病发病率持续增长.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非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N)更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一大杀手.

    作者:于保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5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的手术方法、适应证、术后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 2002 年 10 月至 2004 年 5 月患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人实施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共 54 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子宫大小分为两组,1 组子宫<孕 12 周,2 组子宫≥孕 12 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率、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54 例患者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进行,无中转开腹,其中手术时间 2 组较 1 组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例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发热率及术后排气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对有剖宫产史及患巨大子宫肌瘤的患者,只要不断提高医生的自身技术完全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子宫切除.

    作者:辛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降低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

    目的通过出生缺陷总结分析,提出降低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方法对 2000~2004 年 4 年间本院发生的出生缺陷共 51 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为 17.64‰,常见系统畸形有神经系统 8 例,心血管系统 7 例,消化道畸形 2 例,水肿胎 6 例,唐氏综合征 5 例,骨关节异常畸形 5 例.而且心血管系统和唐氏综合征多并发多系统畸形.除神经系统畸形和水肿胎外,余系统畸形绝大部分在产后诊断.结论加强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进行系统产检,有效利用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方法及早发现胎儿缺陷,尽快终止妊娠,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钟为平;彭雪梅;邹秀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脐血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及细胞组成的比较

    目的分析脐血与外周血的细胞组成情况及二者树突状细胞含量变化,探索获得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及脐血再利用的可能性.方法正常成人外周血 9 例,脐血 12 例,分离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使用 CD4、CD8、CD19、CD34、CD38、CD83、CD1a、CD11c、和 CDw123 单克隆抗体,测定正常成人外周血和脐血细胞的细胞表面抗原变化及树突状细胞情况.结果正常成人外周血 CD4+ 细胞占 35.36%、CD8+ 细胞 23.44%、CD19+ 细胞 5.07%、CD38+ 细胞 5.07%,CD34+ 造血干细胞数为 0.02×105/ml、树突状细胞 CD1a+ 细胞为 0.01×105/ml、CD11c+ 细胞为 4.32×105/ml、CD83+ 细胞为 1.31×105/ml、CDw123+ 细胞 1.41×105/ml.脐血单个核细胞中 CD4+ 细胞占 33.43%、CD8+ 细胞 18.9%、CD19+ 细胞 5.98%、CD38+ 细胞 25.04%,而 CD34+ 造血干细胞数为 0.22×105/ml、树突状细胞 CD1a+ 细胞 0.27×105/ml、CD11c+ 细胞为5.87×105/ml、CD83+ 细胞为 1.94×105/ml、CDw123+ 细胞为 2.73×105/ml.结论脐血与正常成人外周血都含有一定量的造血干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脐血的造血干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含量明显多于外周血,这些树突状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上将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练诗梅;王晓波;薛祖光;张旗;孙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丙型病毒肝炎诊治的研究进展

    在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方面,对乙型病毒肝炎的诊治研究较多,不论从诊断技术还是治疗措施上都很成熟.但对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研究还有待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崔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口服降血糖药物概况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导致的葡萄糖、蛋白质、脂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1].

    作者:田金英;张天娇;叶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8例病理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整理 8 例 PCNSL 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利用免疫组化明确其具体病理类型,总结形态学特点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8 例的临床表现各异,病变多发生在灰白质交界的额叶、颞叶等部位,影像学为低密度灶.病理类型均为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一例为血管内生长的特殊亚型.结论按照 WHO 新版淋巴瘤分类,多数淋巴瘤为侵袭性的 DLBCL,其临床表现多样与其发生部位有关,病理学是诊断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鹏;周小鸽;邱兆友;解建军;商建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921 株念珠菌分离及耐药率分析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念珠菌分离率及常见抗真菌药物耐药率以指导临床合理治疗选药.方法用 Vitek-AMS 微生物鉴定仪和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鉴定念珠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2002、2003、2004 年从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念珠菌分别占同期总病原体 8.0%、10.9% 和 14.5%.921 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及其它念珠菌分别占 56.1%、23.2%、3.9%、3.8% 和 13.0%.常用抗真菌药物耐药率依次为特比奈芬(49.5%)、氟康唑(18.9%)、伊曲康唑(18.6%)、咪康唑(16.8%)、酮康唑(16.4%)、5-氟胞嘧啶(2.9%)、两性霉素B(2.3%).结论 2002~2004 年临床标本中念珠菌分离率逐年显著上升,咪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

    作者:王建成;许淑珍;张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医学系实验诊断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验诊断学是一门涉及多专业学科的边缘性学科,也是应用基础医学、医用电子学等理论技术为临床医学服务的桥梁课程[1,2].

    作者:刘贵建;许淑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一例

    1 病例患者,女性,23 岁.因停经7个多月,血压高两周于2004年4月9日入院,孕期平顺,末次月经2003年9月18日,孕检共两次;孕27周查血压180/120mmHg,2004年4月9日孕29周测血压160/120mmHg,体温36℃,脉搏84 次/分,浮肿++,宫高23 cm,腹围80cm,无宫缩,胎心140次/分,尿蛋白+++,估计胎儿1500g.入院后经解痉、降压、利尿治疗22天,疗效欠佳;因孕32周妊高症(重)、胎盘早剥而行剖宫产术,术中可见腹水200ml,色黄,无臭味,子宫呈紫蓝色,娩出一活女婴,阿氏评分1min评1分,5min评1分,重1250g,转儿科.

    作者:李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联合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对产妇泌乳的影响(200 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联合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妊娠拟剖宫产产妇 200 例,均于 L2~3 施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PCEA 方案为 150 ml 药液(含 0.75% 布比卡因 20 ml,芬太尼0.5 mg,)术后连接电子镇痛泵,镇痛 48 h.诱导哺乳方法,无毒无菌的塑料袋内盛入乳液,末端连接无菌软管,紧帖乳头固定于乳晕上方 2 cm 处,使软管与乳头一起送入新生儿口中,挤压无菌袋,使乳液进入新生儿口中,诱导吸吮.结果 PCEA 能有效镇痛,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能增强吸吮反射,早吸吮成功率提高到 95%,二者协同作用下使泌乳素(PRL)分泌增加,泌乳时间提前.结论 PCEA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并能促使产妇尽早分泌乳汁,联合辅乳器诱导新生儿早吸吮能进一步促使泌乳素及乳汁早分泌,从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黄秀兰;朱启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低血糖反应致室性心律失常5例

    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血糖治疗,大多由患者遵医嘱在家自行用药,在降糖治疗过程中易发生低血糖反应,所表现的症状主要以神经系统为多见,伴有心律失常者较少见,若不及时纠正低血糖,单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衣玉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人工胶及髌骨爪记忆合金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人工胶辅助复位及髌骨爪记忆合金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3 年 1 月至 2005 年 1 月我院收治髌骨粉碎性骨折病人 36 例,其中男性 20 例,女性 16 例;平均年龄 45.2 岁;髌骨体粉碎 19 例,下极粉碎 17 例.术中人工胶辅助复位及 Ti-Ni 髌骨爪记忆合金固定.手术前、后X线片对比,评价复位及愈合情况.随访 6~18 个月,平均 15 个月.结果术后关节面平整,基本解剖复位.关节面术前分离移位 2.89±1.59 cm,术后 0.017±0.04 cm,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术后关节面台阶 0.1±0.19 mm.骨折 6~8 周全部愈合.术后 6 周膝关节屈曲平均 105°.术后随访未出现内固定失败、创伤性关节炎病例,1 例伤口愈合不良.陆裕朴膝关节功能标准评定,优 18 例,良 17 例,中 1 例,优良率 97.2%.结论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切开,人工胶辅助复位效果良好,髌骨爪记忆合金固定牢固,符合生物力学原则,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赵亮;王宝军;李亚东;刘长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医院感染中常见病原菌耐药分析

    目的观察和监测深圳西丽地区医院感染中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本区 2003 年 1 月至 2004 年 12 月各类临床住院标本 985 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 511 株,革兰阴性杆菌 474 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体外药敏测试条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耐药数据分析采用 WHONET5 软件.结果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缓症链球菌、肠球菌.耐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 21.8%,明显低于国内其它城市,耐苯唑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 76%,耐苯唑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溶血性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 9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缓症链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 100%,肠杆菌科细菌对美洛匹宁、阿米卡星的耐药性低.结论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可加重病原菌的的耐药,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孙彦;彭丽梅;李绪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老年人静脉穿刺与输液的护理

    老年人静脉穿刺与一般患者不同,有其特殊性,做为护士应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做好静脉穿刺与输液的护理.

    作者:张少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

    浅前房是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不及时处理,可导致多种眼部病理改变.笔者总结自1996年1月至2001年5月间因施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28例28眼持续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长期烟酒不良嗜好对人生殖活动的影响

    吸烟与酗酒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吸烟不仅与肺癌有关,也与膀胱癌、食管癌、子宫癌和皮肤癌有关.

    作者:于珍;姜南;裴春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研究

    为了大限度减少终止中期妊娠出血量及宫腔感染的机会,降低羊水栓塞的发生率,保证受术者的安全,我站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5~27周妊娠,通过临床观察,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水囊引产方法.

    作者:王世祥;谭远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