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水利
目的:分析盐酸罗派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一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产妇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实施盐酸罗派卡因麻醉和盐酸罗派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麻醉后对结果 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分娩方式分析,乙组的阴道分娩率高,剖宫产率低,对比差异明显.对两组产后出血量、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等分析对比,乙组的出血量少.结论:对于无痛分娩患者实施盐酸罗派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药减少,镇痛完善,对宫缩干扰小,产妇满意度高,母婴安全,值得实施和推广.
作者:唐焰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了解诱发颅脑术后出现精神障碍并发症因素、对症护理措施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本院2015年8月-2017年12月间收治需接受颅脑外科手术治疗患者40例为分析对象,对其临床数据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并归纳诱发精神障碍并发症原因和护理措施.结果:引发出现颅脑术后精神障碍并发症有药物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以及受损病灶因素;经对症治疗护理干预后患者精神障碍均得到控制.结论:对于颅脑手术治疗患者应该保持足够的重视,对存在精神障碍并发症高危因素患者做好防范措施,一旦发现并发精神障碍立即采取对症治疗护理,确保患者预后质量.
作者:王金萍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中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护理满意度的结果 .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的对比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治疗.
作者:王璐;何孙云 刊期: 2019年第15期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与功能障碍,包括机体血液尿液成分异常.引起疾病出现的原因包括各种肾疾病,早期发现能够显著降低CKD患者的并发症,显著提高其生存率.在CKD不同阶段患者的临床表现是不同的,一般在3期以前患者无明显症状,仅会出现乏力及腰酸的情况,少数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且轻度贫血的情况;但随着该疾病的发展,基本症状会出现日趋严重的情况,并伴随一定高血压及心衰,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当前临床将研究重点纳为早期诊治,本文就临床近年来的早期预防进行综述,内容如下.
作者:李华元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采用优质化护理流程干预的效果.方法:2016年9月-2018年9月行静脉溶栓的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优质化护理流程)各56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能力、神经功能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给予优质化护理流程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谢玉婷 刊期: 2019年第15期
消化性溃疡至经常在十二指肠或者胃部以及与胃液相接触的其他消化道部位出现的溃疡,消化性溃疡近年来发生率有了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发病缓、病程长、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复发率高,且难彻底治愈,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有着严重的影响.本文探讨跟踪和研究了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就其进行门诊就诊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消化性溃疡的门诊治疗效果.
作者:李万鹏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糖尿病作为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疾病,目前在全球均出现了较高的发病率,并不断趋于年轻化,因此关于糖尿病的治疗仍需要不断研究.由于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与2型,但二者之间相同的病理生理特征在于胰岛β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障碍,因此关于胰岛β细胞的发育与再生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可能会对糖尿病的治疗带来新的进展.本文通过将胰岛β细胞的再生进行综述,为后期糖尿病的治疗奠定基础,内容如下.
作者:陈保良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探究老年人健康体检中应用腹部超声检查的重要价值及作用.方法:选择158名我院行健康体检的腹部超声检查结果 异常的老年人,纳入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全部老年人均接受腹部超声检查,对比不同性别老年人腹部超声检查异常检出情况.结果:老年人脂肪肝、肝囊肿、肾囊肿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1.65%、20.25%、16.46%.2组脂肪肝、肝囊肿、胆结石、胆囊切除、肝钙化灶、膀胱炎、前列腺增生等异常发生比例未见明显差异(P>0.05),与女性老年人相比,男性肾囊肿、胆囊息肉、脾脏肿大、肝血管瘤、肾结石等腹部超声检查异常检出率较高,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老年人健康体检实施腹部超声检查十分必要,对患者多种疾病筛查起到了重要作用,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王燕华 刊期: 2019年第15期
在临床上,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发病率高等特点,呼吸科肩负着医疗救护的重要责任.在诊疗过程中,护理服务是医疗服务中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对提高治疗效果,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呼吸疾病重症患者的病情十分复杂,需要医务人员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情况,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本文叙述了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 ,还阐述了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康金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对系统化康复护理提高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自理能力的效用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分别实施系统化康复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肢体运动功能、自理能力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肢体运动功能、自理能力评分比较上,数据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自能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可于临床之中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袁琴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本文旨在对于门诊细节服务管理在提升病人就诊满意度进行分析方法 以病人为中心,对于服务内容进一步细化,并采用细节化服务管理的方式,并对住院接受服务的80例患者,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调查,并记录出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 开展细节服务管理后,患者对于护士的服务态度及方式满意度有了大大提升.结论 医院采用细节服务管理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服务质量,而且能够更好实现服务一体化,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作者:骆娣琴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探究不同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的80例选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并在护理后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满意度、舒适度的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并且在相同的基础上观察组的焦虑情况改善的更为突出,两组之间相比较差距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中的效果较常规护理方式较好.
作者:尹琴;梁文岚;李国红;殷姝;邓雪清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在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对肝癌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分析.方法:我院以随机的形式选取102例在我院进行肝癌手术的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直至2017年12月.我院按照随机的形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1例、实验组51例.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麻醉方式为单纯全身麻醉.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麻醉方式为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分析这两种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结果:对照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术后2h、4h、6h、24hVAS评分结果 均差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肝癌手术中,可采取腹横肌平面阻滞、切口局部浸润联合麻醉方式,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邑江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腹部彩超与阴道彩超联合检测对早孕期胎儿畸形筛查的效果,重点研究其敏感性及准确性.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畸形筛查114例早孕期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研究组,各57例.常规组使用腹部彩超进行筛查,研究组使用腹部彩超联合阴道彩超筛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结果:研究组孕妇筛查后其敏感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6.49%、98.25%显著高于常规组75.44%、77.19%,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彩超联合阴道彩超应用于早孕期胎儿畸形筛查中,其敏感性及准确性显著高于单独使用腹部彩超.
作者:王秀杰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PTCD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PTCD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月—2017年6月3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 ,2017年7月—2017年12月45例患者为试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PTCD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18例,发生率51.6%,实验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4例,发生率8.9%,比较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有效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可降低PTCD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作者:张玲;周晓梅 刊期: 2019年第15期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国家法律、制度也逐渐完善起来.人们在治疗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应对,这也对医院的医护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具体到临床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医疗纠纷主要是护理出现差错、遇到患者投诉等,这些问题已经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纠纷.特别在儿科内,由于病情变化快,来势猛等特点,儿科工作的风险率相对更高.为了适应新形式的工作需要,作为儿科护理人员,就需要提升自身法律意识,以及对于风险的预见能力,从源头消除风险的发生.
作者:胡作敏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本期活动主题,设计问卷调查表,按照活动计划、分析、实施、效果确认与检讨的步骤,开展相关护理工作.结果: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从29%提高到63%.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丹;刘海蓉;杨昭军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医院药房内中成药的不合理处方情况以及药房管理的有效改进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药房2016年1月~2018年6月药房管理前后中成药处方各1000份进行对比研究,加强医院药房的针对性管理,比较管理前后的不合理处方发生情况.结果:加强药房管理后中成药处方的用药不适宜、超常处方以及不规范处方发生率均较管理前显著降低(P<0.05);药房管理后各项中成药处方计分均较管理之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医院药房中存在中成药不合理处方情况,通过进行针对性的药房管理有助于降低中成药不合理处方发生率,有助于提高中成药应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对改善其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以随机的方式选取60例在本院进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的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12月.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心理护理.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抑郁、焦虑得分结果 均差于实验组,经对比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临床统计意义.结论:在短暂性脑出血发作患者临床护理中,可采取心理护理方式,护理效果显著,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娟梅 刊期: 2019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将小切口切除术应用于阑尾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5年12月2018年4月间收入的阑尾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66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双色球抽签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实验对象均分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均录入3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切除术进行阑尾切除,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小切口切除术开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结果 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提示实验组患者的术式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06%)例,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27.27%)例,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小切口切除术对阑尾炎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对患者的病症进行根除,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魏金祥 刊期: 201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