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标准化病人(PS)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李加瑜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 护理专业, 实训教学
摘要:目的:对护理实训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对其应用的效果进行简述.方法:随机抽取某医学院校中80名学生,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40名学生为对照组,而另外40名学生则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的学生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时,采用的是高端医学模拟系统,从而开展仿真综合实训.而实验组的学生在进行教学时,则是在采用高端医学模拟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标准化病人进行仿真综合实训.在实训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考察,并调查满意度,从而对两组学生的实训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实训后,其中实验组学生的综合性考核的成绩除临床操作,其他均比对照组的考核成绩高.针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实验组的学生除应用理论知识外,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学生.结论:在进行综合实训的时候,应用高端的医学模拟系统进行教学,具有相对较好的效果.而在此基础上结合标准化病人共同进行教学,对学生早期临床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临床性思维的建立,从而实现学生临床上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的提升.进而提高学生与真实病人相接触的信息,从而为后续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应用优质护理理念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的改善价值

    目的:分析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优良率为97.67%,较对照组的86.05%具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为97.67%,较对照组的88.37%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采取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其的疾病认知度并提升治疗依从性,优质护理值得在此类患者中应用推广.

    作者:吴文娟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临床治疗妇科HPV的文献综述

    HPV (human papilloma virus),人乳头瘤病毒,属小的双链环状DNA病毒且无包膜.高危型HPV前端基因编码的E6、E7蛋白可分别与P53和Rb编码的抑癌蛋白结合,并使其失活,干扰正常的细胞周期,使细胞恶变或癌变.

    作者:王蔚;吴中平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的初步体内体外活性研究

    本项目拟采用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产生TNF-α作为细胞模型,利用ELISA和RT-荧光定量-PCR的方法 建立TNF-α抑制剂的筛选方法 ,对已合成的多种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并对初筛得到的活性化合物进行细胞药理学验证及初步的机制研究.

    作者:胡月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协同手术室优质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协同手术室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12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实验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协同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一般情况及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及情感活动等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停止输液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麻醉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及情感活动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联合手术优质护理,显著改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一般状况,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武微;战莹;马文秀;顾晶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呼吸道出血的中老年患者采用综合性急救护理策略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呼吸道出血的中老年患者采用综合性急救护理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82例肝硬化合并上呼吸道出血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急救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止血成功率、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出血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上呼吸道出血的中老年患者采用综合性急救护理策略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止血及抢救效果,改善预后,提升护理满意率.

    作者:李立新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论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于患有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病人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首先,先选择在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这两年期间,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患有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病人100位.再根据医院给予病人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将这些病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有50位病人.另一组是康复护理组,也有50位病人.常规护理组的50位病人接受普通的护理干预措施,康复护理组的50位病人接受普通护理结合循证护理的医学临床干预措施,比较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的病人采用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康复护理组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和常规护理组的病人比较中,改善状况显著,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康复护理组的病人住院时长要显著比常规护理组的病人短,两组数据比较相关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结论:对于患有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病人应用循证护理的医学临床干预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病人的相关病症情况,并且能够使病人的血压得到控制,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长,值得在医学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贺晓燕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黄芩药材中黄芩苷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分析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法用于黄芩药材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5个不同产地黄岑药材中黄芩苷含量,选取25个样品建立近红外光谱校正方程并经优化及验证,另外选取5个样品来预测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预测值与真实值相关系数为0.897,预测值平均回收率99.23%.结论:近红外光谱法操作快速方便,且结果 准确、成本低,值得大批黄岑药材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的应用.

    作者:邹敏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用针灸理疗的方法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分析病例资料中病患的入院情况、既往病史、专科情况和辅助检查结果 ,得到的初步诊断并制定相应的诊疗计划后,详细介绍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并提出该方法 的四点优势.结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病患恢复所用的时间,降低治疗过程中的疼痛,且费用较低,副作用很少,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进行推广.

    作者:彭佳君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分析盐酸氨溴索的两种用药途径对小儿肺炎的辅助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辅助治疗中盐酸氨溴索的两种用药途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小儿肺炎患儿90例,分静脉组和雾化组(各45例).其中静脉组行盐酸氨溴索静脉输液用药途径,雾化组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用药途径,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且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盐酸氨溴索雾化用药途径治疗小儿肺炎患儿,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盐酸氨溴索静脉输液用药途径.

    作者:郭启敏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药物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方法 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84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5.24%远高于对照组的76.19%,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远低于对照组的21.43%,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利培酮相比,氨磺必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更少.

    作者:梁映杰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患有肺炎的患儿7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研究组患儿给予维生素C联合头孢呋辛钠的药物治疗方案,研究组给予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的药物治疗方案,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消失时间和肺部体征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较短(P<0.05);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以进一步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张顺利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锁骨骨折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均为锁骨骨折患者,共纳入68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案分别为普通重建钢板固定、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内置物失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锁骨骨折应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于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舒继鹏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特点研究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的特点.方法:从我院精神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接收的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25例进行特点观察,设为观察组,并与25例正常儿童进行比较,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儿童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的各项指标(总应答数、总正确数、持续错误数、持续性应答、完成分类数)评分.结果:观察组儿童的总应答数评分、持续错误数评分、持续性应答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总正确数评分、完成分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儿童的在数字符号、数字广度中的表现差于对照组,而在TMT-A中的用时、TMT-B中的错误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能力、抽象能力,概念形成、选择性记忆以及认知转移能力存在明显的损害,需采取相应认知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作者:郭桂元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观察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接受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实施的是传统方式和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后对结果 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分析,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对比,治疗组的优势明显.对不良反应率进行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发率发生几率分别是5%和12.5%,治疗组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管探查术进行治疗,能降低发生几率,值得实施推广.

    作者:张开应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抗生素出现副作用的原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抗生素应用后出现副作用的相关原因展开分析,并加强抗生素副作用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纳入本次的研究范围之内,.结果:在100例患者之中,患者应用抗生素之后出现副作用的原因主要包含药物因素、药物不合理应用、药物监管失效等原因相关,其中本次之中药物应用不合理为突出,不合理用药共81例,占81.0%;药物本身因素共7例,占7.0%;监管失效所致共12例,占12.0%;药物不合理应用出现副作用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因素,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患者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虽然可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药物出现的副作用会影响治疗效果.为了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通过多个方面加强副作用的预防控制,这样才可进一步提升药物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宏义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产前检查与健康教育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产前检查与健康教育在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8月~2018年6月,共纳入研究对象200例,均为围产期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前保健工作,观察组采取产前检查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8.0%(98/10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64/100),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孕妇围产期保健工作采用积极有效的产前检查和健康教育,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为实现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汤海蓉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对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研究对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8月-2018年3月内我院接收的对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64例展开研究,按护理措施差异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全面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患者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VAS(3.11±0.36)分,对照组(5.55±1.66)分.观察组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度96.8%,对照组为81.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满意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多发性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贺田红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干预性护理7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干预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72例,给予干性护理.结果: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予以干预性护理后,有利于改善呕血症状、尽快止血.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予以干预性护理,有利于尽快改善呕血症状、缩短止血时间,减轻患者郁和焦虑情况,对其整体生命质量的提高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晓春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浅谈老年人口腔保健与疾病预防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世界卫生组织老年健康标准规定:老年人65岁以上口腔牙齿有20颗的功能牙,龋齿及充填少于12颗,缺失少于10颗,口腔健康已成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口腔健康是老年人人体健康的一面镜子,口腔卫生保健关系着老年人全身的身体状况,也可能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老年人寿命,但是,老年人对于口腔疾病预防与保健的知识却少之又少,因此,老年人口腔健康不容乐观,本文分析老年人口腔疾病及特点,结合本人多年临床经验,为老年人口腔保健建议一些有效方法 .

    作者:杨占龙 刊期: 2019年第15期

  • 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进展

    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程序,旨在不断改进管理模式,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促使病人尽早康复.但目前的研究多属于经验总结,缺乏实验性的研究设计.本文对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进行综述,从临床护理、护理教学、护理管理等方面展开.

    作者:郭鸣;刘艳媚 刊期: 2019年第15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