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静;叶云芬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手法按摩用于产后痔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马应龙痔疮膏回纳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雷火灸联合手法按摩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产后24、48、72h痔疮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治疗率低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手法按摩,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疼痛症状,降低手术治疗率,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在颈椎病康复中的影响.方法:将门诊纳入的62例颈椎病患者通过中医辨证确定中医证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护理原则增加中医辨证施护,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对两组患者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及适应能力各项积分和总积分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CASCS评分:两组干预后CASCS各项积分和总积分均较前提高(P<0.05或P<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②疗效观察:试验组治愈率为87.1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52%(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减轻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改善其适应能力,增加中医辨证施护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针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建红;席常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治疗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不寐患者均接受耳穴压豆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50例患者中,显效3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结论:耳穴压豆治疗不寐症疗效确切,具有操作方便、实施安全、经济实惠等特点,适用范围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在临床疾病治疗上,中药浴足疗法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随着国内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药浴足的临床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推广.本文从中药浴足的基本概念入手,就其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日后中药浴足的推广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廖利;罗世兰;邹琼芳;宾雪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在我院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慢阻肺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则给予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肺功能检查(FEV1、FVC、FEV1/FVC)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检查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长期家庭氧疗联合肺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翠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急救的8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以及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急救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奕君;吴燕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步行能力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评定量表(GMFM)数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量表D区(站位)、E区(走、跑、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量表D区、E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小儿脑瘫的步行功能有较好疗效.
作者:郭家塨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电针、低频配合肌内效贴在骨间背神经损伤术后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骨间背神经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电针、低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治疗,于治疗2个月后、4个月后,用Dargan功能评定法评估手指活动功能、用BMRC运动功能量表评定患指伸直肌力.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患指伸指肌力M3级以上占比分别为83.3%和73.4%,治疗4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6.6%和83.3%、患指伸指肌力M3级以上占比分别为93.3%和76.7%,治疗组手功能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低频配合肌内效贴在骨间背神经损伤术后康复中可明显改善手功能.
作者:梁春;赵英杰;吴立群;高超林;彭斯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2016年我院34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34例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为发热34例(100%),高峰值40℃;皮疹13例(38.2%)、头痛24例(70.6%)、肌肉痛15例(44.1%)、疲乏24例(70.6%)、出血16例(47.1%)、消化系统症状21例(61.8%).实验室特征为白细胞减少者33例(97.1%),血小板减少者26例(76.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8例(23.5%),谷草转氨酶(AST)升高7例(20.6%);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动过速5例(14.7%);肾功能、B超均正常.结论:针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减轻了患者痛苦,并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余静;包小娟;王慧;董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30例于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对全部30例患者进行治疗后,28例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终治愈出院,占93.33%;1例患者由于心跳停止时间过长终不治身亡;1例患者呼吸衰竭抢救无效身亡;死亡率为6.67%.结论: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颖;尤静;张佩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比中医传统疗法和常规西药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严谨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全面检索文献,收集国内已公开发表的采用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5项,按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和Jadad评分标准对纳入分析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用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评价中医传统疗法对外展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的合并效应量检验结果为Z=3.81(P=0.0001),OR合并=4.66,95%CI为[2.11,10.2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眼球运动度的合并效应量的检验结果为Z=26.70(P<0.0001),MD合并=4.58,95%CI为[4.24,4.9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推拿、中药穴位注射等中医传统疗法对外展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眼球运动度的改善情况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的效果.
作者:任薇;曹礼忠;黄桃园;罗宵山;潘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满意度、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桢鸣;叶培英;郑伟熙;孙玲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中医传统体育疗法对1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例1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太极拳组和八段锦组各30例,太极拳组和八段锦组进行体育运动康复治疗,对照组无药物及运动治疗,对比三组干预前后血压值变化.结果:干预后,太极拳组和八段锦组患者的血压值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干预后的血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传统体育疗法适用于1级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作者:石自博;苗志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190例患者,按照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接受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的95例患者为联合组,采用牵引疗法治疗的95例患者为单一组,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患者不同类型治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牵引配合推拿联合治疗方案的运用可以提高治疗质量,对任何一种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琼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烧伤瘢痕癌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10例烧伤瘢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病的特点及防治措施.结果:10例患者经治疗后皮瓣及皮片均全部成活,对患者进行随访后其结果表明1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1例患者再次进行手术,8例患者恢复良好.结论:临床中诊断及治疗的主要依据为病理检查,而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
作者:张波;于扬;马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语言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和认知功能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2例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中风病中医常规护理,治疗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性语言康复护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评定语言功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结果:干预后,治疗组在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阅读理解和计算6个方面17个亚项的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则只在听理解、复述、阅读理解3个方面9个亚项的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干预后在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计算5个方面13个亚项和MMSE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语言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刘向力;李慧清;温春娣;黄小丽;温馨;官美红;胡萍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索膝顶旋提后伸搬肩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63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进行膝顶旋提后伸搬肩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3例患者均已临床治愈,治愈率为100.0%.结论:膝顶旋提后伸搬肩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确切,可使紊乱的胸椎小关节解除紊乱,恢复胸椎小关节正常的解剖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潘贵春;周婧;宋康康;杜顺杰;朱光全;刘灿;于智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7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5例,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护理质量及护理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功能,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蓝小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内不同类型钙化灶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伴有钙化)150例进行研究,入院时间均在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给予患者实施甲状腺超声检查后开展术后病理诊断,并将两组检查对疾病的诊出率进行比较,此外对各类钙化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超声检查中,良性肿瘤检出率、恶性肿瘤检出率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小钙化良性肿瘤占比、粗大钙化良性肿瘤占比与恶性肿瘤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状钙化、孤立性钙化及弧形钙化的良性肿瘤占比与恶性肿瘤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内不同类型钙化灶对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效果显著.
作者:朱玲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穿踝风即现代医学之跗骨窦综合征,多发于踝扭伤后遗留足外踝前下方压痛,并影响踝关节平衡较易发生再次扭伤,现临床多应用局部封闭治疗、手术治疗,但存在易复发的问题,运用小针刀针刺丘墟穴将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赵秦禹;刘方铭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