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

蓝小玲

关键词:脑梗死, 老年患者, 早期康复护理, 护理质量, 生活能力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7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5例,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护理质量及护理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功能,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190例患者,按照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接受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的95例患者为联合组,采用牵引疗法治疗的95例患者为单一组,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患者不同类型治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牵引配合推拿联合治疗方案的运用可以提高治疗质量,对任何一种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琼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满意度、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桢鸣;叶培英;郑伟熙;孙玲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拿肩井的运用

    拿肩井在临床和保健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肩井因其位置特殊,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其位置前后、肌肉丰厚浅薄不一,与其它部位的拿法操作也应有不同之处;肩井不仅仅是一个穴位,通常在推拿操作时指的是肩背部,结合临床实践,笔者对其的理解、操作方法、临床应用等进行了总结.

    作者:王金淼;田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应用血脂检验的价值探析

    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42例(2014年6月~2016年6月)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均进行血脂检验,对比其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胆醇(LDL-C)及载体蛋白B(APOB)、载体蛋白A1(APOA1)、高密度胆固醇(HDL-C)等血脂指标水平情况.结果:检验后,观察组TC、TG、LDL-C、APO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POA1、H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指标与健康者存在差异,可作为临床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依据.

    作者:康海燕;涂其弓;黄晓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针刺丘墟穴治疗穿踝风

    穿踝风即现代医学之跗骨窦综合征,多发于踝扭伤后遗留足外踝前下方压痛,并影响踝关节平衡较易发生再次扭伤,现临床多应用局部封闭治疗、手术治疗,但存在易复发的问题,运用小针刀针刺丘墟穴将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赵秦禹;刘方铭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针刺和康复治疗脑卒中肩痛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肩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为了解近年在针刺和康复治疗脑卒中肩痛临床应用概况,电子检索近10年来研究文献,对针刺及康复治疗脑卒中肩痛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付明超;孔尚军;高天蕾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保列治联合高特灵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保列治联合高特灵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2015年3月~2016年10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服用保列治(5mg,qd),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服用高特灵(2mg,q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PSS、Qmax和残余尿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PSS评分、Qmax、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PSS评分、Qmax、残余尿量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2%,对照组为1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联合应用保列治和高特灵治疗,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IPSS评分、Qmax、残余尿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学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针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RLS患者按入院顺序以1:1比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3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对照组口服普拉克索,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3周、3个月以国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组(IRLSSG)严重程度评估量表评估其疗效,并进行组间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1周、3周、3个月的IRLSSG量表评分,治疗组分别为:19.15±2.16、15.32±1.52、9.66±1.02;对照组分别为:24.34±6.68、22.54±2.78、22.66±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6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恶心、头昏、嗜睡.结论: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疗效肯定、优势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萍;陈熠路;戴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针刺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步行能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步行能力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评定量表(GMFM)数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量表D区(站位)、E区(走、跑、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量表D区、E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小儿脑瘫的步行功能有较好疗效.

    作者:郭家塨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康复护士人格魅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影响

    康复护士的人格魅力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恢复的一种特殊手段,本文将讨论康复护士的人格魅力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作者:赵成荣;张迎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无导针架超声引导结合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对照便携式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与传统盲穿法置管的效果.方法:将需PICC置管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盲穿法置管,观察组予以便携式超声引导下(无导针架)结合塞丁格技术置管,对比两组置管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患者舒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静脉炎发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超声引导下(无导针架)结合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穿刺成功率提高、并发症降低,且费用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圣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电针、低频配合肌内效贴在骨间背神经损伤术后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电针、低频配合肌内效贴在骨间背神经损伤术后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骨间背神经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电针、低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治疗,于治疗2个月后、4个月后,用Dargan功能评定法评估手指活动功能、用BMRC运动功能量表评定患指伸直肌力.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患指伸指肌力M3级以上占比分别为83.3%和73.4%,治疗4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6.6%和83.3%、患指伸指肌力M3级以上占比分别为93.3%和76.7%,治疗组手功能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低频配合肌内效贴在骨间背神经损伤术后康复中可明显改善手功能.

    作者:梁春;赵英杰;吴立群;高超林;彭斯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腹部推拿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结合二甲双胍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二甲双胍)和对照组(二甲双胍),从中医症状积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胰岛素、HOMA-IR及HOMA-β等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两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部推拿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与调节糖脂类代谢、减少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素分泌有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冯伟;王一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全面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急救的8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以及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急救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奕君;吴燕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广州市开展流产后关爱服务的成效调查

    目的:通过调查广州市育龄妇女的重复流产率、流产后关爱服务(PAC)的知晓率等,评估广州市开展PAC服务以来取得的成效.方法:对在本院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广州地区女性进行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对象近3年及3年以前的重复流产率分别为43.7%和56.3%,前者较后者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近3年在PAC试点医院和非PAC试点医院进行过人工流产术的女性其重复流产率分别为34.6%和65.4%,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对PAC的知晓率仅为25.3%.结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PAFPS)可有效降低重复流产率,建议把PAFPS作为所有医院计划生育手术室的工作常规,而不应仅在PAC试点医院推广.

    作者:江肖兴;梁燕芬;邓咏诗;张秀枝;王小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干预

    目的: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30例于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对全部30例患者进行治疗后,28例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终治愈出院,占93.33%;1例患者由于心跳停止时间过长终不治身亡;1例患者呼吸衰竭抢救无效身亡;死亡率为6.67%.结论: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颖;尤静;张佩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小儿推拿早期干预在脑瘫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结合现代康复医学治疗0~6岁脑瘫患儿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儿保科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小儿推拿结合现代康复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现代康复疗法治疗,运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1]在治疗期初、期末分别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总百分比分值明显提高,治疗组分值增量30.31%,对照组分值增量18.2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越小,干预效果越好.结论:小儿推拿结合现代康复疗法治疗脑瘫患儿和早期干预,可缩短病程,促进脑神经细胞修复,治疗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总百分比增量比对照组提高12个百分点,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刘用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延续性语言康复护理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语言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和认知功能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2例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中风病中医常规护理,治疗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性语言康复护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评定语言功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结果:干预后,治疗组在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阅读理解和计算6个方面17个亚项的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则只在听理解、复述、阅读理解3个方面9个亚项的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干预后在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计算5个方面13个亚项和MMSE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语言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刘向力;李慧清;温春娣;黄小丽;温馨;官美红;胡萍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登革热34例临床特点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2016年我院34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34例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为发热34例(100%),高峰值40℃;皮疹13例(38.2%)、头痛24例(70.6%)、肌肉痛15例(44.1%)、疲乏24例(70.6%)、出血16例(47.1%)、消化系统症状21例(61.8%).实验室特征为白细胞减少者33例(97.1%),血小板减少者26例(76.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8例(23.5%),谷草转氨酶(AST)升高7例(20.6%);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动过速5例(14.7%);肾功能、B超均正常.结论:针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减轻了患者痛苦,并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余静;包小娟;王慧;董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烧山火针刺手法结合耳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烧山火针刺手法结合耳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烧山火针刺手法结合耳穴,对照组则为耳穴贴压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PSQ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较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烧山火针刺法结合耳穴有效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疗效优于耳穴组.

    作者:刘奕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