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萍;陈熠路;戴伟
目的:探讨延续性语言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和认知功能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2例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中风病中医常规护理,治疗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性语言康复护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CRRCAE)评定语言功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结果:干预后,治疗组在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阅读理解和计算6个方面17个亚项的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则只在听理解、复述、阅读理解3个方面9个亚项的评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干预后在听理解、复述、说、出声读、计算5个方面13个亚项和MMSE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语言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刘向力;李慧清;温春娣;黄小丽;温馨;官美红;胡萍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在临床疾病治疗上,中药浴足疗法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随着国内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药浴足的临床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推广.本文从中药浴足的基本概念入手,就其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日后中药浴足的推广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廖利;罗世兰;邹琼芳;宾雪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保列治联合高特灵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2例2015年3月~2016年10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服用保列治(5mg,qd),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服用高特灵(2mg,q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PSS、Qmax和残余尿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PSS评分、Qmax、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PSS评分、Qmax、残余尿量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2%,对照组为1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联合应用保列治和高特灵治疗,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IPSS评分、Qmax、残余尿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学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易筋经功法之卧虎扑食式锻炼法结合物理治疗、药物疗法康复方案在成人腰椎融合术后康复(Rehabilita-tion of Postoperative Lumber Fusion)中的运用,为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提供现代化、内外兼修、高时效性复合术后康复方案.方法:将76例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直腿抬高及小飞燕锻炼法行术后锻炼,锻炼前给予磁热振、中频脉冲电及口服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应用易筋经功法之卧虎扑食式锻炼法同期辅以磁热振、中频脉冲电及口服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均连续干预12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下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总分及主要项目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ODI总分及疼痛、行走状况、站立、坐等4个主要项目得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ODI总分及疼痛、行走状况、站立、坐等4个主要项目得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易筋经功法之卧虎扑食式锻炼法结合理疗及药物综合疗法对比传统康复锻炼时间无显著差异,但获得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康复治疗,不失为一种高效的康复治疗选择.
作者:蔚辰强;陈晓东;杨学军;李全修;孙志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巨刺法起源于《黄帝内经》,是常规针灸疗法的一种,主要采用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取穴施治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在我国其被广泛应用于中风后偏瘫的早期康复且疗效显著,但因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而严重阻碍了其在临床上的普及推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巨刺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及机制的相关研究,旨在让更多医者及患者了解巨刺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和部分作用机理,为巨刺法在中风后偏瘫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研究人员进行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邱继文;夏青;付春秋;郭永明;阎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骶髂关节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由于其症状表现复杂,若能尽早给出正确的诊断与鉴别,将明显有利于对其的预防及治疗.针对现有诊断方法之不足,本文介绍了一种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快速初检方法,其简便实用,可供借鉴应用.
作者:尹圆;王永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内不同类型钙化灶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伴有钙化)150例进行研究,入院时间均在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给予患者实施甲状腺超声检查后开展术后病理诊断,并将两组检查对疾病的诊出率进行比较,此外对各类钙化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超声检查中,良性肿瘤检出率、恶性肿瘤检出率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小钙化良性肿瘤占比、粗大钙化良性肿瘤占比与恶性肿瘤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状钙化、孤立性钙化及弧形钙化的良性肿瘤占比与恶性肿瘤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内不同类型钙化灶对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效果显著.
作者:朱玲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治疗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不寐患者均接受耳穴压豆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50例患者中,显效3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结论:耳穴压豆治疗不寐症疗效确切,具有操作方便、实施安全、经济实惠等特点,适用范围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步行能力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评定量表(GMFM)数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量表D区(站位)、E区(走、跑、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量表D区、E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小儿脑瘫的步行功能有较好疗效.
作者:郭家塨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索膝顶旋提后伸搬肩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63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进行膝顶旋提后伸搬肩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3例患者均已临床治愈,治愈率为100.0%.结论:膝顶旋提后伸搬肩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确切,可使紊乱的胸椎小关节解除紊乱,恢复胸椎小关节正常的解剖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潘贵春;周婧;宋康康;杜顺杰;朱光全;刘灿;于智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颈椎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技术,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治疗效果、疼痛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试验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可有效有缩短颈椎病患者的住院时长、降低治疗费用,缓解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雪茹;林文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在颈椎病康复中的影响.方法:将门诊纳入的62例颈椎病患者通过中医辨证确定中医证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护理原则增加中医辨证施护,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对两组患者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及适应能力各项积分和总积分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CASCS评分:两组干预后CASCS各项积分和总积分均较前提高(P<0.05或P<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②疗效观察:试验组治愈率为87.1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4.52%(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减轻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改善其适应能力,增加中医辨证施护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针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建红;席常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牙片与CBCT诊断牙根纵裂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牙根纵裂患者60例,均分别采用数字化X线牙片及CBCT检查,对其敏感度和特异性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有效性.结果:CBCT对牙根纵裂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BCT检测牙根纵裂可以更精确地进行诊断,相比X线牙片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从而在牙根纵裂的诊断中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余文庆;张忠玺;佘秀菊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急救的8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以及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急救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奕君;吴燕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脑卒中肩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为了解近年在针刺和康复治疗脑卒中肩痛临床应用概况,电子检索近10年来研究文献,对针刺及康复治疗脑卒中肩痛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付明超;孔尚军;高天蕾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电针、低频配合肌内效贴在骨间背神经损伤术后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骨间背神经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电针、低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治疗,于治疗2个月后、4个月后,用Dargan功能评定法评估手指活动功能、用BMRC运动功能量表评定患指伸直肌力.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患指伸指肌力M3级以上占比分别为83.3%和73.4%,治疗4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6.6%和83.3%、患指伸指肌力M3级以上占比分别为93.3%和76.7%,治疗组手功能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低频配合肌内效贴在骨间背神经损伤术后康复中可明显改善手功能.
作者:梁春;赵英杰;吴立群;高超林;彭斯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烧山火针刺手法结合耳穴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烧山火针刺手法结合耳穴,对照组则为耳穴贴压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PSQ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较前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烧山火针刺法结合耳穴有效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疗效优于耳穴组.
作者:刘奕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RLS患者按入院顺序以1:1比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3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对照组口服普拉克索,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3周、3个月以国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组(IRLSSG)严重程度评估量表评估其疗效,并进行组间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1周、3周、3个月的IRLSSG量表评分,治疗组分别为:19.15±2.16、15.32±1.52、9.66±1.02;对照组分别为:24.34±6.68、22.54±2.78、22.66±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6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恶心、头昏、嗜睡.结论: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疗效肯定、优势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萍;陈熠路;戴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运动疗法治疗3周,治疗组加用中药熏蒸治疗,采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在治疗前后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FMA、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可以有效减轻偏瘫后肩痛,有助于提高患侧上肢运动功能.
作者:孙芳;黄妃凤;朱炯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钼靶联合彩超及三算子扫描在未扪及肿块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2例未扪及肿块乳腺癌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钼靶X线检查,以病理诊断符合率和随访1年的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将各影像检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钼靶联合彩超及三算子检查同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6.2%,明显高于单纯彩超及单纯x线钼靶检查结果(P<0.05).结论:利用钼靶联合彩超及三算子检查可显著提高未扪及肿块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保障患者及时确诊及接受相应治疗.临床应用时可结合患者的个体病情,正确选择,从而提高检查效价比,有效提升生命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樊冰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