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厚儒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内固定术后下肢遗留症状的疗效.方法:84例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内固定术后下肢遗留症状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及物理治疗,推拿组采取常规药物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推拿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7.62%(P=0.011<0.05).结论: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内固定术后下肢遗留症状的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余小江;袁学雅;李子康;陈绩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PDCA联合常规护理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效果.方法:胃肠外科60例临床护理人员采取PDCA联合常规护理进行心理健康维护,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程度.结果:干预后各学历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采用PDCA联合常规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程度,对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掌握和护患关系改善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康复治疗师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问题的调查,以期科学、定量评估其现况,为改善康复治疗师职业防护措施、预防和减少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某康复专科机构康复治疗师为对象,通过治疗师代表访谈和现场工作环境评估方式收集问题后自制问卷,并对该总体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14份,回收率81.4%,平均年龄为27.25±4.51岁,平均工作年限为4.08±4.62年,以物理治疗师(31.6%)、中医治疗师(20.2%)为主;调查显示在近的12个月受到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困扰的时间超过30天者达53.5%,主要以颈部、下腰背、肩部、腕/手、上腰背的轻、中度疼痛为主,因此而减少工作活动占32.5%,减少休闲活动占59.6%;因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而改变工作习惯有60.5%,想过换工作有22.8%.结论:康复治疗师面临较为严重的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问题,并因此而影响到了工作、生活甚至工作意愿,丞待改善.
作者:罗文焕;徐艳文;刘辉霞;符传东;向荣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褥期育儿知识宣教对产妇育儿知识认知及幼儿发育的影响.方法:126例产褥期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育儿知识依靠传统家庭模式及个人经验获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性育儿知识宣教,比较两组孕妇育儿知识水平及幼儿发育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育儿知识认知总分10.2±1.9分,高于对照组的6.9±2.2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发病率为16.9%,低于对照组的发病率33.3%(P<0.05);观察组体格发育、发育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褥期育儿知识宣教能提高孕妇育儿知识认知水平及婴幼儿整体发育与健康水平.
作者:王沛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时实施心理护理对中风偏瘫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0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服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电针疗法、肢体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观察组则在常规康复方案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及按摩期间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焦虑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MBI评分、S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时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中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改善其情绪状况.
作者:廖庆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采用针灸疗法安全有效.本文总结近年来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方法的相关文献,系统了解针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自主神经及上肢肢体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燕;陈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60例胃肠外科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0例,分别采用传统剖腹探查术及腹腔镜探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外科急诊应用腹腔镜探查术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国新;黄宝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推拿手法质量是保证推拿临床实践和康复保健中疗效的重要因素,历代推拿传授者均非常重视推拿手法的考核.当今,中医院校是培养推拿人才的摇篮,作为推拿教学一线老师,有责任和义务探讨适应新时代的推拿人才培养方式,而其中操作考核改革是提高推拿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由于推拿手法具有复杂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目前尚无一个全面、客观、统一的考核办法,有必要从推拿手法动作的外形和内涵、考核标准和细则、考核方式等各方面探讨适应新要求的推拿手法操作考核方法.
作者:李武;李铁浪;彭亮;刘小卫;王德军;杨舟;于隽;张国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红细胞计数和平均红细胞体积比值临床应用于地中海贫血筛查诊断的价值.方法:对84例有地中海贫血的患者和21例患缺血性贫血的患者以及50例健康的体检者(对照组)血细胞进行测定,比较红细胞计数与平均红细胞体积比值,对结果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地中海贫血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要高于对照组,缺铁性贫血组的患者红细胞计数要低于对照组;地中海贫血组患者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的比值高于缺铁性贫血组及对照组.以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的比值>5.9作为筛查的指标,其特异度为91.0%,灵敏度为95.0%.两组差异显著性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的比值是地中海贫血筛查诊断的可靠指标,有特异性及敏感性高,方便直观的特点.
作者:王满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椎体侧后方入路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1例无神经症状、无需椎管减压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26例),均采用PVP手术治疗,观察组经锥体侧后方入路,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单侧椎弓根内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VA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体侧后方入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促使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具有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恢复快、耐受好等优点,是一种实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卫明;刁鉴伟;陈志强;赖卓志;袁伟忠;钟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依从性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12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依从性及GSES评分.结果:观察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GSES评分为26.65±7.48分,显著低于观察组的33.77±8.03分(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慢性肾炎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瑞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前使用改良式清洁灌肠法的肠道清洁效果.方法:将72例腹部手术需行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试验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一次性无球囊导尿管灌肠,对照组采用常规一次性肛管连接灌肠筒灌肠,比较两组清洁效果.结果:试验组灌肠总量、灌肠液保留时间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肠道清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清洁灌肠在腹部手术肠道准备时可取得满意的清洁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丽珠;周素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赛治和他巴唑治疗甲亢的疗效及经济成本.方法:将10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赛治治疗,研究组采用他巴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两种药物的经济成本.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成本效果比为0.046,显著小于对照组的0.64(P<0.05).结论:赛治和他巴唑治疗甲亢疗效相当,但他巴唑更加经济实惠.
作者:赵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腕踝针配合肌力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等速峰力矩、疼痛的影响.方法: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分别进行腕踝针配合肌力训练与单纯肌力训练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等速峰力矩和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速峰力矩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踝针配合肌力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镇痛作用明显,提高肌力.
作者:张浩;阙庆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康复家属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400例儿科康复患者及其家属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率达9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率为9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P<0.05).结论:基于儿科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采用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家属参与康复治疗的积极性,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赖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延长加压外固定治疗胫骨创伤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将90例胫骨创伤性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植骨钢板内固定)和观察组(延长加压外固定)各4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等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长加压外固定治疗胫骨创伤性骨缺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锡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呼吸科长期卧床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0例呼吸科长期卧床住院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探讨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肺部感染22例,发生率为13.75%;呼吸科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与患者年龄大、长期使用激素、意识障碍以及机体营养不良密切相关,是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长期卧床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患者肺部感染.
作者:陈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配合持续被动活动(CPM)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静脉泵、CPM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配合运动训练,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S评分、ROM、VAS评分改善程度及步行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训练配合CPM能显著改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
作者:江红艳;刘守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则采用依丙合剂(含依托咪酯1mg/mL及丙泊酚10mg/mL)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后MAP、HR、SpO2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诱导后,对照组MAP、HR、SpO2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则与诱导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和治疗过程中,采用依托咪酯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效果显著,呼吸抑制作用轻,且能较好的稳定患者血管,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曹嵩;吴国远;梁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胸椎关节整复配合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均给予常规四联疗法(阿莫西林、盐酸雷尼替丁、复方氢氧化铝片、胶体果胶铋)治疗,治疗组则配合胸椎关节整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8%(P<0.05).结论:胸椎关节整复配合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朱开文;蔡雪玲;高艳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