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外热像图对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

高东宸;张栋;侯玉萍

关键词:红外热像图, 乳腺疾病
摘要:目的进一步认识红外热像图在乳腺肿物诊断和鉴别中的意义.方法对196例乳腺肿物患者的红外热像图表现及与病理检查的关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红外热像图诊断乳腺癌的正确率为89.2%.乳腺癌与炎性肿物、纤维囊性乳腺病、乳腺纤维瘤及乳腺导管扩张症相比,在温差、高温区域及血管影像上均有其特征性表现.结论红外热像图作为一种无创的功能性检查手段,对于乳腺肿物的诊断和鉴别有着重要意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108例临床分析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是肝硬化病人的主要致死因素.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延长肝硬化病人的生存时间、提高肝硬化病人的生存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院消化内科自1992年至2002年的10年间,内镜下治疗各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108例,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并积累一些经验,现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杨晓明;刘宇慧;温章文;陈玉香;霍维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北京龙潭社区2000~2004年健康档案资料分析

    北京市崇文区龙潭地区位于北京市东南角,辖区内总人口为54301人,三级医疗保健网健全,有医院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2所,医务人员121人.为了了解社区相关背景材料与社会支持系统,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0~2004年完成了社区常驻居民的健康档案建档及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云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43例心电图动态观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颇为常见,其造成的损害往往是多系统的,包括心血管系统改变.本研究动态观察4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并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崔贵峰;贾海军;徐淑妹;杨坚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临床病原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虽然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病毒、细菌等病原生物,人类还缺乏有效监控手段,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这就迫切需要新的技术来解决快速、准确的病原诊断,正确的药物选择和合理的给药方法等问题,基因芯片技术正是近年来出现的被许多学者所看好的一项新技术.

    作者:田小军;薛燕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计算机X线摄影胸片的效果与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胸片质量控制(Qc)的佳方法.方法对118例cR胸片进行了效果分析.就照片中肺尖、外带肺纹理、肋骨重叠的肺纹理、肺门血管、空洞液平面等阴影的显示几率,照片层次等作一评价.结果由于Qc的较好实施,提高了cR胸片的质量.结论用cR对于早期发现肺肿瘤、转移性结节、肺结核及其他弥漫性病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大桂;王澜;牛玉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与HLA误配

    目的研究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HLA)配型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将1286例次肾移植受者,按HLA误配率(MM)进行分组;统计各组术后1~2 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状态.结果 HLA配型6误配组,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1.3%;5误配组为29.8%;4误配组为19.3%;3误配组为16.0%;2误配组为12.0%;1和0误配组未见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结论供-受者间HLA配型愈好,即误配率愈低,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性愈低.

    作者:尔秀江;解泽林;杜林栋;马威然;毕如玫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磺胺药外用治疗小儿脓疱疮

    我院于1998年8月至2003年10月采用磺胺药外用治疗小儿脓疱疮5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0例患儿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3~10岁,发烧者31例.脓疱疹发生部位:面部、口周、鼻孔附近及四肢等处.初起时为一个或多个微小的红点或水疱,迅速变为脓疱,大小如豌豆,界限分明,四周有轻度红晕,疱壁薄,含透明水液,逐渐变成浑浊,疱壁易破溃,露出红色糜烂面,破后创面湿润而红,流出黄水.

    作者:温莲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S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探讨(附25例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和胸腰骨折的内固定器(简称SF钉)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后路SF钉治疗25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按 Denis分型:压缩型骨折6例,爆裂型骨折16例,安全带型骨折1例,骨折脱位型2例.10例行后路椎板减压植骨融合.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3个月,平均1.5年.全部病例于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摄伤椎X线片,记录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氏角,椎管横截面积(%),全部病例按 Frankle分级行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定.结果①手术前后相比伤椎前、后缘高度平均纠正36.8%和14.5%,cobb氏角平均矫正12.7°.随访时椎体畸形变扁4例(15%).其中以爆裂性骨折的椎体中央部丢失居多.②术前神经不全损伤者,术后76%恢复(12/16),神经功能 Frankel 分级改善 1级或以上;但5例完全性损伤者无恢复.③术后断钉1例.结论后路SF钉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复位伤椎、稳定脊柱、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植骨处理可提高手术的效果.而且此术式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廉.

    作者:丁健;沈美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红外热像图对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

    目的进一步认识红外热像图在乳腺肿物诊断和鉴别中的意义.方法对196例乳腺肿物患者的红外热像图表现及与病理检查的关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红外热像图诊断乳腺癌的正确率为89.2%.乳腺癌与炎性肿物、纤维囊性乳腺病、乳腺纤维瘤及乳腺导管扩张症相比,在温差、高温区域及血管影像上均有其特征性表现.结论红外热像图作为一种无创的功能性检查手段,对于乳腺肿物的诊断和鉴别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高东宸;张栋;侯玉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清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及胆汁酸在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及其变化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B)、胆碱酯酶(CHE)与胆汁酸(TBA)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及其变化的作用.方法选取经临床诊断的83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均严格按Child-Pugh评分进行分级(A、B、C 组).检测血清PAB、CHE、TBA与常规生化指标,部分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另选健康组(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PAB与CHE在肝硬化Child-Pugh A、B、C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AB在Child-Pugh A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TBA在Child-Pugh C组与健康组/Child-Pugh 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1).白蛋白(ALB)正常的39例Child-Pugh A级患者中 33 例PAB低于正常值.将PAB、CHE对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诊断价值与常规指标ALB进行比较,三者诊断肝硬化Child-Pugh B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相同,但诊断Child-Pugh C时以PAB的敏感度较高,以ALB与CHE的特异度较好.治疗前后PAB、CHE有显著性差异,而TBA、ALB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AB、CHE较准确反映了肝硬化患者肝脏的储备功能及其变化.TBA不及PAB、CHE敏感.

    作者:李琴;张福奎;马红;贾继东;王宝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肺栓塞59例诊断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肺栓塞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居死亡率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和冠心病,未经过救治的肺栓塞病人死亡率可达20%~30%[1],国内对该病的认识不足,误诊率较高,应高度警惕肺栓塞的发生,及早诊断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现将我中心近年来59例肺栓塞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孙涛;于连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理论实践科研并重-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

    现代医学是一门系统的科学,其目的是医治疾患、保障人类健康.作为高等医学教育中高层次的医学研究生教育,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大体分为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三种形式,且已基本建立起自己的培养教育规范.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工作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医疗的问题.

    作者:王艳玲;向里南;高立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覆膜支架治疗食管癌食管狭窄及食管-支气管瘘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放置覆膜支架对缓解食管癌食管狭窄及食管-支气管瘘临床症状的作用.方法咽部局麻后口服造影剂,在X线透视下由导丝引导定位,经支架输送器置覆膜支架于病变部位.结果治疗前吞咽困难4级2例,3级8例,2级2例,放支架后吞咽困难0级3例,1级9例.结论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或无法耐受手术的食管癌患者,放置覆膜支架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作者:马俊芳;吕萍;迟芳;孙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1066例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分布,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寻找控制感染发生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方法查阅2002~2003年住院病历 38 294 份,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8294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066例,感染率2.78%,综合(高干)科医院感染发病率高(9.01%);恶性肿瘤、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分别占6.83%和6.5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构成比51.21%,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构成比 53.07%)及致病性真菌.结论通过监控和加强培训教育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江;周京晶;刘凤阁;秦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磷甲酸钠治疗尖锐湿疣及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研究

    我科于2000年6月至2001年12月使用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磷甲酸钠(商品名:可耐注射液)治疗尖锐湿疣52例及生殖器疱疹19例,其中15例未完成治疗,可总结病例尖锐湿疣43例,生殖器疱疹11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俊英;孟悦;王增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95例分析

    目的研究羊水过少与围产儿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12月95例临床羊水过少病例(样本组).羊水过少诊断标准:临床估算实际羊水量<300 ml,超声波检查羊水指数≤5.0cm,超声波检查结果与临床有异时以临床为准.结果样本组围产儿死亡、窒息,红细胞增多症及手术产婴儿发病率均高于同期无合并症组(对照组).结论羊水过少使围产儿发病率明显增高.

    作者:孙凌云;贾军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变化分析

    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具有泛噬性,主要侵犯肝组织,亦可造成其他器官的损害.本研究随机抽取我院2003年6月至2003年12月住院期间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探讨其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

    作者:张海霞;杨欣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研究(附26例报告)

    目的总结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手术结果.方法 2000年8月至2003年9月,为26例房间隔缺损的患者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了缺损修补术.平均房间隔缺损直径18mm,直接缝合11例,补片修补15例.结果无死亡和任何并发症,平均切口长度(7.5±1.0)c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30±7)min,术后平均随诊时间(1.8±1.0)年.所有患者心功能NYHA Ⅰ级.结论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美观、微创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宗社;舒端朝;王军歧;陈述;魏涛;张保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细胞学诊断技术的进展

    细胞学的诊断技术作为病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在普查、筛查的诊断方面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同时也应用于越来越多的临床领域,尤其在上个世纪末取得了惊人的进展,需要我们去了解去学习.

    作者:孙宪智;于美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产科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产科因素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0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HIE患儿做产科因素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脐带因素、胎膜早破、羊水过少、妊高征、胎盘早剥与HIE关系密切.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治疗产科并发症,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规范化复苏新生儿窒息,是减少HIE发生的关键.

    作者:刘宝芝;张秀凤;刘月明;周福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