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丛阳;王晓红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人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5.07~2018.07间本院收治10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将两组止血有效率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研究组止血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8.00%、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人而言,综合护理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提高止血有效率,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陈惠坤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成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成病例数相同的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几项指标,结果显示,相较于常规护理组而言,优质护理组的效果更佳理想,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治疗的病患中,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推动患者的尽快康复.
作者:王平平;李桂敏;赵娜;李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黛力新联合多虑平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伴有焦虑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评估其疗效.方法:选取人民医院2018年1-3月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此群体均为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患者.随机将调研对象分为两组,治疗组45人,对照组45人.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三种评分均降低:绝望感、迟滞、睡眠障碍,差异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症,黛力新联用多虑平对其有确切治疗效果,但是具有较多的不良反应.
作者:胡晓琼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海扶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96例宫颈糜烂患者,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为研究时段,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8例,对照组采纳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采纳海扶刀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75%)比较,试验组(95.8%)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扶刀可有效改善宫颈糜烂患者的病情,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官孝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儿科门诊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的24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非计划撤管发生率、堵管、外渗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应用在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治疗过程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东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出生医学证明》使用范围以及领域日趋广泛,它证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出生人口时的健康及自然状况、出生人口的血亲关、新生儿依法获得保健服务的凭证,为其它必须以《出生医学证明》为有效证明的事项提供依据.因此,出生证明需要保持资料真实、准确及时,起着重要临床作用.新生儿出生之后,出生证办理过程中极易出现以下问题出现,如出生证明办理过程中资料不全面、排队等待时间过长、反复填写资料信心等问题,从而导致对办理证明工作人员不满从而导致投诉事件发生.本文就结合我院实际操作出现问题进行以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韦小兵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7月到本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65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33例,研究组3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则给予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对比两组各阶段对于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数据之间差异较大(p<0.05);参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将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患者护理中效果满意,既能提高健康知识掌握率,又能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陈智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预防保健工作,作为基层部队卫生医疗工作开展的一项重要基础环节,需要在整体工作实施中在确保实现各级官兵预防保健的同时,做到从卫生基础医疗服务的宗旨出发,实现对基层部队人员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但目前,基层部队各项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仍面临着较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唯有根据具体问题提出可行针对性对策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实现预防保健工作实施的目的.因此,本文将针对基层部队预防保健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相关改进对策予以阐述,为基层部队各项预防保健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思路.
作者:李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不同原因使脑组织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坏死和软化,进而表现出相应颅神经或脑功能区损伤的症状或体征.因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吸烟、性别、年龄、脂代谢紊乱、高血粘度、高尿酸、高血压、心房纤颤、肥胖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1],高血糖同样对神经功能直接损害[2],是缺血性脑卒中病情进展和恢复的重要监测指标[3].现就此做一综述.
作者:唐帅;张凌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力求进一步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方法 采取分组对比的方法,,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92%,而对照组的为83.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改善了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4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资料,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护理总有效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惊厥、肢体障碍、意识障碍、神经障碍、平均住院天数改善时间显著较对照组低,差距显著(P<0.05);以及研究组患儿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0.95%,相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结论: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可有效缩短各项功能障碍改善时间,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李妍;李晓艳;尹嘉丽;周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大脑出现慢性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因此,患者会因疾病因素造成一系列不良情绪,对生活及其后期治疗失去信心.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头痛、头晕症状,常伴有心烦、耳鸣、烦恼易怒等,为患者身心造成巨大痛苦.相关研究表明,对临床上述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干预,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变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增加临床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就近些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结合我院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为后期医学者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黄春灵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力度.高中语文在整个高中科目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合理化的创新及发展是十分可行的.为了能够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全方位的增强,就应该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不断地转变,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造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提升高中生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性.本文主要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够提出一定的建设性意见.
作者:王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策略.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一年之间收治的60例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大大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张薇薇;于彬彬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取2107年3月到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共计7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水平.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实施积极心理护理,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提升健康心理水平,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作者:黄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调查门诊输液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压力源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上海市四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符合条件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评定结果为阳性的对象运用工作压力源量表评价.通过专家访谈、心理咨询师进一步评估,找出心理健康问题,设计减压对策进行干预.2周为治疗周期,综合评价受试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工作负荷、医患关系、外部环境为前三位主要工作压力源.干预后各项自评表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即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转,而患者满意度增加(P<0.05).结论:通过分析影响门诊输液室护士心理健康的压力源,有效落实减压策略,可以对其健康状况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王馥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 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多期扫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多期扫描组给予多层螺旋CT对动脉期、全肝静脉期、病灶平衡期扫描,对照组给予多层螺旋CT平扫.观察两组显示情况,比较诊断准确率.结果 两组诊断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多期扫描组明显提高了结节型肝癌诊断准确率.多期扫描组各期病灶显示率均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刘永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基于治未病理念的健康管理应用于社区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社区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单纯西医健康管理和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健康管理和西药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指导饮食管理,并定期进行功法锻炼.观察12个月之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治疗效果,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BG)和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gA1c)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有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比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治未病理念的健康管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更有效,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招钦 刊期: 2019年第12期
为了解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COPD的相关问题,本文将各学者的研究成果与本人的临床经验结合,对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COPD的诱发因素及临床症状,强调了及时治疗疾病的重要性.重点从发病机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三方面出发,对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终证实了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在COP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脊柱外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并发症、满意度的影响价值体会.方法:我院以随机的方式选取80例在本院脊柱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优质护理.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均差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脊柱外科护理中护理中,可采取优质护理方式,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薇 刊期: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