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坤
目的:本文分析心理护理应用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研究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本院进行治疗的抑郁症中盲选80例纳入本次研究之中,第二组40例接受常规的基础护理干预,第一组40例患者接受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对第二组和第一组患者护理效果展开分析.结果:第一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之中其抑郁评分、HAMD评分明显优于第二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降低患者的抑郁状况,保障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申子源;王智;黄志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航空性鼻窦气压损伤成为危害飞行员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对近10年经我院疗养康复的飞行员中45例有航空性鼻窦气压损伤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飞行员航空性鼻寞气压损伤的医疗保健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作者:徐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在自我保护中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门诊投诉接受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选择49例门诊护理投诉在研究过程中,分类和总结,分析投诉产生的原因,针对相关问题,做了一个良好的责任部门,并提出预防措施和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在分析纠纷的原因,提出对策处理,防止纠纷,树立优质服务的概念,学习法律知识,依法处理纠纷,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结合患者的利益.护理综合素质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有力保障.结论: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法律意识,降低风险系数,做好预防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大限度地防止护患纠纷,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利益和人身安全.
作者:朱丽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对肾内科中老年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针对医院内护理中老年肾内科患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意识有所上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所提高,降低了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结论 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性措施来降低护理中老年肾内科患者的安全隐患.
作者:沙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作为我国现代医疗事业中较为常用的设备,其主要是通过高频磁场来达到加速运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沿着直线形式运行加速,因此命名为直线加速器,而闸流管是直线加速器中的高压系统.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通过研究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闸流管的工作原理,并对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探寻到有效的维修和处理措施,为我国医疗设备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赵明军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颈源性高血压采用针刺推拿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研究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期间接收的60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运用针刺推拿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干预后患者治疗疗效、血压治疗前后变化状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3.33%,明显多于对照组为76.67%,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上,观察组治疗后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源性高血压采用针刺推拿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更好的控制血压状况.
作者:袁玉福;王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在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0例在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后3d的乳房胀痛发生率和泌乳通畅率,并比较两组产后7d的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3d的乳房胀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泌乳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7d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中可降低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提高乳腺管通畅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陈璐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面向留学生招生及实行全英教学是教学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留学生教学的特殊性,结合妇产科实验见习课全英教学特点,通过系统、有序的课前准备,改革教学方法以及客观公正的教学效果评价,进而提高留学生妇产科实验见习课的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做出贡献.
作者:以善佳;田正平;姚军;蒋彩琼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在临床检测中通过对尿液的性质、量、组成成分等进行分析,能够为部分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尿常规是疾病检查与诊断期间为基础的手段,在现阶段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随着临床检测方式的不断改进,新型设备的不断引进,能够通过科学的方式获得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尿液的排出在机体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维持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同时能够为全身血液及组织器官之间存在较大联系.尿液检验方式主要有肉眼、显微镜与化学方式,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尿液化学分析检查能够更快的获得精确的结果.本文就尿常规检验方式进行综述,为后期临床检验奠定基础,内容如下.
作者:骆晓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急诊科是医院救治急危重症的重要场所,护理水平能够直接体现医院急救水平和综合实力.由于急诊科重症患者较多,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多,常对护理人员在技术水平、病情观察、应急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决定了急诊科是一个护理风险系数较高的科室,急救工作中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危及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为了更好地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李新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到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荐价值.
作者:李润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析影响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因素,并讨论针对性干预对策实施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的检验标本286份作为研究对象,整理分析影响检验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展开相应的干预对策,还比较干预前后检验标本的质量情况,以分析不同影响因素质量控制对策干预的效果.结果 经观察发现,影响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是操作、样本、操作人员、仪器及环境;经针对性对策干预后,各项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均有明显下降,且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因素诸多,但经针对性的对策干预后,可有效地预防、改善不良质量问题出现,从而保障检验质量水平.
作者:周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督脉灸、中西医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中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督脉灸,两组均连续治疗7d,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P<0.05.
作者:蔡辅贵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后,对其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妇科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4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予以抽签法的形式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1例.对照组行基础心理指导,研究组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SAS以及SD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研究组,两组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两组心理健康评分中,护理前两组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存在差异性(p<0.05);研究组满意度90.4%高于对照组61.9%.结论:将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临床推广价值可行.
作者:蔡忠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思考孕期饮食及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作用.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10月本院诊疗的80例孕前肥胖/超重孕妇,随机分为甲组40例、乙组40例.其中甲组使用传统护理干预,乙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孕期饮食、运动干预,比较患者糖尿病发生率、血糖指标.结果:乙组糖尿病发生率为2.50%,甲组则为15.00%,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甲组餐前0.5h、餐后2h、空腹血糖水平明显较差于乙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以传统护理干预为前提,融合孕期饮食和运动干预等措施,能够在预防糖尿病发生率的同时,对患者血糖水平予以控制,值得推广.
作者:韵爱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力求进一步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方法 采取分组对比的方法,,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92%,而对照组的为83.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改善了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为降低双源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及对患者的危害,本文从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应用现状、对比剂外渗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出较好相应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选择适宜穿刺部位、加强双筒高压注射器检查、合理选择静脉针头,并对出现外渗后如何护理展开了详细的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韦翠光;韦利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个体化饮食指导的重要性.方法:选择近一年在我院接受妇产科检查并建档的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格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个组别,病例数均为25例,检测出病情后所有患者都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口头饮食指导干预,试验组给予患者个性化饮食指导,观察病人血糖控制情况、妊娠结局等.结果:试验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妊娠期孕妇体重增长值及新生儿体重都较对照组更轻(P<0.05);试验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个性化饮食指导,有助于更好控制血糖,以防孕期体重过快增长,进而可对妊娠结局起到了积极影响作用.
作者:徐娟;肖一丹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腹部创伤患者采用CT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56例本社区服务中心手术疑似腹部创伤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分别采用X线检查与CT检查,对其准确性予以对比.结果:疑似腹部创伤患者确诊结果阳性43例,占比76.79%;阴性13例,占比23.21%.X线检查阳性38例,占比67.86%;阴性18例,占比32.14%.CT检查阳性44例,占比78.57%;阴性12例,占比21.43%.与X线检查(62.79%、15.38%、51.79%)相比,疑似腹部创伤CT检查诊断结果灵敏度(95.35%)、特异度(76.92%)、准确性(91.07%)较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腹部创伤患者而言,应用CT扫描予以检查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对患者临床确诊起到了积极影响,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黄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PBL教学法在皮肤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12月-2018.1月间在我院皮肤科实习的62名护理专业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生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名,观察组给予PBL教学法,对照组传统LBL教学法,评价两组实习生出科考核成绩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出科理论、操作、病例书写、健康宣教效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满意度29例(93.55%),高于对照组23例(74.19%),(χ2=13.853,P<0.05).结论 临床在皮肤科实施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实习生出科考核成绩、健康宣教能力及满意度.
作者:梁福荣 刊期: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