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干预效果评价

陈璐璐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 产后乳房胀痛, 泌乳量
摘要:目的:评价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在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0例在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后3d的乳房胀痛发生率和泌乳通畅率,并比较两组产后7d的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3d的乳房胀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泌乳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7d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中可降低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提高乳腺管通畅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部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采取用西药(西比灵+西其汀)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针灸、推拿.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医疗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价值,能提升疾病的康复效果.

    作者:曹志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日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来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50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分别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优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疾病健康知识知晓优良率为88.00%,依次高于常规组的72.00%和61.33%,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日常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疾病健康知识知晓度,有利于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管理模式,是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切实可行的途径,值得推广.

    作者:刘燕;曹菲霞;刘恒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海扶刀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海扶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96例宫颈糜烂患者,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为研究时段,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8例,对照组采纳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采纳海扶刀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75%)比较,试验组(95.8%)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扶刀可有效改善宫颈糜烂患者的病情,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官孝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两种体架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应用两种不同的体架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摆位误差及外放边界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4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例体位固定装置使用胸腹平架,20例使用乳腺托架,所有患者在放疗前应用机载影像系统获取锥形束CT图像,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cone beam CT,CBCT)图像和计划图像融合,然后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并根据摆位误差计算各组PTV外放边界.结果平架组中心点偏差X(左右)为(2.9±1.6)mm,Y(头脚)为(3.3±1.8)mm,Z前后为(2.6±1.6)mm,乳腺托架组中心点偏差X(左右)为(2.5±1.7mm),Y(头脚)为(3.2±1.7)mm,Z(前后)为(3.6±1.6)mm,胸腹平架组在前后方向的误差值比乳腺托架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右与前后方向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腹平架组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的外放边界分别为8.2mm、9.4mm、7.6mm,乳腺托架组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的外放边界分别为7.4mm、9.3mm、10.3mm,胸腹平架组在前后方向外放较托架组小.结论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使用胸腹平架在前后方向误差更小,更能提高摆位重复性,从PTV外放考虑,胸腹平架组在前后方向更能保护正常组织.

    作者:王燕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关于女性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案例分析

    目的 探讨青春期女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原因,旨在为临床.方法 将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出血的原因.结果 57例患者中无排卵患者39例(68.42%),营养失调有11例(19.30%),精神紧张和压力过重、情绪影响的7例(12.28%).结论 青春期功血女性患者以无排卵者较为常见,临床诊断需要和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治疗常选择性激素以促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发育和恢复正常为目的.

    作者:桑军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讨影响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的因素

    营养是维持人体健康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合理膳食可以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属于中等劳动强度者,他们的新陈代谢旺盛,学习紧张,课外活动丰富,因此需要有健康的体格和充足的营养支持.

    作者:陈博雅;付朝旭;代霖;李聪;许妍姬;许梅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相关分析

    目的:分析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在并发症上,对照组发生率20.0%较观察组8.0%明显较低,且P<0.05.在满意度上,对照组为84.0%较对照组96.0%明显较低,且P<0.05.结论: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期间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即可减少各种并发症,还能使患者达到较高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对老年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0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应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2周,每周3次,观察时间均为6周.在治疗前、治疗后1、2以及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安全.治疗过程中每天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血糖、血脂、肝功等指标每周检查一次.结果:应用MECT治疗,起效快,在第一周末即出现统计学意义,第二周末效果更明显.尤其对焦虑症状的效果更明显.在四周末两组各项评分差距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结论: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对老年抑郁障碍患者起效快,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陈运昭;刘亚丽;孟祥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平喘止咳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取平喘止咳汤的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喘止咳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血气和肺功能明显改善,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取平喘止咳汤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气和肺功能.

    作者:万志刚;吴敏;魏秀元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给予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针灸治疗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展开研究.方法:从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间接受治疗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按照相同的比例随机分到研究组与对照组中,每组均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分别实施不同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远远小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差异使其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使患者总有效率提高,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余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定期随访管理对社区高血压病控制的效果分析

    目的:评论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由于社区医师的定期随访而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这个治疗效果.使其即使面对不同情况的高血压患者,依然能展现出合理有效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地址所在的一个社区里选取了300多例高血压病患者,运用多种随访方式让这些患者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及时控制,并利用居民电子健康答案系统将内容进行统一管理.经过了一年的努力,观察分级管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以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本院为期一年的定期随访观察,这三百多例高血压患者在随访前后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级随访管理级别降低程度明显,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降低程度明显,高血压控制率提高程度明显.结论:社区高血压病可以利用定期随访管理来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作者:何亚军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推拿、牵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推拿、牵引联合补阳还五汤针对腰椎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相关效果分析.选取本院治疗过的腰椎盘突出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他们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两个组别.对比组采用推拿、牵引,实验组采用推拿、牵引联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均经过周期为3个月的治疗后,观察两个组别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性,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优于对比组,从恢复的效果及好转的人数统计来看,均优于对比组.结论:实验证明,针对腰椎盘突出患者进行推拿、牵引治疗的过程中,适当的进行补阳还五汤的调理辅助治疗,有利于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应该被广泛地进行推广应用,帮助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更好的病症治疗,减轻患者的病症负担.

    作者:周天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析综合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9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实施常规和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80.0%,且等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31.1%,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的实施对提高小儿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促进作用,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伟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硝酸甘油与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率分析

    目的:探究硝酸甘油与低分子肝素钠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这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使用硝酸甘油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心绞痛发生次数、持续时间以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相比:P<0.05.两组患者治疗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生次数、VAS评分对比:P值<0.05.讨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使用硝酸甘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值得推荐.

    作者:熊春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患儿34例,将其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其中包括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儿麻醉采用氯胺酮,观察组患儿麻醉采用七氟烷,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均存在明显优势,两组之间数据差异,经计算后显示(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儿麻醉相关指标相比,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少,且麻醉总有效率也较高,组间数据经统计学计算后发现(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行手术患儿采取七氟烷进行麻醉处理,其用药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临床麻醉效果.

    作者:卜梦梦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5A护理模式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5A护理模式对患者的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入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8例作为主要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护理组(44例)、对照组(44例),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5A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肾功能及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清肌酐及血尿酸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护理组患者QOL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5A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血清肌酐及血尿酸氮水平,修复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亮;丛阳;王晓红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周期性艾灸时程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周期性艾灸时程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学院收治原发性痛经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取周期性艾灸治疗,依照艾灸时程划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艾灸15分钟,B组患者艾灸30分钟,对比分析原发性痛经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痛经评分均得到显著下降,B组患者痛经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总有效率(98.3%)显著高于A组(90.0%)(P<0.05),B组患者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A组.结论:周期性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与时间有关,艾灸30分钟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作者:黄纬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

    目的:针对普外科护胃部手术后并发症出血所采取的临床治疗方案,进行客观分析.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是利用凝血酶以及补充血容量等方式进行非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所取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6.00%和82.00%.结论:在治疗普外科胃部手术后病发出血患者时,使用凝血酶以及补充血容量等非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并发出血症状的改善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中大面积推广.

    作者:张学锋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风险预防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总发生情数为2例,占比6.2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0例,占比20.8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数为49例,占比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41例,占比80.39%,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大多存在意识障碍等问题,自理能力较低,十分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风险预防综合护理在护理神经内科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数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琨梅;胡建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对产妇负性情绪、产程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对产妇负性情绪、产程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71例在我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36例,对照组+全程导乐助产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产程、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分数远低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远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可缓解产妇负性情绪,缩短产程,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丹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