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遇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对黏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5例我院接收的黏连性肠梗阻患者,就诊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20,采取开腹肠黏连松解术)与观察组(n=25,采取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对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要少,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要短(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术后再次手术例数较对照组明显要少(P<0.05).结论 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具有微创特点,并发症少,术后再次黏连的几率小,值得推广.
作者:高林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及预后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蝶垂体瘤手术患者7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依从性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SD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中显著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春艳;丛兰;张晔君;朱研霖;王珊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到2017年11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通过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通过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好转情况[1].结果: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手术治疗观察后,对照组55人治愈30例,好转1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2.72%;观察组55例患者通过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治愈37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09%;将两组术后结果统计进行对比分析.结论:通过统计学分析的方式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发现P<0.05,有着很明显的疗效差异.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1].
作者:陈移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脑膜瘤术后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脑膜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施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NIHSS)、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膜瘤术后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缓解其心理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患者各方面的生活质量.
作者:丛兰;张晔君;王珊珊;李春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在治疗偏头痛时,中医内科治疗方法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在治疗过程当中使用中医辨证方法,对照组则通过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方法进行治疗,然后针对两组患者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偏头痛时,中医辩证法所起到的临床效果相当显著,可实现对患者预后的有效改善.
作者:杨博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营养支持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营养支持治疗.对2组转归结果的差异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无创通气时长为(7.13±2.67)d、ICU住院时长为(8.33±2.14)d,均短于对照组无创通气时长、ICU住院时长,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治疗干预,可缩短无创通气时长和ICU住院时长,效果显著.
作者:庞彩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本文通过参阅相关文献报道,对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了归纳综述,以期为相关医护人员提供参考,降低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率,实现急诊科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顾美萍;张莉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对产妇负性情绪、产程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71例在我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36例,对照组+全程导乐助产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产程、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分数远低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远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可缓解产妇负性情绪,缩短产程,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丹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本文分析心理护理应用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研究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本院进行治疗的抑郁症中盲选80例纳入本次研究之中,第二组40例接受常规的基础护理干预,第一组40例患者接受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对第二组和第一组患者护理效果展开分析.结果:第一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之中其抑郁评分、HAMD评分明显优于第二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降低患者的抑郁状况,保障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申子源;王智;黄志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入院方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3例.其中参照组为患者发病后由家属自行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实验组为患者发病后及时选择院前急诊方案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要高,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等血压指标与参照组相比要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放疗和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与毒副反应.方法:选取2015-2018年于我院就诊的80位中晚期宫颈癌的患者,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联合运用放疗与化疗,为联合组:另一组患者仅放疗,为放疗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发生的毒副反应.结果:联合组的CR率为47.5%,缓解率为82.5%.放疗组的CR率为25%,缓解率为52.5%.在毒副作用上,联合组骨髓抑制、直肠反应、胃肠道反应、泌尿生殖道反应、3-4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5%、42.5%、52.5%、1%、7.5%,均高于放疗组.结论:联合运用放疗与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缓解率、控制率较高,但相较于单纯放疗,患者发生毒副反应较多.
作者:康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强化护理干预对ICU老年患者术后谵妄转归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本院ICU老年住院谵妄患者展开研究,从中抽出80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谵妄持续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P值小于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观察组患者的D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性:P值<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ICU住院老年谵妄患者的病情,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谵妄持续时间,值得推荐.
作者:祁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联合CT在脾脏肿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诊断效能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脾脏肿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诊断,研究组应用腹部超声联合CT诊断.结果 研究组诊断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脾脏肿瘤的诊断过程当中,腹部超声联合CT的诊断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荣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案分别为常规护理方案、舒适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方案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是一种理想选择.
作者:车宇虹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子宫颈癌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2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52例子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Ⅰ期患者5例,Ⅱ期患者26例,Ⅲ期患者21例.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分析.结果:经放射治疗后,Ⅰ期5例患者存活率100%,Ⅱ期患者26例,存活19例,存活率为73.08%,Ⅲ期患者21例,存活11例,存活率52.38%.结论:对子宫颈癌患者给予放射治疗效果显著,既能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命,又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续彩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肛肠手术后肛门瘙痒症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肛肠手术后肛门瘙痒症患者108例进行分组研究,通过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的治疗方法西医综合治疗,实验组的治疗方法则是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熏洗、坐浴等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手术后肛门瘙痒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采纳和进一步大力推广.
作者:曾宪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PDCA护理模式改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7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资料,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PDCA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家庭功能、社会功能、疾病因素各项评分分别为18.64±1.03分、18.04±1.11分、17.64±2.03分、18.11±1.64分、18.13±0.67分,差距显著(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PDCA护理模式可有效通过改善疾病和疏导心理问题,进而整体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全美丽;倪雪;杜影男;唐婧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症状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参照组(33例,常规护理)、综合组(34例,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发生率,支气管哮喘症状评分.结果:护理后2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护理后综合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综合组胸闷、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症状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症状控制效果.
作者:吕彬彬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为了探究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儿科治疗的138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调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检查(量血压、体温),进行宣传健康教育,患者在监护人的看护下进行康复,医护人员不参与干涉,但是进行定期回访工作;实验组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干预,并对患者用药安全、心理状态及饮食健康进行规划和干预.结果 研究显示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37.6%,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1.3%.结论 研究证实对急性胃炎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其在恢复过程中有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其病情稳定.
作者:刘千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偏瘫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卧位管理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且并发症、后遗症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舒适护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减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