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本文从老年护理人才的概念、老年护理人才的定位、老年护理人才的作用、国内外老年护理人才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老年护理人才的研究进展.探讨我国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核心人才仍处于初级阶段.
作者:吴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力度.高中语文在整个高中科目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合理化的创新及发展是十分可行的.为了能够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全方位的增强,就应该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不断地转变,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造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提升高中生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性.本文主要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够提出一定的建设性意见.
作者:王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对超声医学在临床急诊检查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并根据其临床作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筛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急诊检查患者90例,通过统计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临床急诊常规的检查方法,实验组则是采用超声医学检查和临床急诊常规的检查方式相结合,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别观察并通过患者的临床急诊检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72.4%,而实验组总体的有效率高达93.3%,两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验组临床急诊检查有效率可得,在临床急诊检查的应用效果上,将临床急诊常规检查和超声医学检查相结合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值得进行深度探究以便在临床推广[1].
作者:雷光华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将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颅脑手术患儿围手术期,观察应用的成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颅脑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成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参照组,以及实施心理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成效.结果:通过观察患儿围手术期mYRAS评分、生理指标、并发症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显示研究组均明显的优势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手术患儿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模式,可以明显的提升治疗成效.
作者:郑娟;褚国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提供预警性护理服务对健康认知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行PCI手术的AMI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35例,一般护理服务)与预警组(37例,一般组+预警性护理服务).比较护理后两组健康认知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预警组健康认知优良率远高于一般组(P<0.05),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远低于一般组(P<0.05).结论 为AMIPCI手术患者提供预警性护理服务可改善患者健康认知情况,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
作者:鲍夏妃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开放性额眶前颅底部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18例开放性额眶前颅底部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清除血肿及坏死脑组织、重建修复前颅底、重建眉弓等方法,总结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法则,13例1级,2例2级,2例3级,1例出现死亡,所有患者没有出现一例永久脑脊液漏.手术后,7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治愈6例,死亡1例.结论:采用清除血肿及坏死脑组织、重建修复前颅底、重建眉弓等方法治疗开放性额眶前颅底部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可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韩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国家医疗水平都有很大进步.然而,糖尿病的发病率很高,并且治愈度很难.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有西医治疗法,还有中医治疗法,两种治疗方式和病理研究在用药方面有所不同.经过长期的医疗经验,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更为有效.
作者:杜玉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康复新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所有研究对象的就诊顺序不同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32例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康复新液治疗.治疗后评估两组的疗效,观察幽门螺杆菌(Hp)转阴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Hp转阴率为93.75%,治疗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的Hp转阴率为75.00%,治疗有效率为81.2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为6.25%,对照组为9.37%;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茹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脂、高血压症患者血脂、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患者均为我院体检人员例数为55例,研究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1月,对上述体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干预前后血压、血脂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对55例患者进行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干预前,并且TC、TG、LDL-C明显低于干预前组,而HDL-C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同时,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对比干预前,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临床指标,保证患者的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郭荣会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本文主要是为了研究糖尿病合并肾病的老年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状态.方法:随机选择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综合护理方案,认真落实好护理工作.所有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均没有出现异常现象,也没有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终得出结论:客观评价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效率,还能进一步稳定患者的病情,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白玲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对社区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社区服务中心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闫明;付蕾蕾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12例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护患关系、服务态度、病房管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2.9%、98.2%、94.6%、100.0%均高于对照组的73.2%、71.4%、75.0%、76.8%,同时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总缓解率91.1%高于对照组78.6%,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利于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袁文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把心理护理分为两组,参照组主要是进行特殊心理护理,对照组只是普通的心理护理,然后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对照.结果:从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都要高于观察组,这些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情绪.
作者:李筱萌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饮食管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症状改善、并发症及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2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饮食管理.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结果:干预组紫癜、腹痛、关节痛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4.35%较对照组的19.57%低(P<0.05);干预组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HSP患儿治疗过程中配合系统性饮食管理,可有效促进患儿症状消退,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使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大大提高.
作者:陈娟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76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资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儿1年内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1年发病率为15.79%,对照组为50.0%,相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为73.68%,相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结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应用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控制患儿1年内发病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刘丽;刘智慧;张翠爽;吴艳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现阶段我国医学事业、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部分医学事业研究取得显著进步.在我国烟草市场庞大基础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各大医学机构研究重点问题.近些年来,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治疗及其保健措施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外认为该类疾病可作为预防、治疗疾病.本文就近些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结合我院实际治疗情况进行以下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菊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在中医内科中,眩晕症是常见的疾病症状,该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中,对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医学认为眩晕症的发生与痰湿中阻、肾精不足有关,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等对眩晕症患者的病因进行合理的分析诊断,提高中医内科临床治疗水平,从而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本文叙述了什么是眩晕症,还阐述了辩证论治对眩晕患者的病因诊断.
作者:李孝祥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针对针灸治疗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展开研究.方法:从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间接受治疗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按照相同的比例随机分到研究组与对照组中,每组均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分别实施不同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远远小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差异使其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使患者总有效率提高,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余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针对精神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统计进行分析,给今后临床用药带来参考与依据.方法:针对过去在我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9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入选患者均在治疗期间服用精神类药品,并出现了不良反应.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记录加以回顾性分析,了解其不良反应的具体状况.结果:在所选择的患者中间,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概率相对比较高;氯氮平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为普遍;在所有不良反应类型中,患者神经系统发生损害的比例大.结论:针对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应该科学合理的控制精神类药品的服用剂量,同时给予密切的监测管理,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作者:龚姣姣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中医综合护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中医综合护理,对比护理后的情绪状态和神经功能.结果:护理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低(P<0.05),试验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中医综合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