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茹
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来说,其重要性难以替代,尤其是相比奶粉喂养的优势要大的多.本文首先分析了母乳喂养效能的情况,然后总结指出母乳喂养的好处,后提出如何通过护理行为提高母乳喂养率,以期推进和优化妇产科的护理工作.
作者:白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评论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由于社区医师的定期随访而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这个治疗效果.使其即使面对不同情况的高血压患者,依然能展现出合理有效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地址所在的一个社区里选取了300多例高血压病患者,运用多种随访方式让这些患者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及时控制,并利用居民电子健康答案系统将内容进行统一管理.经过了一年的努力,观察分级管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以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本院为期一年的定期随访观察,这三百多例高血压患者在随访前后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级随访管理级别降低程度明显,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降低程度明显,高血压控制率提高程度明显.结论:社区高血压病可以利用定期随访管理来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作者:何亚军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两组患者均先使用药物祛痰和氧气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进行五天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胸部叩击疗法进行排痰处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脱机时间、氧饱和度以及肺静态顺应性.并且记录患者咳嗽后胸片和肺部听诊的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日常的吸痰和振动排痰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心率、呼吸指标、胸片情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的排痰方法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能有效地祛除呼吸道的分泌物,预防患者肺部感染,在临床医学治疗中值得应用.
作者:徐国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和讨论.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了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以及用药依从性.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和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作者:高飞旋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对比分析周期性艾灸时程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学院收治原发性痛经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取周期性艾灸治疗,依照艾灸时程划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艾灸15分钟,B组患者艾灸30分钟,对比分析原发性痛经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痛经评分均得到显著下降,B组患者痛经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总有效率(98.3%)显著高于A组(90.0%)(P<0.05),B组患者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A组.结论:周期性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与时间有关,艾灸30分钟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作者:黄纬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免疫功能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万雪娟;杨新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调查门诊输液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压力源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上海市四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符合条件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评定结果为阳性的对象运用工作压力源量表评价.通过专家访谈、心理咨询师进一步评估,找出心理健康问题,设计减压对策进行干预.2周为治疗周期,综合评价受试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工作负荷、医患关系、外部环境为前三位主要工作压力源.干预后各项自评表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即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转,而患者满意度增加(P<0.05).结论:通过分析影响门诊输液室护士心理健康的压力源,有效落实减压策略,可以对其健康状况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王馥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疼痛及恢复期神经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9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VAS)、神经功能(SSS)恢复情况及各项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高磊;罗京;高菲;李雪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80例展开研究,按照患者不同的临床心理干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行心理护理.以MCMQ量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均有效改善,相较干预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心理改善情况相较对照组明显较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主观应对及社会支持度,转变自身的不良心理状态,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伊晓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依据对过往案例的分析,探讨研究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针对这些相关问题制定出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案,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的检验质量;方法:研究分析在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这个时间段内的微生物检验标本1404例,总结出各例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该原因所占比例,并对所得所得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做出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方案;结果:在抽取的1404例样本中共出现449例不合格样本,样本不合格率为32%.结论:加强对微生物标本检验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的质量,提高医师临床治疗的准确性.
作者:周美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隐球菌性脑膜炎(CM)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侵袭导致的真菌感染,而T细胞免疫缺陷是这类疾病的高危人群,对于长期进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实体气管骨髓移植者、糖尿病及肝硬化患者患病几率均较高.由于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发达国家中的隐球菌病发病率已经在不断下降,但部分发展中国家,隐球菌脑膜炎算是艾滋病患者的常见机会感染虽然积极的抗真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但临床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居高不下,也是非洲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先就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病情况与治疗进展,为临床后期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颈源性高血压采用针刺推拿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研究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期间接收的60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运用针刺推拿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干预后患者治疗疗效、血压治疗前后变化状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3.33%,明显多于对照组为76.67%,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上,观察组治疗后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源性高血压采用针刺推拿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更好的控制血压状况.
作者:袁玉福;王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探讨疾病预防机构应急能力评价探讨研究.方法:综合文献中现状结果及专家咨询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评价指标框架,对于三级指标进行筛选且设置权重.结果:我市疾控中心平均得分为73.57分,疾控中心能力评价指标特点是疾病控制中心基本情况,监测预警能力,现场流行学调查及处理的项目集中得分较高,而实验室监测及教育培训得分均较低.结论:该指标可以真实有效的评价反应本市疾控机构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并且指明应急能力体系建设工作的方向,可以应用该指标体系进行日常疾病预防机构的考评考核,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立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对策,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体验,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某医院需要妇产科收治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子及常见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即服务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及业务因素.结论 通过明确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法律制度,加强自身专业技能提升,护理人员有效的实现了自身价值,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护理服务,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提高,将妇产科护理中肯可能出现的问题降到低,有助于患者康复和树立良好的医院口碑,在临床护理中可以广泛推广.
作者:吕丽;韩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空气注入法对留置导尿管病人拔管时尿道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泌尿外科手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空气注入法拔除导尿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导尿管拔除法,比较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的首次排尿情况以及拔管时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排尿困难、排尿不适、血尿以及继发性尿潴留分别有2例、4例、0例和3例,对照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是4例、7例、3例和6例,观察组情况更好,P<0.05.终观察组拔管无不适有20例,轻微不适16例,中度不适4例,对照组患者对应例数分别为16例、13例和7例,舒适度不如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空气注入法为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拔管,有助于减少对尿道的损伤,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邓仕红;罗惠芬;罗文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以本院收治的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66例进行观察,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33例采用低剂量黄体酮治疗(100mg/d),研究组33例采用大剂量黄体酮治疗(300mg/d).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常规组,且阴道出血量、总出血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来讲,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都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相对而言,大剂量黄体酮治疗方案的效果更佳,患者康复较好.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张凤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在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0例在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后3d的乳房胀痛发生率和泌乳通畅率,并比较两组产后7d的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3d的乳房胀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泌乳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7d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中可降低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提高乳腺管通畅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陈璐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度的作用的相关观察.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满意度、主观舒适度、心理状态指标及血透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主观舒适度、心理状态指标等评分及血透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理想.
作者:石镜;周亚茹;王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入背景下,我国对医疗事故的处理也构建了更科学完善且适合的规章制度.医患纠纷是医疗事故常见的一种问题,特别是与护理方面的一系列医疗纠纷.所以,为了确保各项医疗事故能够得到妥善处理,相关工作人员应不但提升自身的风险意识,充分重视、不断优化外科护理文书管理,以此来尽可能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陶倩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对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对象.A组、B组分别给予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治疗.对比治疗后ALT复常率、GTP复常率、HBV-DNA阴转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ALT复常率、GTP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均相近(P>0.05);2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肾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的效果相近,但是前者肾损伤发生率低.
作者:赵坚 刊期: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