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飞行员航空性鼻窦气压损伤的医疗保健

徐琰

关键词:飞行员, 气压损伤性鼻窦炎, 医疗保健
摘要:航空性鼻窦气压损伤成为危害飞行员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对近10年经我院疗养康复的飞行员中45例有航空性鼻窦气压损伤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飞行员航空性鼻寞气压损伤的医疗保健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分析病患的入院情况、诊疗过程,详细介绍优质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病患的各项指标变化及恢复情况,从而获得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改善预后的状况,增加病患和家属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何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无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无湿化吸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2015年12月~2018年1月在本院实施中低流量吸氧的患者,选择随机方式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选择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法实施氧疗,对研究组患者选择无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法实施氧疗.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24h的吸氧后,研究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患者,但两组患者差异性并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湿化瓶细菌污染阳性率为31.7%(19/60),对照组湿化瓶细菌污染阳性率为48.3%(29/60),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结论:研究表明,无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不会对患者舒适度产生影响,对降低湿化瓶细菌感染率极为有利,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徐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电流感觉阈值测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概述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与电生理特点,明确电流感觉阈值测定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并总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电流感觉阈值测定的相关文献,并与临床常见电生理检查项目做对比.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主要以小纤维神经为主,电流感觉阈值测定在其早期的辅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闯;王秀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和症状控制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症状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参照组(33例,常规护理)、综合组(34例,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发生率,支气管哮喘症状评分.结果:护理后2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护理后综合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综合组胸闷、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症状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症状控制效果.

    作者:吕彬彬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在本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住院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协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预后,总结相关管理措施,分析结果.结果: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管理后,实验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多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对心脏病患者采用协同护理的可以有效改善了患者预后,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丁雪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浅析老年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

    本文从老年护理人才的概念、老年护理人才的定位、老年护理人才的作用、国内外老年护理人才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老年护理人才的研究进展.探讨我国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核心人才仍处于初级阶段.

    作者:吴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全程系统护理模式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全程系统护理模式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76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资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全程系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指标及时效性.结果:研究组患儿二氧化碳氧分压和血氧分压显著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距显著(P<0.05).结论:小儿喘憋性肺炎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基础实施全身系统护理模式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提高血氧饱和度,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倪雪;杜影男;唐婧;全美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于2017年2月-2018年3月本院所收治支原体性肺炎患儿100为本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100例患儿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50例患儿.干预组接受临床护理干预路径,常规组则为常规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患儿接受护理服务后期症状表现缓解与住院时间的指标评分、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指标评分,均略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支原体性肺炎患儿,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路径,能改善患儿不良的症状表现,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患儿早日疾病转归.

    作者:胡朝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沙丁胺醇压缩雾化治疗小儿呼吸阻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沙丁胺醇压缩雾化治疗小儿呼吸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180例医院收治的小儿呼吸阻塞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沙丁胺醇压缩雾化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压缩雾化治疗小儿呼吸阻塞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顺利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胸痛中心认证云平台数据库的质量管理

    本文首阐述了胸痛中心认证云平台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其次对其质量控制要求加以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其质量管理的相应措施:定期组织培训并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实施分级管理制度,安排专人管理数据;及时将原始资料进行保存和收集,方便核查;明确落实首诊负责制度;规范胸痛患者的诊治流程,并严格落实科室诊治制度等,旨在进一步提高胸痛患者的救治水平,为促进医学技术水平提高做出贡献.

    作者:朱正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及预后评价分析

    目的:探究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及预后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蝶垂体瘤手术患者7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依从性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SD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中显著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春艳;丛兰;张晔君;朱研霖;王珊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康复新液的应用价值探究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康复新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所有研究对象的就诊顺序不同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32例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康复新液治疗.治疗后评估两组的疗效,观察幽门螺杆菌(Hp)转阴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Hp转阴率为93.75%,治疗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的Hp转阴率为75.00%,治疗有效率为81.2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为6.25%,对照组为9.37%;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茹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出生医学证明》办理投诉原因分析及改善研究

    《出生医学证明》使用范围以及领域日趋广泛,它证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出生人口时的健康及自然状况、出生人口的血亲关、新生儿依法获得保健服务的凭证,为其它必须以《出生医学证明》为有效证明的事项提供依据.因此,出生证明需要保持资料真实、准确及时,起着重要临床作用.新生儿出生之后,出生证办理过程中极易出现以下问题出现,如出生证明办理过程中资料不全面、排队等待时间过长、反复填写资料信心等问题,从而导致对办理证明工作人员不满从而导致投诉事件发生.本文就结合我院实际操作出现问题进行以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韦小兵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64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骨折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骨折病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骨折患者98例,在DR平面的基础上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并应用MPR、SSD、VR等技术进行后处理,对DR、比轴位图像以及三种后处理技术对于不同骨关节骨折的检出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结果:MPR的总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检查方法(P<0.05),而在临床分型方面,MPR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显著低于DR和SS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与MPR、VR等后处理技术结合能对骨关节骨折患者的骨折进行正确分型,有利于治疗方案的有效选择,值得推广.

    作者:沈智蓉;程静;陈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原发性肝癌运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的价值评价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 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多期扫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多期扫描组给予多层螺旋CT对动脉期、全肝静脉期、病灶平衡期扫描,对照组给予多层螺旋CT平扫.观察两组显示情况,比较诊断准确率.结果 两组诊断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多期扫描组明显提高了结节型肝癌诊断准确率.多期扫描组各期病灶显示率均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刘永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讨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到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荐价值.

    作者:李润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观察

    目的:本篇文章主要研究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结合针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两年之内接受治疗的61名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病患使用常规中风护理治疗,实验组病患在使用常规中风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药结合的治疗方式,即中药辩证内服、中药熏蒸、针刺治疗结合开展的治疗.护理治疗周期为一个月,并在治疗完成一个月后进行随访,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将两组的疗效对比发现,实验组治疗结束一个月后的肌肉张力明显增强,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有所提升,神经功能性缺失得到较强恢复.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病患使用针药结合的治疗方式可以明显改善病患的病情,帮助病患尽快恢复.

    作者:陈文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恩度与化疗联合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晚期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施以恩度及化疗联合干预,观察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21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提取80例作为实践对象,将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施以常规治疗及恩度与化疗联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指标对比差异明显.讨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施以恩度联合化疗干预,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提升患者生存率.

    作者:张浩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对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负面情绪及生命体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负面情绪及生命体征造成的影响.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实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实行护理后进行麻醉前的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HAMD(抑郁量表)评分,做手术切口时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HAMD(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做手术切口时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行椎管内麻醉手术的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稳定,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敏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治进展

    现阶段我国医学事业、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部分医学事业研究取得显著进步.在我国烟草市场庞大基础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各大医学机构研究重点问题.近些年来,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治疗及其保健措施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外认为该类疾病可作为预防、治疗疾病.本文就近些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结合我院实际治疗情况进行以下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菊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