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丁胺醇压缩雾化治疗小儿呼吸阻塞的临床分析

张顺利

关键词:沙丁胺醇, 小儿呼吸阻塞,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沙丁胺醇压缩雾化治疗小儿呼吸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180例医院收治的小儿呼吸阻塞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沙丁胺醇压缩雾化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丁胺醇压缩雾化治疗小儿呼吸阻塞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腹部创伤患者采用CT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56例本社区服务中心手术疑似腹部创伤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分别采用X线检查与CT检查,对其准确性予以对比.结果:疑似腹部创伤患者确诊结果阳性43例,占比76.79%;阴性13例,占比23.21%.X线检查阳性38例,占比67.86%;阴性18例,占比32.14%.CT检查阳性44例,占比78.57%;阴性12例,占比21.43%.与X线检查(62.79%、15.38%、51.79%)相比,疑似腹部创伤CT检查诊断结果灵敏度(95.35%)、特异度(76.92%)、准确性(91.07%)较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腹部创伤患者而言,应用CT扫描予以检查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对患者临床确诊起到了积极影响,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黄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接收的住院患儿94例,其中47例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47例接受优质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分数均大于对照组,其不良事件发生率则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降低儿科病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其工作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锦梅;张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脂、高血压症患者血脂、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影响评价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脂、高血压症患者血脂、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患者均为我院体检人员例数为55例,研究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1月,对上述体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干预前后血压、血脂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对55例患者进行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干预前,并且TC、TG、LDL-C明显低于干预前组,而HDL-C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同时,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对比干预前,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临床指标,保证患者的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郭荣会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经直肠超声联合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联合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就诊于本院的14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病史资料.以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为标准,计算TRUS、PSA以及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TRUS诊断的灵敏度为69.79%,特异度为68.18%,准确度69.29%.PSA诊断的指标分别为75.00%、54.55%、68.57%.联合诊断指标为81.25%、为93.18%、85.00%.结论:TRUS、PSA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癌诊断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法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5A护理模式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5A护理模式对患者的肾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入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8例作为主要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护理组(44例)、对照组(44例),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5A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肾功能及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清肌酐及血尿酸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护理组患者QOL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5A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血清肌酐及血尿酸氮水平,修复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亮;丛阳;王晓红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76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资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儿1年内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1年发病率为15.79%,对照组为50.0%,相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为73.68%,相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结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应用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控制患儿1年内发病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刘丽;刘智慧;张翠爽;吴艳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循证护理应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在系统随机分组下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25例.干预组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比较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均抢救成功,对照组有1例死亡病例,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生存质量为(93.4±6.2)分,对照组为(72.5±8.8)分,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对照组52.0%,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春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肌电图检查在腰骶神经根病变和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肌电图检查应用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与腰骶神经根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治疗的100例疑似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A组)与100例疑似腰骶神经根病变患者(B组)当作观察对象,全部患者都接受肌电图检查.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及诊断后,及时的对2组患者的肌电图临床诊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A组确诊率为97.0%,B组确诊率为93.0%.2组患者的临床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图检查应用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与腰骶神经根病变中可获得显著的效果,可有效提高临采确诊率,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与症状改善时间,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关注.

    作者:金玉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调脂治疗对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观察

    为了更好地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检测中西医结合调脂治疗的效果,通过选取70名患者进行分组临床试验,并根据临床试验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到中西医结合调脂治疗的效果要远远优于传统中医疗法.通过降低血液内脂肪含量,降低血管负担,避免因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其他并发症疾病出现.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尽早发现并进行治疗,才是心脑血管健康的关键.

    作者:冉柏林;胥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本文分析心理护理应用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研究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本院进行治疗的抑郁症中盲选80例纳入本次研究之中,第二组40例接受常规的基础护理干预,第一组40例患者接受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对第二组和第一组患者护理效果展开分析.结果:第一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之中其抑郁评分、HAMD评分明显优于第二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降低患者的抑郁状况,保障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申子源;王智;黄志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情景式体验教学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在对本科生的教育中,情景式体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式的教学方式已经开始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对于本科生的教学来讲,情景式体验教学可以使本科生更好的在高校内接受实践性教育,有益于本科生进行实践学习.情景式体验教学可以有效的使本科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帮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利用情景式体验教学的优势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帮助本科生更好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作者:刘凌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免疫功能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万雪娟;杨新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强化护理干预对ICU老年患者术后谵妄转归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究强化护理干预对ICU老年患者术后谵妄转归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本院ICU老年住院谵妄患者展开研究,从中抽出80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谵妄持续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P值小于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观察组患者的D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性:P值<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ICU住院老年谵妄患者的病情,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谵妄持续时间,值得推荐.

    作者:祁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全科医生培养中妇产科临床教学方法探索

    国家颁布了相关政策来实行全科医生制度,以此来提倡社会能够加快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本文对于国内医学院中在全科医生中的妇产科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实践尽一份力.

    作者:夏礼荣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优化胆胀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优化胆胀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科2017年1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胆胀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优化后胆胀中医护理方案,分析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胆胀患者症状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胆胀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徐业;张卫卫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原发性肝癌运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的价值评价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 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多期扫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多期扫描组给予多层螺旋CT对动脉期、全肝静脉期、病灶平衡期扫描,对照组给予多层螺旋CT平扫.观察两组显示情况,比较诊断准确率.结果 两组诊断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多期扫描组明显提高了结节型肝癌诊断准确率.多期扫描组各期病灶显示率均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刘永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在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0例在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后3d的乳房胀痛发生率和泌乳通畅率,并比较两组产后7d的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3d的乳房胀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泌乳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7d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中可降低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提高乳腺管通畅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陈璐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89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46例,乙组43例.甲乙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而甲组患者加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情况、心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后,干预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焦虑值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武宇华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全过程优质护理对初产阴道分娩产妇依从性及产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初产阴道分娩产妇中应用全过程优质护理对其依从性及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产科住院的初产阴道分娩产妇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全过程中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依从性,并对比两组的产程.结果:试验组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第1产程、第2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初产阴道分娩产妇中应用全过程优质护理对于提高其依从性,缩短产程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颜春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风险预防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总发生情数为2例,占比6.2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0例,占比20.8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数为49例,占比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41例,占比80.39%,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大多存在意识障碍等问题,自理能力较低,十分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风险预防综合护理在护理神经内科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数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琨梅;胡建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