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过程优质护理对初产阴道分娩产妇依从性及产程的影响

颜春敏

关键词:初产妇, 阴道分娩, 全过程优质护理, 产程
摘要:目的:探讨在初产阴道分娩产妇中应用全过程优质护理对其依从性及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产科住院的初产阴道分娩产妇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全过程中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依从性,并对比两组的产程.结果:试验组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第1产程、第2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初产阴道分娩产妇中应用全过程优质护理对于提高其依从性,缩短产程有显著的作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应用全面个体化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应用全面个体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4月收入的8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差异分为两组均41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取全面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白天、夜间眼压情况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天、夜间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满意度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患者采取全面个体化护理,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各项临床数据得到有效控制,改善临床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夏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优化胆胀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优化胆胀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科2017年1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胆胀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优化后胆胀中医护理方案,分析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胆胀患者症状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胆胀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徐业;张卫卫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在宫外孕大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宫外孕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就医的宫外孕大出血患者78例为对象,单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整体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87%,相较于对照组的76.92%高,P<0.05.结论: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接受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琴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进展

    鉴于外科技术的逐步健全,机器人手术成为各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案.以泌尿外科为例,机器人手术以操作精准、视野清晰的特点,减少患者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还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把控患者恢复效果.对此,笔者以机器人手术为前提,探讨其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刘野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肺结核病人心理健康状态、生活事件对疾病发生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究心理健康状态、生活事件对肺结核患者疾病发生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SCL—90与LES调查2017年1月-2018年11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110例肺结核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结果:初治治愈组和复治未愈组患者LES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初治治愈组SCL—90评分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已治愈的肺结核患者SCL—90总分比复治未愈组要低(P<0.05).结论:心理健康状态、生活事件对肺结核患者疾病发生和疗效有影响.

    作者:厉春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新生儿抚触护理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护理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研究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间接收的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新生儿抚触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后新生儿头围、身长与体质量的增长以及新生儿睡眠时间、智力发育指数与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情况.结果:在新生儿头围、身长与体质量的增长指数,观察组各项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睡眠时间、智力发育指数与心理运动发育指数,观察组各项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护理对其生长发育有较好的辅助作用,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王琛;冯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力求进一步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方法 采取分组对比的方法,,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92%,而对照组的为83.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改善了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搜集2015年3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68例畸形解释性胆囊炎患者作为重点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模式)及观察组(针对性护理模式),且每组均分为34例.对所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经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总结.结果:观察组急性结石胆囊炎患者围术期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9.52±7.25)分、住院时间(5.21±2.10)d、生活质量评分为(85.23±1.2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的(72.48±2.34)分 、住院时间(8.34±2.64)d、生活质量(72.44±2.43)分,差异有可比性,(T=4.32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期间,采取一套带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不仅降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同时提升了整体的护理质量.

    作者:苏晓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接收的住院患儿94例,其中47例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47例接受优质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分数均大于对照组,其不良事件发生率则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降低儿科病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其工作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锦梅;张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18例择期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59例)和干预组(n=59例).对比两组血压、心率、术后疼痛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术后8h、12h及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P<0.05);干预组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手术室麻醉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调控患者术中过激反应,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大大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朱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

    目的 分析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对策,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体验,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某医院需要妇产科收治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子及常见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即服务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及业务因素.结论 通过明确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法律制度,加强自身专业技能提升,护理人员有效的实现了自身价值,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护理服务,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提高,将妇产科护理中肯可能出现的问题降到低,有助于患者康复和树立良好的医院口碑,在临床护理中可以广泛推广.

    作者:吕丽;韩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和总结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和讨论.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了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以及用药依从性.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和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作者:高飞旋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饮食体验卡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分析饮食体验卡应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之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本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中盲选80例纳入本次研究之中,第二组40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第一组40例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得时候接受饮食体验卡,对第二组和第一组患者护理效果展开分析.结果:第一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之中其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饮食问卷评分、饮食教育所需时间明显低于第二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饮食健康教育的时候接受饮食体验卡,可更好的促进患者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提升患者的饮食依从性,缩短护士饮食教育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窦一博;赵海洋;姚斌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讨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生病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一时间段内医院收治的儿科重症病毒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别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了常规的对症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则采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方法,然后按照统计学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方面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中采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方法能够大大提升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病痛,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在今后生病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中可大力推广.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观察

    受大量服用抗生素、使用公共坐便以及性生活不洁的影响,女性群体罹患细菌性阴道炎的概率逐年增加,探寻诊治该疾病的有效药物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在对细菌性阴道炎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的基础上,阐述了甲硝唑以及克林霉素的药理机制,并对以上两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出阐释,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肖井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临床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慢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已经有了新的进展.本文主要结合部分学者的研究报道对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临床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罗华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浅谈青少年健身与饮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成为一个受人重点关注的人群,青少年的健康也越来越被重视,就青少年的健康来说,主要有健身和饮食两个方面.现在的青少年,越来越多的时间花费在学习上,很少有空闲时间,所以缺乏健身,学校要督促学生在学校的时候进行健身.并且由于快餐行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变快,导致很多青少年摄取的营养跟不上身体的需求,所以学校和家长要格外重视青少年的健康.

    作者:孙铂洋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两组患者均先使用药物祛痰和氧气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进行五天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胸部叩击疗法进行排痰处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脱机时间、氧饱和度以及肺静态顺应性.并且记录患者咳嗽后胸片和肺部听诊的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日常的吸痰和振动排痰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心率、呼吸指标、胸片情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的排痰方法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能有效地祛除呼吸道的分泌物,预防患者肺部感染,在临床医学治疗中值得应用.

    作者:徐国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儿科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儿科门诊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的24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非计划撤管发生率、堵管、外渗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应用在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治疗过程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东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的研究进展

    在临床检测中通过对尿液的性质、量、组成成分等进行分析,能够为部分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尿常规是疾病检查与诊断期间为基础的手段,在现阶段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随着临床检测方式的不断改进,新型设备的不断引进,能够通过科学的方式获得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尿液的排出在机体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维持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同时能够为全身血液及组织器官之间存在较大联系.尿液检验方式主要有肉眼、显微镜与化学方式,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尿液化学分析检查能够更快的获得精确的结果.本文就尿常规检验方式进行综述,为后期临床检验奠定基础,内容如下.

    作者:骆晓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