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临床进展

罗华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 临床进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慢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已经有了新的进展.本文主要结合部分学者的研究报道对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临床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藏医药养生文化促进藏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到高原藏区旅游的人群与日俱增.独特的旅游资源品质和浓厚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到高原藏区旅游.广大游客除了看山玩水以外更多的想感受藏区独特的本土文化和博大精深的藏文化,如何让游客体验民族文化和提高藏区旅游质量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优美的环境、浓厚的宗教文化、丰富的温泉资源、历史悠久的藏医药学是提高游客养生旅游质量的基础.特别是传统的藏医药养生学,其丰富的养生疗法和未病先治的理念越来越适合现代人们的保健需求.本文探讨了高原藏区旅游盛行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生态养生保健项目促进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的发展.

    作者:江华;加央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外科护理文书存在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入背景下,我国对医疗事故的处理也构建了更科学完善且适合的规章制度.医患纠纷是医疗事故常见的一种问题,特别是与护理方面的一系列医疗纠纷.所以,为了确保各项医疗事故能够得到妥善处理,相关工作人员应不但提升自身的风险意识,充分重视、不断优化外科护理文书管理,以此来尽可能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陶倩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康复新液的应用价值探究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康复新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所有研究对象的就诊顺序不同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32例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康复新液治疗.治疗后评估两组的疗效,观察幽门螺杆菌(Hp)转阴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Hp转阴率为93.75%,治疗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的Hp转阴率为75.00%,治疗有效率为81.2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为6.25%,对照组为9.37%;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茹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对产妇负性情绪、产程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对产妇负性情绪、产程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71例在我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36例,对照组+全程导乐助产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产程、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分数远低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远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可缓解产妇负性情绪,缩短产程,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丹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1例产妇,设为对照组,该组行常规护理,对产妇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另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1例产妇,设为观察组,该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时、产后出血情况、大量失血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可降低产妇的出血量,也能规避风险,可予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薛雪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应用全面个体化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应用全面个体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4月收入的8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差异分为两组均41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取全面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白天、夜间眼压情况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天、夜间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满意度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患者采取全面个体化护理,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各项临床数据得到有效控制,改善临床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夏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传统针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针对传统针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进行分析.方法:本次选取2016年5月~2018年9月来我院就医的88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分为治疗组(n=44例)和对照组(n=44例),其中治疗组采用传统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73%),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56%)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对比,使用传统针灸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较低,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作者:刘志雄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本文分析心理护理应用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研究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本院进行治疗的抑郁症中盲选80例纳入本次研究之中,第二组40例接受常规的基础护理干预,第一组40例患者接受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对第二组和第一组患者护理效果展开分析.结果:第一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之中其抑郁评分、HAMD评分明显优于第二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降低患者的抑郁状况,保障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申子源;王智;黄志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论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来说,其重要性难以替代,尤其是相比奶粉喂养的优势要大的多.本文首先分析了母乳喂养效能的情况,然后总结指出母乳喂养的好处,后提出如何通过护理行为提高母乳喂养率,以期推进和优化妇产科的护理工作.

    作者:白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血液循环疾病、代谢功能疾病、心脑血管 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对血液循环疾病、代谢功能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给予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的临床疗效,为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在临床的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此设备由天津好康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方法:纳入院内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血液循环疾病、代谢功能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诊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及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原发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对两组患者原发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治疗满意度进行综合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28%,对照组为86.21%,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总胆固醇(TC)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各血脂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91.3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循环疾病、代谢功能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疗中,联合开展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的恢复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是一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李骏峰;王虹;张佩兰;董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

    急诊科是医院救治急危重症的重要场所,护理水平能够直接体现医院急救水平和综合实力.由于急诊科重症患者较多,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多,常对护理人员在技术水平、病情观察、应急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决定了急诊科是一个护理风险系数较高的科室,急救工作中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危及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为了更好地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李新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中医康复护理对中风恢复期病人的疗效影响探讨

    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评估中风恢复期病人给予中医康复护理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从本院接收的中风恢复期病人中筛选出67例,依据具体护理方法的差异将上述病人列入康复护理组(34例)、基础护理组(33例),基础护理组向病人予以常规的恢复期护理;康复护理组在常规型护理的条件下展开中医康复护理,评比两组实施护理后的实际效果情况.结果 经护理后,康复护理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运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恢复期病人护理过程中践行中医康复护理的相应措施,有利于提高病人生活运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作者:朱莉;张海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对老年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0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应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2周,每周3次,观察时间均为6周.在治疗前、治疗后1、2以及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安全.治疗过程中每天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血糖、血脂、肝功等指标每周检查一次.结果:应用MECT治疗,起效快,在第一周末即出现统计学意义,第二周末效果更明显.尤其对焦虑症状的效果更明显.在四周末两组各项评分差距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结论: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对老年抑郁障碍患者起效快,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陈运昭;刘亚丽;孟祥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诊治进展的研究

    子宫肌瘤是目前影响妇女健康的重要疾病,临床需要高度重视,并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在整个治疗期间不断出现紧张、恐慌的心理,使得治疗依从性不断下降.近年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临床较为常见,多发于30-40岁的妇女,目前关于该疾病的病因尚未明确.随着超声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该疾病的诊断率也在不断提高,由于子宫肌瘤的大小与类型可出现在不同妊娠期,均对患者造成不同影响.因此如何有效诊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成为临床研究重点,本文就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治进行综述,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黄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对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对象.A组、B组分别给予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治疗.对比治疗后ALT复常率、GTP复常率、HBV-DNA阴转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ALT复常率、GTP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均相近(P>0.05);2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肾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的效果相近,但是前者肾损伤发生率低.

    作者:赵坚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入院方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3例.其中参照组为患者发病后由家属自行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实验组为患者发病后及时选择院前急诊方案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要高,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等血压指标与参照组相比要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观察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后,对其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妇科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4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予以抽签法的形式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1例.对照组行基础心理指导,研究组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SAS以及SD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研究组,两组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两组心理健康评分中,护理前两组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存在差异性(p<0.05);研究组满意度90.4%高于对照组61.9%.结论:将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临床推广价值可行.

    作者:蔡忠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APP查到对于提高大学生跑操出勤率的分析

    目的:探讨APP查到在提高大学生跑操出勤率方面的作用.方法: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物流学院和商学院2016级的学生分为两组,物流学院第一学期采用传统人工查到,第二学期采用APP查到,商学院两学期均采用传统清晨集合跑操,人工点到方法.结果:第二学期物流学院跑操出勤率大幅提高,商学院第二学期相比第一学期有小幅度下滑.结论:APP查到对提高大学生跑操出勤率有积极作用,在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走低的大环境下值得推广.

    作者:朱家澄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接收的住院患儿94例,其中47例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47例接受优质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分数均大于对照组,其不良事件发生率则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降低儿科病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其工作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锦梅;张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肾内科护理中老年患者的安全隐患及干预措施

    目的 对肾内科中老年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针对医院内护理中老年肾内科患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意识有所上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所提高,降低了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结论 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性措施来降低护理中老年肾内科患者的安全隐患.

    作者:沙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