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以本院收治的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66例进行观察,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33例采用低剂量黄体酮治疗(100mg/d),研究组33例采用大剂量黄体酮治疗(300mg/d).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常规组,且阴道出血量、总出血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来讲,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都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相对而言,大剂量黄体酮治疗方案的效果更佳,患者康复较好.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张凤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又称之为慢阻肺,作为现阶段为常见慢性气道疾病,该类疾病作为临床常见致死因素,占到3、4位.近些年来,临床对慢阻肺疾病相关研究侧重点为发病危险因素、疾病发病机制及其早期干预和药物个体化治疗等领域.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慢阻肺人数基数大,因此,临床实际研究过程中,对不同患者需采取针对性干预.本文就将近些年来研究相关文献报道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评估措施,并提出个体化治疗策略,能进一步提高我国诊疗慢阻肺研究水平.
作者:周春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比分析2组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观察指标.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大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腹腔脓肿、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腹腔镜手术各项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李旭;李红恩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日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来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50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分别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优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疾病健康知识知晓优良率为88.00%,依次高于常规组的72.00%和61.33%,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日常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疾病健康知识知晓度,有利于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管理模式,是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切实可行的途径,值得推广.
作者:刘燕;曹菲霞;刘恒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前我国在对本科生的教育中,情景式体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式的教学方式已经开始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对于本科生的教学来讲,情景式体验教学可以使本科生更好的在高校内接受实践性教育,有益于本科生进行实践学习.情景式体验教学可以有效的使本科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帮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利用情景式体验教学的优势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帮助本科生更好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作者:刘凌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MRI检查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正念疗法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接受磁共振成像(MRI)检查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2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检查过程中配合常规的心理护理措施,观察组检查过程中在心理护理中应用正念疗法,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DS、SAS评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运动性伪影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正念疗法效果理想,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检查质量.
作者:熊娇;吴雪琴;郑添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对儿童X线检查心理的进行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进入本院接受X线检查的儿童共15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75例患儿.结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检查配合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家长满意度情况方面,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对X线检查的儿童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检查配合度,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杨莎;贾敏;王晶;刘芳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预防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对象,通过数字抽签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1例,术后早期对照组常规用药,实验组配合给予甲泼尼龙,统计观察两组患者急性呼吸衰竭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1例急性呼吸衰竭,对照组4例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在预防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中,效果显著.
作者:王清涛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腹部创伤患者采用CT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56例本社区服务中心手术疑似腹部创伤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分别采用X线检查与CT检查,对其准确性予以对比.结果:疑似腹部创伤患者确诊结果阳性43例,占比76.79%;阴性13例,占比23.21%.X线检查阳性38例,占比67.86%;阴性18例,占比32.14%.CT检查阳性44例,占比78.57%;阴性12例,占比21.43%.与X线检查(62.79%、15.38%、51.79%)相比,疑似腹部创伤CT检查诊断结果灵敏度(95.35%)、特异度(76.92%)、准确性(91.07%)较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腹部创伤患者而言,应用CT扫描予以检查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对患者临床确诊起到了积极影响,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黄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6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采用乳胶免疫法测试D-二聚体的含量.在患者发病后的30d对患者做预后评价,然后分析预后患者的结果.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30d,预后良好组的患者有342例,预后不良组的患者有331例.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预后量好组的高.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比正常人高,但是在治疗以后会降低,同时血浆D-二聚体患者在预后治疗以后效果良好,这说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判断患者预后水平的重要指标.
作者:董涛;葛汝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针对普外科护胃部手术后并发症出血所采取的临床治疗方案,进行客观分析.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是利用凝血酶以及补充血容量等方式进行非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所取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6.00%和82.00%.结论:在治疗普外科胃部手术后病发出血患者时,使用凝血酶以及补充血容量等非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并发出血症状的改善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中大面积推广.
作者:张学锋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3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养老服务模式,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实施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施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后,观察组老年患者的各项症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智能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促进老年人智能精神恢复,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62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对帕金森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莹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在常规西医抗炎、止咳平喘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耳穴埋豆、穴位注射治疗干预方法,观察患者咳嗽、咯痰、心累气促的情况有无好转.结果 行中医治疗干预后,患者咳嗽、咯痰,心累气促症状明显减轻;与中医治疗干预前比较,中医治疗干预后患者心累气促不适有所缓解、肺功能得到改善、肺通气量增加,住院时间同比缩短4~6天.结论 中医治疗干预能有效减轻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以及呼吸肌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有效降低机体的肺动脉压水平,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恢复人体正气,值得临床推广.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2月在我科室就诊的慢阻肺患者10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干预方法,观察临床反应并进行效果评价,比较中医治疗干预前后患者的疗效.
作者:罗思明;张艳;叶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质量管理体系在我国药品经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药品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往往存在于该企业的人员、组织架构、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等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药品经营企业出产的药品质量问题,引发药品经营企业的管理危机.本人就药品经营企业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总结出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措施,为药品经营企业提供一些借鉴.
作者:卢加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与电生理特点,明确电流感觉阈值测定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并总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电流感觉阈值测定的相关文献,并与临床常见电生理检查项目做对比.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主要以小纤维神经为主,电流感觉阈值测定在其早期的辅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闯;王秀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石杉碱甲、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众仁老年护理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70岁以上的血管性痴呆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石杉碱甲、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评定治疗前,治疗3、6、9、12月血生化、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ADAS-Cog).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脂均有所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ADAS-Cog评分有所好转,对照组无明显改善,两组治疗效果有差异(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给予石杉碱甲、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可在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超明;张玉英;陆淀;艾甜甜;赵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肌电图检查应用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与腰骶神经根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治疗的100例疑似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A组)与100例疑似腰骶神经根病变患者(B组)当作观察对象,全部患者都接受肌电图检查.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及诊断后,及时的对2组患者的肌电图临床诊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A组确诊率为97.0%,B组确诊率为93.0%.2组患者的临床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图检查应用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与腰骶神经根病变中可获得显著的效果,可有效提高临采确诊率,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与症状改善时间,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关注.
作者:金玉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颊、颏、颈系显露部位,如出现脂肪堆积显而易见,要求瘦脸及重建颏颈角的患者日益增多,自2008年以来,笔者共行颊颏颈部吸脂塑型术23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23例,年龄35-48岁,均为女性.2手术方法2.1麻醉药配制方法,百分之0.9的生理盐水1000毫升加百分之2的利多卡因25ml加百分之一的肾上腺素1ml加百分之五的碳酸氢钠10ml .
作者:张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回阳生肌方对糖尿病小鼠(diabetesmouse)慢性皮肤溃疡创面愈合及IL-1、TNF-α的影响.方法 db/m小鼠10只为正常组;db/db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制备背部创面,外用药物贴敷,隔日换药,创面拍照并测定创面面积;创伤后7天处死小鼠背部取创面组织.采用ELISA检测小鼠体内IL-1、TNF-α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创面面积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IL-1、TNF-α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IL-1、TNF-α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db/db小鼠创面愈合迟缓;回阳生肌方可促进db/db小鼠创面愈合,减少IL-1、TNF-α含量,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魏慧玲;王海山 刊期: 2019年第12期